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试探魏国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最近,魏国一点不太平,魏王曹昂收到了好几封信。
    信里都是询问魏国是否准备政治制度改革?从信中透露出一股明显不满的情绪。
    就连吕国的国王吕布也派人前来询问此事。
    曹昂今天特意召令左仆射陈宫、右仆射曹仁、礼部尚书司马懿入宫。
    三人入宫行礼后,曹昂大手一挥,让三人坐了下来。
    魏国王宫御书房之中,听完曹昂的话以后,三人纷纷眉头紧蹙。
    陈宫和司马懿有些懵逼,曹操前往华夏他们是知道的,至于是不是为魏国政治制度改革做准备,二人心里也没底。
    这种话,作为臣子直接去问,明显有些不妥,不仅仅是不分尊卑,更重要有可能影响君臣关系。
    曹仁则不一样,在魏国,曹仁算得上宗亲,“大王,太上王是真的前往华夏准备政治制度变革吗?”
    曹昂白了一眼曹仁,他没想到,曹仁居然会这么问。
    自己怎么回答?如果自己否定的话,假如将来要变革,自己威信何在?点头认可说变革的话,恐怕魏国立马人心惶惶。
    “右仆射,父王前往华夏并非他们所说的变革,而是看望祖父,顺便看看孤的几位兄弟怎么样?”曹昂解释道。
    陈宫说道,“大王,此事背后应该是有人在推动。”
    “能猜到是谁吗?”曹昂心里不爽,他没想到,居然有人算计自己魏国。
    陈宫摇了摇头,“没有其他线索,此事可不好乱猜。”
    “仲达以为呢?”
    “如果从利益角度上出发,仲国嫌疑最大,然而,这种方式不像仲国行事风格。”
    司马懿的分析有一定道理,袁术这个人虽然心胸不太开阔,但是,性格高傲,他并不喜欢玩这种阴谋,袁术希望的是自己获得利益。
    曹昂点了点头,“此事孤也想过,眼下最主要的是如何回复各国?”
    陈宫想了想,“大王,眼下不用回复,太上王及时回到魏国就是最好的回答。”
    “仲达以为呢?”曹昂自然明白陈宫眼下之意。
    “大王,臣赞同左仆射之言。”
    今天前后几句话,曹昂就知道了,至少陈宫和司马懿是不支持改革的。
    原因很简单,陈宫建议曹操早点回来,眼下之意就是向其他国家证明,证明魏国没有改制的决心和打算。
    司马懿毫不犹豫支持陈宫的想法,说明司马懿也是不愿意看到魏国进行改制。
    对于陈宫和司马懿来说,在魏国,他们头上只有一个爷,那就是魏国王室。
    如果一旦学华夏政治制度变革,那么自己头上就会多了无数个爷。
    在他们看来,那时,一个庶民百姓就能指责自己,这不是他们出海的目的,跟随曹家出来是为了家族发展,是为了自己当大爷,黎明百姓过得如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二位的想法孤已经明白了,我会写信给父王,劝他早日回到魏国。”
    “大王英明!”陈宫和司马懿拱手同时说道。
    曹昂明白了,魏国想改革恐怕阻力太大了。
    司马懿和陈公出宫了,曹昂留下了曹仁。
    “子孝叔,如果魏国真的政治制度改革,你会支持吗?”曹昂真诚的看向曹仁,对于曹昂来说,曹仁比他长不了多少,一直以来,他对曹仁都很亲近。
    曹仁说道,“大王如果想好了改革,臣必然支持。
    然而,魏国恐怕难以推进。
    魏国人口才一百多万,教育全部掌握在几个大家族手里。
    王室虽然有学校,但是学校里面的学子主要来源于几大家族。
    一旦影响它们利益,他们如果对着干,恐怕很难改革成功。”
    曹昂听懂了曹仁言下之意,那就是如今的魏国很难推动改革,阻力太大。
    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曹仁内心并不赞成政治制度改革。
    在曹仁立场上也没有错,你们改革完了,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名声被你们捞了,你们曹家还有王位继承,而自己这些人想做一个有特权的富家翁都不行。
    “子孝叔的意思我明白了。”曹昂也没有失望,在华夏多年,他其实知道这一点,人性就是这样,无论你说得多么大义,当面临自己利益受损时,很少有人愿意损失自己利益成就别人。
    凉国王宫
    韩遂看到一份情报以后,可以说惊喜交加。
    情报的内容是,曹操几天前刚刚离开赵国去华夏。
    这份情报至少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动了改革的心思。
    如果其他国家得到这份情报,那么魏国会被王权国家视为叛徒,这样一来,自己面对华夏和赵国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大王,此事不能由我们告诉其他国家。”成公英看完情报,当听到韩遂打算以后,立即阻止道。
    “为何?”韩遂脸上有些不善,他想不明白,这明明是提高自己威望的时候,为何成公英会反对?
    “大王,无论魏国是否投靠华夏,如果此事我们出面揭穿,我们都会得罪魏国。
    大王不要忘了,魏国现在名义上是联合国亚洲理事国。
    这是其一。
    其二,华夏、赵国必然会更加警惕我们。
    凉国弱小,如果被华夏盯上,对于凉国而言并无什么好处。
    凉国的目的是让王权国家抱团取暖,大家能紧密团结在一起,能达成这个目的就够了。”
    韩遂是一个精明的人,听完成公英的话以后,他也在不断权衡利弊,很快,他就做出了决定。
    “左仆射说得不错,此事不应该是由凉国出面,否则,我们会成为靶子。”
    韩遂接着说道,“谁出面更加合适?”
    成公英仿佛智珠在握一般,脸上露出智慧般的笑容,“仲国出面最为合适,仲王爱民,好大喜功,如果他得知此事,一定会将此事公之于众。”
    “那就依你所言。”
    果不其然,袁术得知此事以后,通过自己的探子验证,阎像等人劝说无效之后,随即大张旗鼓刊登在仲国报刊之上。
    报纸上骂魏国是华夏养的一条狗,还说,魏国早已经投靠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