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新政8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所有人顺着蔡开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块大石头伫立在那儿。
    “此石为耻辱石,专门记录欺压百姓的官员、欺压良善的恶霸,让世世代代的人永远记住他们所犯下的罪。”
    听到蔡开的话,所有人激动不已。
    “好。”不知谁喊了一声,也许是自己人。
    台下所有人都是叫好声一片。
    此刻大家知道,安市的天变了。
    “我们接下来还要在安市修建英雄碑,纪念那些为国为民的英雄。”
    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家才会不断拥有更多的英雄。
    听完以后,所有人都非常兴奋,正所谓有奖有罚。
    古人把声誉看得比生命还重,岂会不在乎?
    这是法制和道德并进。
    随着接下来的不断宣判。
    大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朱七是绞刑,其余全是斩立决。
    蔡开特意作了解释,两者区别就是尸体是不是全尸。
    原本行刑是需要报襄平审核的,不过,由于新政推行,不杀人很难镇住宵小,刘恢特意提请百姓大会、法院和公共安全司,给予此次新政和司法人员全权。
    “各位父老乡亲们,接下来就要行刑,请大家遮住孩子的眼睛。”
    随后,所有人押上台来,朱七则押在了绞刑台。
    此时,他看到了远处的红玉,红玉对着他笑了笑,他也笑了。
    这一瞬间,两人都释然了,朱七为自己罪行买单,而红玉也看到了活下去的目标,他要替朱七看看,看看这片天地,将何去何从。
    “行刑。”
    随着一声令下,十三颗人头滚落了下来,疯狂一时的悍匪终于覆灭。
    看到眼前的一切,很多人跪了下来,不断磕头。
    在军队共同帮助下,才安抚好人群。
    “父老乡亲们,不要跪,辽东已经废除跪礼了,王爷不允许我们任何人下跪,他说,要让我们所有人直起腰,堂堂正正做人。”陈虎走上台来说的。
    大家疑惑的看着台上的年轻人。
    “我是安市的代理县长陈虎”。
    《汉代1万户以下的县叫县长,1万户以上的叫县令》
    大家更加疑惑,刚才哪位不是县长?
    这也不怪,大家早已经习惯县长一个人大权独揽,审案也是其管辖。
    陈虎微笑着说道:“刚才那是安市法院的蔡开院长,专门负责给犯人定罪的。
    这位是石科长,你们有什么冤情都可以找他,他是犯罪分子的克星,他是负责寻找罪犯证据的。”
    听到陈虎的话,大家好像有点明白了,也不完全明白。
    这点,他也明白,一项新事物,并非短期就能让所有人接受。
    陈虎接着说道:“我们到安市来,主要是推行土地新政的。”
    此前的张姓大叔走了出来。
    “陈县长,什么是新政?”
    “可能这里很多人都和这位大叔一样,那我就和大家解释一下。
    原先的税赋,除了田税,还有口赋,算赋等一堆赋税。
    新政就是,这些赋税全部取消,只有田税。
    按照十取二。”
    听完陈虎的话,大家并没有兴奋。
    陈虎接着说道:“在此之前,我们会重新丈量土地,把土地分给大家。”
    “什么?”
    “有这好事?”
    看着议论纷纷的人群,陈虎继续大声说道:“这是真事,未来交税,根据田地多寡来交税,除了田税,不会有任何赋税。”
    陈虎的话落下,现场安静得出奇,大约十秒。
    “啊!”
    “你知道痛,说明是真的。”
    “张二狗,你混蛋,为何打我?”
    “我看是不是在做梦。”
    几乎在场的人都哭了。
    “呜呜……”
    “阿爹,阿娘,如果你们活着,一定会高兴的。
    我们也要有土地了。”
    ……
    陈虎接着说道,“从今以后,辽东取消徭役。
    未来,辽东官府让大家做事,得支付工钱才可以。”
    徭役制度起源很早,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就有了对徭役的记载,徭役制度分得很细,而且种类繁多,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大负担,加之统治者残暴苛刻,老百姓日子过得非常凄苦。
    徭役,说简单点,就是让老百姓无偿为国家做苦力,并且,一言不合就会挨打受骂,只要一口气在,就得好好的干活。
    一般情况下,会征集每户人家壮丁《成年男子都可能被拉去做徭役》去做徭役。
    最早的徭役有“力役”、“兵役”和“杂役”。
    力役是专门做苦力的,比如修建河坝、修建宫殿、建造陵墓等,都是最辛苦的活计。
    兵役就是征兵,国家要打仗,每次都有人死伤,所以,每次大战后,都会从百姓中征集新人入伍。
    杂役则随时等待召唤,做一下临时的活计。
    到了五代时期,徭役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统治阶层要求更多的人加入到徭役中,而且分工明确,每一个部分的徭役都有专门人员管理,不仅如此,还要求商人服徭役,不过,商人只要缴纳足够税金,就能免除徭役,其实是一种变相敛财。
    五代时期,力役分类中,主要增加了船户力役和城建力役。
    可以说,古代平民百姓是过得非常凄惨的。
    台上的人都是平民出身,他们深知土地对大家的重要性,更加深知徭役给大家带来的沉重负担。
    此时,大家眼角都湿润了。
    很多人抱在一起哭着、笑着、跳着。
    这一刻,或许他们感受到了一丝对未来的向往。
    关羽一个铁打的汉子,此时也流泪了,看到百姓激动的心情,他感同身受。
    一刻钟后,大家逐渐安静了下来。
    陈虎接着说道:“从明天早上开始,大家和我们一起丈量土地。
    我们会根据土地的好坏进行分级,会让所有人都能种上自己土地。
    不过,从今起,土地不准买卖,只能短期承包。”
    听到这儿,所有人都疯狂点头,都是土地买卖的受害者,自然不愿意买卖。
    “另外,我们会取消里和屯,成立村和乡。
    村长由百姓直接选举,选举德高望重,百姓相信的人,五年选举一次,一个人最多干两届。”
    “我们真的可以自己选举?”张大叔不确认的问道
    “自然,不过,选举时,我们会派人现场监督,以免做假。
    一个村,除了村长,还得选两个公平有威望的人来监督。”
    “太好了,王爷就是我们的天。”
    “难道真的变了?”
    ……
    所有人此时心情难以形容。
    第二天,安市县城周边开始丈量土地。
    然后对大家土地进行分配。
    原先各地三老(乡一级),正直无私的人政府留下,劣迹的人追究责任。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在辽东各地上演。
    官民配合,官爱民,民不惧官,各地新政推进速度比想象中快。
    随着土地新政推行的,还有曲辕犁、水车和沤肥技术。
    这些都能提高效率和产量。
    不过,各地推行新政,也遇到大问题,那就是耕牛不足。
    没有办法,各地政府和军队下场帮助百姓生产,农业社会,农忙季节历来是最重要的,就连死囚都是秋后问斩,也是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
    这一做法,也进一步拉近了和百姓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四月的襄平已经暖和起来了,经过长途跋涉,已经有大批学子进入了襄平。
    他们对襄平的一切都很好奇。
    刘恢为了让这些人更加了解百姓,把这些人安排到新政推行中去,让他们看看百姓前后生活的不一样。
    他最清楚一点:只信书,不如无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各部门都在疯狂运转。
    “殿下,你得批评文渊他们。”
    刘恢看着眼前一脸黑线的荀彧,递了一杯豆浆给他。
    没错,刘恢是个吃货,豆浆倒是难不倒他,制作方法也简单。
    豆腐发明人还是景帝朝时期汉室宗亲刘安发明的。
    荀彧估计也渴了,深深喝了一口。
    “殿下,文渊他们在沓氐建了很多盐场,这原本是好事。
    但是他,直接在港口,就把移民过来的人劫走了。”
    西汉时期,东莱郡就建的有盐场,通过海水制取,只是方法粗糙,造成杂质过多。
    北方取盐可以通过两种,一种是常见的通过阳光海田晒盐,另一个就是通过低温,当水温低于--1.8度,海水结冰后的冰块基本不含盐,这样剩下来的浓度就会提高,这种适合天气寒冷的地方。
    听到荀彧的话,刘恢疑惑的说道:“文渊不是你行政院的人?”
    荀彧苦笑着说道:“殿下,这家伙和马钧一样,是有才能,但是倔得就像一头驴一样。
    我派人去找他要人。
    他说,麻烦告诉院长,人没得,实在想要人,自己去港口等。”
    刘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