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朱雄英的未雨绸缪
作者:京海第一深情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最新章节     
    随后朱元璋便把朱标给徐辉祖等人的赏赐念了出来。
    听到朱元璋的话,徐达和汤和的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自家女儿和儿子建功立业。
    赏赐的多少倒是无所谓。
    反正自家已经是位极人臣。
    但是这件事之后,自己家和大明的关系就会更加的紧密。
    平叛再怎么说也是大功啊!
    汤和当即便开口说道:
    “这几个小辈倒是懂事的。”
    “知道替陛下和太子殿下分忧。”
    “不过替朝廷分忧是他们的本分。”
    “太子殿下根本不用赏赐。”
    马皇后闻言笑道:
    “三哥这话说的可不对。”
    “有过要罚,有功自然要赏。”
    “要不然孩子们还以为自己这大哥是什么凉薄之人。”
    徐达当即就瞪眼说道:
    “他们敢!”
    “看我不打断他们的腿!”
    朱元璋开口说道:
    “好了好了。”
    “只是除了这件事之外 ,还有一件大喜事。”
    还有喜事?
    徐达和汤和的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
    没想到好消息竟然是连着来的。
    朱元璋晃了晃手里的捷报:
    “那个叫姚广孝的和尚出使大越。”
    “大越国王竟然把他关进了牢里。”
    “这姚广孝一怒之下,从占城借了三千兵。”
    “直接就把大越给灭了。”
    “现在大越已经并入了大明的版图之中。”
    “并且标儿已经派兵去镇守了。”
    朱元璋的话让徐达和汤和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灭国不稀罕。
    徐达自己就打过两次灭国之战。
    一次是大元,一次是北元。
    汤和虽然没有打过这样的仗。
    但是曾经也剿灭不少势力。
    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难度。
    没想到这个姚广孝竟然这么厉害!
    以一己之力借兵灭了一个国家!
    虽然知道大越国肯定跟大元和北元 没得比。
    可是姚广孝借的兵也强不到哪里去啊!
    要不然占城能被打的只剩下一个国都。
    然后不远千里的跑到大明求援?
    “这个姚广孝,竟然这么厉害?”
    汤和不由自主的说道。
    徐达也跟在汤和的后面说道:
    “是啊,不过这个姚广孝虽然厉害。”
    “皇孙还是要更胜一筹。”
    “没有皇孙发现姚广孝的才能。”
    “哪有他的这番成就!”
    朱元璋听到徐达的话。
    脸上也是忍不住的 露出一丝喜色。
    心中充满了十分的得意。
    自己的儿子厉害,自己的孙子更厉害!
    大明将来保守有两代明君。
    朱元璋都不敢想象到时候大明会强盛到什么地步!
    “咱这个孙子,当真是厉害。”
    “随随便便就给咱弄来了这么厉害的人才!”
    不过话说归说。
    几人心中的愁色却是掩盖不住的。
    因为这段时间的调查下来。
    朱元璋等人发现情况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
    尤其是姑苏治下的昆山县。
    百姓早早的就跑的差不多了。
    其余地方也因为汛期的原因。
    缺粮缺的厉害!
    朱元璋既不能凭空变出来粮食。
    又不能把这件事情公布于众。
    真是愁的头发都要变白了。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跑进来说道:
    “陛下,燕王殿下来了!”
    话音刚落, 一个声音就传了进来:
    “父皇,母后,儿臣来看你们来了!”
    紧接着朱棣的身影就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徐达和汤和赶紧起身说道:
    “燕王殿下!”
    朱棣笑着行礼道:
    “三伯,八叔!”
    随后又对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道: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朱元璋一脸诧异的问道:
    “老四你不在京城,跑到这里做什么?”
    马皇后看着自己儿子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
    脸上露出心疼之色:
    “你这孩子,怎么跑这里了?”
    “跟你大哥说过了没有?”
    倒是徐达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朱棣腰间的那个香囊。
    脸上不由得一阵古怪之色。
    这不是自己闺女的东西吗?
    怎么会出现在朱棣的身上。
    朱棣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这件事没有告诉大哥。”
    马皇后点了一下朱棣的 额头说道;
    “跑这么远也不跟你大哥说一声。”
    “你大哥找不到你担心怎么办!”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准备发飙。
    朱棣赶紧说道:
    “父皇、母后。”
    “估计这会儿大哥已经知道了。
    “出来的时候是雄英让我出来的。”
    听到自己孙子的名字。
    朱元璋问道:
    “雄英让你来做什么?”
    朱棣笑道:
    “雄英说江南这次汛情,虽然有水泥 相助。”
    “但肯定还缺粮食。”
    “于是就让我送点粮食过来。”
    听到朱棣的话,朱元璋立刻转怒为喜:
    “什么?”
    “雄英让你送粮食来了?”
    朱棣点了点头。
    把一旁的徐达和汤和都给听傻眼了。
    皇孙殿下在 京城,竟然知道这里缺粮食。
    不仅知道缺粮食,还让燕王送粮食过来?
    这也太逆天了吧?
    皇孙殿下才多大?
    刚刚过完周岁生日没多久啊!
    随后朱棣就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全都给讲了一遍。
    怎么趁着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的时候。
    收购了大量的粮食。
    又怎么不辞辛苦的把这些粮食运到这里。
    听的朱元璋等人不由得连连赞叹。
    既为朱雄英的未雨绸缪感到惊讶 。
    又为朱棣能够吃下这个苦而感到开心。
    运送几百万斤的粮食过来。
    这一路上要操的心可一点都不比打仗少!
    说完这些之后。
    朱棣邀功似的说道:
    “父皇,有了这几百万斤粮食。”
    “肯定能撑到新米下来吧?”
    听到朱棣的话,朱元璋先是一愣。
    随后便是哈哈大笑。
    这个臭小子,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几百万斤的粮食,对于整个灾区来说。
    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几十万的灾民。
    每天的消耗都是个巨大无比的 数字。
    几百万斤 的粮食,看着不少。
    但是根本就经不起怎么消耗。
    不过朱元璋却丝毫没有责备自己儿子的意思。
    毕竟朱棣还只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的少年。
    光是能筹措来这几百万斤粮食就很不容易了。
    也算是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于是朱元璋笑着说道:
    “没错,有了这几百万斤粮食。”
    “这江南的百姓都要好好的感谢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