第233章 商战,怎么总来的这么突然?
作者:更新太慢自己来   一等风光最新章节     
    王中均接到马芸的电话时,着实是有些惊讶的,但在听到对方的谈话内容后,还是忍不住露出欣喜之色。
    狗日的张卫平软硬不吃,硬生生敲诈走了三千万现金,对于华谊来说,已经称得上是伤筋动骨的大事了!
    要知道企业的实体资产和现金资产,完全就是两码事。娱乐圈里就没有一家公司像壹心一样以存钱为乐,大部分都是手底下一大摊子,用银行里的贷款来钱生钱。
    哪怕要开一些大项目,也是到处去拉投资来分担风险,所以企业的资金链安全便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慎可能就会爆发系统性风险,导致满盘皆输。
    张卫平这个圈子里的老炮儿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故意出手打在七寸上,存的就是让华谊元气大伤,然后不得不在后续发展中被迫掉队的心思。
    自己正犯愁怎么拖延对方两天呢,没想到这就来了冤大头!
    王中均和马芸以前打过交道,但双方并不是并特别熟,只知道这人特别能说,不过对阿里巴巴这个国内的电商一哥,他倒是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可以用如雷贯耳来形容。
    能混到这个阶层,大家都不是蠢人,特别是看到京东与壹心联手,在电商、电影圈里大杀四方之后。王中均内心羡慕之余,又何尝没有过相同的想法,想要复刻出与壹心一样的奇迹。
    更何况华谊作为娱乐圈民营行业的老大,从实力与地位的角度出发,天然拥有着比壹心更大的流量与讨论度,那么对于合作的平台选择自然也不可能小视。
    只是因为之前港圈和当当合作过,结果落得个一地鸡毛,王中均谨慎起见,这才没有继续行动。
    现在马芸的电话一来,当初埋下的那个念头,似乎又有了跃跃一试的想法。
    王中均心里清楚,搞互联网的从来也不缺钱,特别是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才宣布融资了8200万美元,正是有钱有实力的巅峰时刻。
    双方这两个各自领域的老大,如果联合起来,正好可以抵抗壹心与京东的同盟!
    “看来淘宝也感受到了来自京东的威胁呢!”
    王中均暗暗思忖,以他商人的直觉,到底还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华谊确实需要阿里巴巴的资金,阿里巴巴也同样需要华谊的流量,大家各取所需,并不存在谁附庸谁这一说。
    怀着这样的想法,王中均的心态逐渐发生着变化,应对起马芸来,也变得游刃有余。
    于是两个老狐狸,便隔着一部手机,开启了极限的拉扯!
    ……
    马芸挂了电话,不禁长呼一口气,旁边的蔡重信见状,忍不住问道:“怎么?谈的不顺利?”
    马芸摇摇头:“我倒是小看了王中均,此人狡猾如狐,不好对付啊!”
    蔡重信眉头一皱:“他的要价很高?”
    马芸顿了顿,点点头,沉声道:“高,高到离谱!”
    蔡重信冷哼一声,不悦道:“贪得无厌,必惹灾殃!”
    马芸却不应声,抱着双手,两眼直直望着前方,半晌,才慢悠悠道:“待价而沽,人之常情,毕竟是行业的领头羊,总要有几分傲慢在身上的!”
    蔡重信一声嗤笑,摇头道:“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如今壹心风头正劲,迟早取华谊而代之,他一介外强中干之辈,又有什么地方可傲的?”
    马芸抿了抿嘴,叹道:“壹心之于华谊,放到电商圈来看,又何尝不是京东之于淘宝呢?”
    蔡重信闻言,不禁沉默下去,办公室也陷入一阵诡异的安静。
    京东和淘宝这两家电商头部,自创立之初,就没想过会这么早成为彼此的对手。
    毕竟双方的商业模式不同,消费群体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业务或许有交叉,最多只会爆发一点小摩擦。
    按照马芸的设想,等淘宝开发完国内市场,服务人次超过一个亿,至少也要十年时间,或许那个时候,才是双方最佳的决战时刻。
    可没想到,仅仅一年半的时间,自己就不得不迎接来自京东的挑战。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京东发展的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拳打卓越,脚踢当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长为了一尊庞然大物,并坐稳国内“b2c”领域的头把交椅。
    然后,便像历史书上所书写的一样,一旦平息了内患,国与国之间,就会选择将势力不断外延,挤压邻国的生存空间。
    现在的京东和淘宝,正处于这样一种关系,都是各自的领域的老大,又因为体量太大,不可避免的展开竞争,抢夺着彼此的用户。
    但在马芸心里,始终坚信c2c才是国内电商的未来,战胜京东更只是时间问题。并且认为京东之所以能发展地这么快,主要还是靠壹心的炒作。
    这是歪门邪道,马芸本不欲理会,奈何近两年又是淘宝融资的关键期,他需要极其快速地一统市场,然后推高估值。
    如果这时候仍有一家电商企业在身后虎视眈眈,无论资本还是自己,都绝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所以再三斟酌之后,他不禁想到了华谊,对付歪门邪道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那你……打算答应他的条件?”
    蔡重信也不问是什么条件,他对马芸的战略眼光是极钦佩的,如果对方觉得没问题,自己哪怕再不愿意,也会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马芸沉吟半晌,道:“京东咄咄相逼,淘宝是要有一点动作了,不然再这样下去,外人怕是只知京东,再不知淘宝了!”
    “好!”蔡重信点点头,再不多言。
    马芸又道:“不过王中均那边肯定是要再谈谈的,真就这样答应他的条件,日后长期合作的话,怕是越发贪得无厌。何况他的处境和我们一样,甚至更糟,大家都应该拿出诚意,没道理我们来当这个冤大头!”
    蔡重信闻言,眉头方才舒展,笑道:“后面你不要再和他联系了,我来和他谈!”
    “你办事,我一向是放心的!”马芸笑着点头,又道:“其大家可以放轻松一点,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京东势头虽猛,注定只会成为我们的垫脚石!”
    “哦?”
    蔡重信眉毛一挑,好奇道:“何以见得?莫非你也要做b2c,和他一较高下?”
    “不!”马芸摇摇头,说道:“我始终坚信一点,c2c才是电子商务的商务的未来。所谓‘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京东的再厉害,他的模式便已经决定了他的未来,相比起合作共赢,淘宝才是最容易获得群众基础的,这是其一!”
    “其二嘛……”马芸顿了顿,道:“将来我之所以敢断言胜他,并非是业务上的胜利,而是战略大方向上的胜利!”
    “战略大方向?”蔡重信皱着眉头,有些不解。
    “没错!”马芸解释道:“年初的时候,我将支付宝从电商版块独立出来,正是预感到了支付模块对于整个电商领域的发展,将会起到革命性作用的,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生活服务场景基于这之上成立,提前把握住这一点,我们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于京东……”马芸摇了摇头,笑道:“我承认刘墙东是个有能力且非常务实的人,可他只要一天看不明白这一点,我和他之间便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抗,或许哪一天京东倒闭了,我可以让他来阿里做个职业经理人!”
    蔡重信心中一凛,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从眼前这个矮个子男人身上感受到震撼,可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和对方交谈,都会为对方无与伦比的战略眼光而钦佩。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才会让自己放弃美国的高薪,心甘情愿地来追随对方。
    因为他和马芸一样,都希望能够见到自己亲手改变世界的那一天!
    时间过了几秒,蔡重信忽然笑了起来,说道:“就怕那时候刘墙东怀恨在心,根本不会接受你的好意!”
    马芸仰靠在办公椅上,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你老蔡拿几百万的高薪,都愿意跟着我干,他刘墙东难道还能胜过你不成?”
    这话说的蔡重信心中极是熨帖,脸上不禁浮起微笑,整个人也振奋起来,大声道:“既然你心中有底,那我就不多说了!”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道:“华谊那边,我会尽快拿下的!”
    马芸点了点头,眼看着蔡重信离开办公室,这才拿起桌上的电话,道:“……给我安排《南方金融周刊》的专访!”
    ……
    “砰!”
    京城,壹心总部。
    刘墙东将一本杂志狠狠地砸在桌上,大声骂道:“他马芸是有病吗,我招他惹他了?逮着我们京东开骂?”
    凌平一脸疑惑,捡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段马芸话:
    “……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
    京东现在建设了46个城市仓,可你知道配备的物流仓储人员有多少吗?4000多人!
    这是什么概念?假设10年之后,全国每天生产1亿包裹,除开淘宝的业务量外,仅是京东一家,就必须招聘满10万人,才能完成这些包裹的分拣、配送。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拖累,足以让京东三十年不能盈利,甚至会有倒闭的风险……”
    “呀……”
    凌平有些讶然,因为他极少看到老马这么公开地批评自己的竞争对手。
    以他的格局,最多喜欢讲一些高屋建瓴之语。即便后世流传出来的,也大多是一些内部讲话。
    看来京东的发展,确实刺痛到他老人家了呀!
    凌平合起杂志,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老马这么迫不及待,莫非又要融资了不成?”
    “鬼知道呢?”刘墙东对此嗤之以鼻,咬牙道:“做生意不知道研究自己的用户,天天想着搞盘外招,我以前还真是高看他了!”
    凌平哑然失笑:“商战互喷不是很正常吗?老百姓最多看个乐子,不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吧?”
    “要只是给老百姓看乐子就算了。”刘墙东沉着脸道:“这家伙想的是杀人诛心!故意夸大京东物流不能盈利的事实,实则是说给投资人看的,未来肯定会降低资本对京东的投资预期!”
    “啧……”
    凌平咂了下嘴,要真是这样,那可就是不宣而战了。
    商战……怎么总来的这么突然呢?
    刘墙东兀自愤愤不平之际,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进来!”
    皮特周推门而入,见到刘墙东时微点了下头,转头将手中一份杂志递过去,道:“《时代周刊》见刊了,你瞧瞧!”
    凌平顺手接过。
    刘墙东也双眼一亮,满脸兴趣地凑了过来。
    乖乖,这可是《时代周刊》啊,东子羡慕极了,他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够作为商业大亨登上这版杂志。
    两人同时低头看去,只见封面底色一片粉红,凌平穿着一身牛仔套装,双手插兜,抬头望天,后背背着一把硕大的吉他,说不出的寂寥惆怅!
    封面的抬头,用黑红双拼色写着单词“time”,透着一股子神秘,而在左下方,则是用蓝色笔触写着凌平的英文名——“sky”,旁边还有一则小字配文“music magician”(音乐魔术师)。
    “酷啊!”
    刘墙东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直接一把抢了过来,翻开扉页,里面是一篇关于凌平的专访。
    他一目十行地扫了下去,一眼就锁定了其中一句装逼的话——“我说了,我只需要略微出手,就已是华语乐坛的极限了。你懂吗?我还是那句话,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做对手。”
    你妈!
    东子这种逼王,哪里受得了这个,整个人都要被滋麻了。
    还没缓过来呢,皮特周又捏着手机走了进来,道:“凌平,明天没有其他安排吧?央视知道了《时代周刊》的事情,想要给你安排一个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