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为能下台骄傲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你不是华夏人,华夏允许外国人当官?”曹操有些哑然,他并未研究过华夏这方面规定。
    “乡镇、县的长官需要入籍华夏五年时间,太守需要十年时间。
    至于华夏大统领,只能是出生在华夏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大统领涉及到外事工作,如果是其他国家的人到了这个位置,会不会损害华夏利益去服务自己母国?
    “看来华夏包容比为父想象的更广一些。”曹操微微一笑,用来掩饰此时的尴尬。
    “父亲,我买了一些华夏特产带给母亲。”
    对于曹丕来说,从小父亲很少管自己,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母亲约束管教。
    从历史看,卞氏是一名了不起的女性,他的几个儿子都颇有能耐,曹彰是宗室名将,曹植更是被誉为天下文才一石,曹子建一人独占八斗。
    至于曹丕,接替曹操魏王以后,后来更是代汉称帝。
    “好,此事为父给你办。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有了!”
    “为父留了一笔钱在你祖父那儿,将来用于你们兄弟长大安家所用。”
    “多谢父亲!”
    “彰儿和植儿的字也已经取好了。
    彰儿就叫子文,植儿叫子健。
    等他们大一些时,你就告诉他们。”
    “是!”
    ……
    数天后,刘恢在原唐羌之地接受记者采访的内容被爆出来以后,引起无数人的热议。
    大致内容是这样:
    记者问刘恢:在华夏,无数人私底下认为你是华夏的国父,是你带着大家重铸了华夏,如今,你带着华夏走过最艰难的道路,然而,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你执政的时间不多了。
    曾经一位国王说过,刘恢大统领搞改制,最后把自己搞下台了。
    对此你怎么看?
    面对记者的问题,刘恢微笑着说道:首先,我为自己下台而感到骄傲,华夏政治制度变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权力。
    我过几年下台,说明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也说明,我刘恢不敢违逆宪法和民意。
    至于其他国家评价,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我刘恢是华夏百姓选出来的,我只做对华夏百姓有利的事情。
    如果四年后到期我仍然坐在台上,那将是华夏所有人的悲哀,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华夏百姓应该联手将我赶下来。
    ……
    就是这么一段简单的对话,让华夏上下议论纷纷。
    “我原本以为四年后大统领还有机会留下来。”恢都城一家面馆,一位中年妇女拿着报纸,喃喃自语。
    “不会,如果真的留下来,那么宪法就将如同虚设。”旁边一个男人接过话说道。
    “是啊,如果大统领视宪法为无物,那么必将回到朝廷时期。”
    “就是,就是!如果大统领都不带头遵守法律,其他官员更不会。
    法治有用,并非万能。”
    诸如此类的议论随处可见。
    曹操离开以后,曹嵩的心情也是阴转晴了。
    今天难得大太阳,天气暖和,就连久未露面的刘洪也过来了。
    “法治是根基,建立法治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但是,要破坏他就只需要一件事情。”郑玄对于自己这个学生,可以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人最难得的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所有利益面前,最让人着魔的无疑是权力。
    单就这方面,我这个老头子都不得不对他伸出大拇指。”陈纪早就变成刘恢的脑残粉了,他对刘恢有着莫名的信任。
    刘洪说道,“这些年,老夫也是心情起伏变化,刚到辽东时,第一次见面,我认为他是汉家重塑河山的希望。
    后来逐渐发现,辽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和皇权背道而驰,逐渐我也意识到,他的目的是推翻皇权,让皇权成为国家象征,把皇帝的权力虚化。
    直到如今的华夏,看到这番成就,就是高皇帝复生,恐怕也不敢批评于他。”
    “我在乎的是他接受采访所说的话。
    正如他所说,自己是华夏百姓选出来的,他只有一条责任,那就是让华夏百姓过得更好。
    对于下台,我看到了他的坦然面对。”荀爽十分清楚,刘恢从辽东开始,身居高位超过二十年,无论是谁,想要放下权力并不容易。
    “我们拭目以待吧!如果到时他还恋栈权力,老夫第一个跑去骂他。”蔡邕嘴上虽然这样说,不过,谁都看得出来,提到刘恢时,他脸上的自豪藏都藏不住。
    “伯喈,恐怕你没这个机会了。”阎忠将手里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为何?”
    “这些年,大统领最重信用,如果他恋栈权力,完全可以把工作时间延长,没必要自己限制自己。”
    “这倒是,我曾经问过刘恢,难道你真的不想拥有权力吗?”刘虞提到往事时,颇为感慨。
    “他如何回答的?”曹嵩急忙问道。
    “刘恢说,权力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东西。
    同时,权力也是这个世界最危险的东西。
    一旦权力不受限制,和皇权有何区别?
    几千年的教训还不够吗?
    他还说,如果我刘恢真的不愿意放弃权力,为何还要搞什么司法独立?立法独立?直接搞一言堂就行。
    这样做,自己是痛快了,而天下百姓呢?
    刘恢说,我的话如果没人敢反驳,到了地方,村民遇到村长的狗恐怕都只敢绕着走。
    如果到了那一步,我们费力搞的改革,价值在何处?”
    刘虞的一番话众人陷入了深思。
    正如刘虞转述刘恢的话,如果刘恢不愿意放弃权力,他搞这些做什么,这不是自己限制自己吗?
    “分权、制衡、监督、透明成为了华夏政治的标签。
    不久前,不少国家抨击华夏制度,说为何要搞公务员财产报告制度?
    一直以来,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当官发财吗?你们这样搞,谁愿意当官?
    华夏的记者当时一句话问得对方哑口无言。
    华夏缺少官员吗?华夏需要的是真心为民办事的人,不需要蛀虫来啃食华夏百姓,……”杨彪说这番话时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