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租幽州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何人值得岳父单独拿出来说?”
    “这个人做事很是沉稳,在辽东公务员速成班学习了三个月,后来考上了公务员。
    他叫刘备。”
    说到卢植学生时,刘恢就在想,这是谁啊?
    “刘玄德?”
    刘恢脱口而出的说道。
    “你认识?”
    能不认识吗?刘恢早就把这些有威胁的人盯上了,他熟知历史,如果这些人不可控,他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人全部杀了。
    “他和涿郡太守公孙瓒都是卢公学生,我自然知道。”
    刘恢手里有情报网,知道这些不足为奇,蔡邕笑着点了点头。
    “刘玄德做事十分沉稳,我们教育司下面有个负责收集整理各民族语言、文字和历史的科室,康成公和我想推荐他。”
    “岳父,这事直接走正常程序就行。”
    “主要是他到襄平时间太短了。”
    “您的意思让我直接走特殊人才通道?”
    辽东针对特使人才,建立了一条独立选才的通道,里面科长及其以下任命,只需要刘恢签署任命就行,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必须报备百姓大会院会和监察部门,这种短期快速升职,必然会让其他部门介入调查。
    “老夫的确有这个想法。”
    “父亲,你这不是为难夫君吗?”一旁的蔡琰端着茶杯过来,听到二人对话,立即说道。
    蔡邕疼爱自己女儿,只得瞪了刘恢一眼。
    “琰儿,这事不怪岳父,他是为辽东选才。”
    听到刘恢的话,蔡邕脸色才好点。
    “你同意了?”
    “岳父,他到来时间太短,就让他担任代理科长吧!
    干得好,考核合格,一年后去掉代理二字。”
    刘恢深知一点,自己手中权力不得滥用,否则大家都会纷纷效仿。
    “好”
    “岳父,卢公身体如何了?”
    “子干明天动手术。”
    卢植和周异一样,都得了肠痈《阑尾炎》。
    “等他康复了,请他出来教书吧!”
    “哪所大学合适?”
    “辽东大学和军事学校都合适,不过,辽东课本变化很大,让他先熟悉一阵子。”
    “他想对你说一声谢谢!”
    “不用了,等他好了,大家聚一聚。”
    “父亲,晚上让厨房给你做喜欢的红烧肉?”蔡琰在一旁说道
    “算了,一时半会儿炖不熟。”
    “父亲,最近有人发明了一种快速成熟食物的锅,夫君喊它压力锅。”
    蔡邕看了看一旁的刘恢。
    说起这个,刘恢就觉得很有意思,襄平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饭店,生意特别火爆,尤其里面的炖猪蹄更是一绝。
    通常炉灶用砂锅或者铁锅,需要一个半时辰以上,猪蹄必须脱骨软烂才好吃。
    锅太大,时间久了,炖出来的猪蹄就造成底部全部烂掉了,太小,时间上又来不及。
    辽东工业大学几名学生,周末特别喜欢到那里吃饭,老板把苦衷告诉了他们,几人随即决定设计一款让食物快速成熟的工具。
    经过前后一年多时间的实验和设计,让他们终于研发出了一款压力锅。
    高压锅原理很简单,因为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刘恢发现以后,很是赞赏几人表现。
    今年刚毕业的几人,准备投资开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压力锅,刘恢就把他们实验室的锅拿回了家。
    历史上最早的高压锅,是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平发明的。
    “是辽东工业大学几名学生发明的。”
    蔡邕笑了笑,“刚到辽东时,对于这些奇淫技巧,老夫是怀疑的,现在则不一样了。
    这些人是真的在改变大家生活,他们也成了高收入人群和值得尊敬的人。”
    刘恢倒是没有表现出骄傲,辽东目前学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大部分都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比现在世界提前了一千多年。
    未来向前一步,都需要无数人的心血才行。
    作为他来说,只要把大家引到一条正确道路就行。
    第二天,刘颖看着大嫂蔡琰,心中忐忑不安。
    “大嫂,大哥知道了?他不同意吗?”
    “小妹,你也知道,你大哥最疼你了。”
    “大嫂,你就告诉我嘛!”刘颖抱着蔡琰胳膊,撒娇的说道。
    “你确定他是你找的人?”
    “嗯,看到他第一眼,我就知道了 ”。
    “你大哥没有意见,只是看着自己小妹过不了多久就离开自己,心里难受,才让我来问问。
    如果你也没有意见,就先给你们定亲,等你到了年龄就成亲。”
    “谢谢大嫂,大嫂最好了。”
    “你这丫头,慢点跑。”看到跑出门的刘颖,蔡琰叮嘱道。
    洛阳,这一天大朝会,太皇太后董氏原本以为今天会吵闹不停,没想到,几乎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
    加上袁隗一党的不少人公开支持,幽州就这样成了辽东租借之地。
    刘虞看到朝廷诏令,他不知道该喜还是忧?为了百姓,他心中喜悦,为了刘家,他心中有一丝苦涩。
    他也被调回洛阳,被任命为大司马。
    “齐周,你何时和我去洛阳?”
    “大司马,我不去洛阳了,我想看看辽东王他们如何推动幽州的发展?”
    “老夫想见见他。”
    “这并不困难。”
    看着已经下雪的蓟县,刘虞问道,“能联系他们吗?”
    “能,上次去幽州,殿下给我留下了联络方式。”
    刘虞知道,齐周的心恐怕早就向着辽东了。
    正如辽东报纸上所说,当你见过光明,就不会喜欢黑暗。
    通过几轮讨价还价,辽东一次支付15亿华元,租借幽州50年使用权。
    “文若,政务人员准备好了吗?”
    “已经遴选到位。 ”
    “正南、孝先、元皓、伯宁,你们也要把人赶紧落实下去。”
    “喏”
    “参谋长,开春让颜良带领本部骑兵师、另外选出三个步兵旅,接管幽州防务”。
    “喏”
    ……
    刘恢心里知道,接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幽州,幽州这场改革,关乎天下未来走势。
    改革成功,中原各地必然心向辽东,如果失败,解决中原问题将变得遥遥无期。
    幽州人口并不多,土地问题并不困难,辽东政策在前,此时,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和辽东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