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前线好消息
作者:小蜗牛爬啊爬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最新章节     
    得到李世民的授意,王德高声宣道。
    “宣侍御史马周、刑部员外郎冯己上朝。”
    不多时,精神抖擞的马周和冯己,迈着大步走进太极殿。
    “参见陛下。”两人齐齐行礼。
    “免礼。”李世民摆了摆手,满意地点头说道“两位爱卿在短短的十余天内,便破此大案,百官已经商定好对你们的封赏。”
    “马周,本次破案你为首功,朕命你为给事中,赏绫罗绸缎20匹。”
    “臣领旨!”马周恭敬地朝着李世民行礼。
    昨日,听完王剪的一番话,马周的心里便一直带着期待,晚上更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今日尘埃落定,可以脱离御史台那等地方,让他的心情一下变得轻松起来。
    李世民朝马周微笑地点了点头,随即视线转到一旁的刑部员外郎身上。
    “冯己,你为次功,功劳先记着,这次暂不给你升迁,同样赏赐绫罗绸缎20匹吧。”
    冯己是刑部的员外郎,本就是从六品下的官职,而当前朝中五品官职,并无空缺。
    只能让吏部的人把他的功劳记下来,等后续立功了,一并奖赏。
    “臣领旨!”
    冯己脸色不变,恭敬地朝着李世民行礼。
    这次查案,他完全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能沾点功劳,已经很好了。
    当了这么多年官,他看的也比较开,不属于他的想都不想。
    封赏结束后,也没什么大事要讨论,李世民让王德宣布退朝。
    “退朝~”
    王德宣布退朝后,李世民带头离开太极殿。
    其余百官这才陆陆续续离开,而且不少人路过马周身旁时,都朝他恭贺道喜。
    而萧瑀和御史中丞走到马周的身旁,朝他冷哼了一声。
    随即两人甩着袖袍,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对于这两人的态度,马周笑了笑没说话。
    耍性子,那是小孩才做的事,如果跟他们一般见识,那才叫丢人。
    走出太极殿,王剪拍了拍马周的肩膀,挤眉弄眼地恭贺道。
    “马兄恭喜,晋升给事中成为五品大员,以后你也要每日上朝了。”
    “晚上和王媪姐来县侯府,我给你加餐庆祝。”
    马周轻轻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这里人多眼杂,不适合乱说话。
    “马兄,你的新同僚来了,晚上再聊。”
    王剪看到同为给事中的孔颖达、张行成等人过来,于是朝马周点了点头就离开了。
    “马周,我们同行吧,顺便带你了解政务。”孔颖达向马周发出善意。
    现在的门下省,虽然在其他大臣看来,是一帮喷子的汇集地。
    可他们内部和和气气,非常团结。
    “多谢。”马周连忙拱手。
    晚上,王剪在县侯府摆了几桌,庆祝马周升官。
    虽然县侯府的人不少,可没有二蛋、薛仁贵和程处默等人,还是显得有些冷清。
    ...
    两日后,几匹快马疾驰入长安。
    “边疆军报!快让开!”
    骑马的甲士大吼。
    朱雀大街上,行走的百姓纷纷向两侧避让。
    等骑马的甲士疾驰过后,大街上的百姓快速围在一起,他们七嘴八舌,纷纷猜疑哪里又出大事。
    甘露殿。
    “好!太好了!”
    李世民看完李靖所写的军报后,整个人激动起来,双手举着军报连声叫好。
    “王德,把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和王剪叫过来。”
    第一封战报传回来,除了跟几位谋臣分享喜悦,还有事情需要他们出谋划策。
    “是,陛下。”王德应了一声,快速地下去安排。
    过了半刻钟,王剪几人先后来到甘露殿。
    李世民脸上藏不住喜色,他高举着军报,笑着说道。
    “诸位,李靖所写的第一份军报送回来了,大胜!”
    随即李世民把军报递给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看,随后又传到魏征和王剪的手里。
    王剪看完军报,上面只记载战况,并没有记载军功。
    “看来要战斗结束后,才会论功行赏。”王剪在心里嘀咕起来。
    李靖的军报没有特别写明伤亡情况,也就证明二蛋他们几人都安然无恙。
    军报很简洁,只汇报结果,并没有写具体的作战过程。
    李道宗的西路军在灵州取得大胜,斩敌数千人。
    在薛万彻所部的逼迫下,突利可汗直接率数千部众投降,现在被押回长安的路上!”
    而李靖亲率3000精骑,打下了突厥重要的军事据点定襄城。
    这一战不仅斩敌万余人,还生擒隋炀帝之孙杨政道和隋炀帝之妻萧氏,现在也一并押回长安。
    颉利可汗率8万余残兵逃往碛口,在必经的白道内,也有李绩率数千轻骑在以逸待劳。
    “恭贺陛下,首战大捷!”长孙无忌率先朝李世民恭贺道。
    李靖不愧是军事大才,在他的指挥下,大军闪击突厥各部,完全把突厥打蒙了。
    几路大军的大胜,也比想象中更加容易。
    在其他人都一脸喜色时,房玄龄摇着头,脸上并没有露出很乐观的表情。
    他盯着地图思考,良久才轻声说道。
    “虽然李靖率军攻破了定襄城,可颉利可汗仍收拢了8万余残兵外逃,突厥的主力依旧在。”
    “如果被颉利可汗站稳脚跟,他便可再度召集其余突厥部落,瞬间起十余万突厥骑兵。”
    李靖突袭定襄城的目的,是想引诱颉利可汗召集突厥各部前来血战。
    为此,李靖提前命令李绩率轻骑绕过定襄城,屯兵白道,堵住颉利可汗的后路。
    届时同柴绍和李绩三路大军内外夹击,从而一举消灭突厥大军的有生力量。
    没想到狡猾的颉利可汗,察觉到了李靖的意图。
    他命令过来助战的部众驻扎在定襄城周边,从而让李靖的计划落空。
    “现如今颉利可汗带着残兵逃往碛口,希望李绩能在白道上把他拦截住,不然让突厥大军绕过阴山山脉北部,就麻烦了。”房玄龄接着说道。
    阴山山脉北部是广袤的大漠,数万骑兵进去,想找都难。
    而且唐军的后勤补给,战线拉得太长,容易被突厥袭击。
    “军报是三天前写的,算算时间李绩应该和颉利可汗碰上了。”魏征用手指着地图说道。
    颉利可汗的部众均为骑兵,而他们被李靖大军一路追赶,逃亡的速度肯定不慢。
    三天时间,足够他们从定襄城逃到白道。
    听到房玄龄和魏征的担心,李世民也重新审视地图,过了一会他长呼一口气。
    “希望李绩能拖住颉利可汗,等李靖大军赶到一起夹击吧。”
    “如果让颉利可汗绕过白道,逃往阴山以北,他们进入茫茫大漠后,便如同鱼入大海。”
    几个大佬对战局做了一通分析,让旁听的王剪钦佩不已。
    单凭一个军报和一幅地图,便能推演出如此多的消息,如果让他来讲,估计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讨论完军报的问题,李世民坐回主位上,微笑着说道。
    “这次叫你们过来,是商量突利可汗投降,以及杨政道和萧氏的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