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朱棣:我想见花魁,侄子你想想办法
作者:京海第一深情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最新章节     
    青楼里新晋一名花魁。
    按照传闻的描述叫做:
    艳压秦淮。
    整个江南地区都颇有名气。
    每天来慕名拜访的人不计其数。
    更是有不少富家公子哥在一睹芳容之后为其一掷千金。
    只为一亲芳泽。
    然而这个花魁和别的花魁最大的区别就是。
    只爱才不爱财。
    任你腰缠万贯,若是胸中无墨。
    也休想得到花魁的青睐。
    而这个花魁对才情的要求也极高。
    非柳永之才,不能入其眼。
    所以一直到现在。
    都没有人能够做了此花魁的入幕之宾。
    为了早日找到自己倾慕之人。
    花魁便决定每一旬举办一次诗词大会。
    并且从中选出最优者。
    若是能够入自己的眼。
    便让他做那入幕之宾。
    青楼的妈妈对此不仅不反对,反而是极力的保全这个花魁。
    只有 把这些人的胃口吊的高高的。
    自己才能赚的饱饱的。
    一时间,不少才子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写出一首首自认为绝美的诗词来进行比试。
    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
    这些人的诗词没有一个能入得了花魁的眼。
    毕竟柳永的才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而这件雅事,最后反而成了文人才子们互相较量的方式。
    做了花魁的入幕之宾,就能证明自己的才情远超他人。
    将来在文坛上也会有一定的 地位。
    原本朱棣对这件事是无所谓的。
    身为皇室,什么漂亮的女儿没见过。
    可是说到底,朱棣还是少年心性。
    在看到这么多人来争这个花魁之后。
    也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朱棣也被这种故意营造出来的气氛给吸引了。
    从原来的好奇渐渐的变成了真的想争一争。
    并且这种欲望也愈发的强烈。
    朱雄英看到这一幕之后。
    顿时就明白了。
    得,自己四叔拜倒在这花魁的石榴裙下了。
    “四叔,你要是喜欢这个花魁。”
    “那还不简单。”
    “身份一亮,别说是这个花魁了。”
    “就算是把整个楼打包带走,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一旁的刘伯温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 之后。
    不由得眼皮子抖了抖,这个皇孙殿下,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却不料朱棣听到朱雄英的话,立刻摇头拒绝道;
    “那怎么行,那不成了以势压人了。”
    “我可不干!”
    听到朱棣的这番话。
    刘伯温心中不由得暗赞,这位燕王殿下,倒是个品行不错的。
    接下来的日子,三个人时常相约来逛青楼 。
    刘伯温向来面淡如水,自己是来求自污以保全自己的。
    所以每次来了之后,也都是以喝茶为主。
    偶尔叫上一两个清倌人,也是听听曲。
    朱雄英就更不用说了,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感受一下这种文化。
    这里面的姑娘对自己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更不要说自己身边还有一个极其漂亮的观音婢。
    倒是朱棣,对那个花魁越来越痴迷。
    只是朱棣不愿意表明身份,又没有足够的才情来吸引花魁。
    根本就成不了花魁的入幕之宾。
    搞得自己痛苦不已。
    朱雄英看的直摇头:
    “恋爱脑果然要不得。”
    于是便决定救救自己的四叔。
    “四叔爱慕这个花魁,又不愿意以势压人。”
    “想做她的入幕之宾,怕是有些难度啊!”
    朱棣闻言一阵叹息,脸上也是露出愁容:
    “哎,还是你懂四叔心中的忧伤。”
    朱雄英不由得翻了个百眼。
    你忧伤个头。
    但是嘴里却却说道:
    “我倒是有个法子,能让她青睐于你。”
    刘伯温听到朱雄英的话,不由得大感好奇。
    谁不知道这个花魁爱慕才情。
    想要成为她的入幕之宾得要表达出足够的才华才行?
    否则的话,怎么会一直抻到现在。
    难不成这位皇孙殿下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才情?
    随后刘伯温就暗自摇了摇头。
    才情这种东西,可不是谁说有 就有的。
    古往今来的那些大名人。
    哪个不是天资聪颖且后天努力学习的。
    就连那个做出《咏鹅》的骆宾王。
    也是在七岁的时候才拿到这个成就。
    皇孙殿下要想在这方面帮燕王。
    除非他是个神仙!
    然而朱棣却像是 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赶紧把朱雄英抱到怀里说道:
    “雄英,你有什么法子。”
    “赶紧告诉四叔。”
    “四叔可就指望你了!”
    朱雄英看着一脸 急切的朱棣。
    决定不再逗他。
    “青田先生。”
    “我这里有首词。”
    “您帮着去借副笔墨写下来。”
    “让我四叔拿着去了却心愿。”
    听到朱雄英的话。
    刘伯温顿时愣住了。
    皇孙殿下您玩真的啊?
    不过疑惑归疑惑。
    刘伯温的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而是从袖子里掏出一套纸笔后说道:
    “臣随身携带有这些东西。”
    “倒也不必麻烦人家。”
    朱雄英对此也不意外。
    作为大明的官员。
    要随时听皇帝的旨意。
    并且要赶紧记下来,防止忘记。
    所以很多官员都会随身携带笔墨。
    等到纸张摊开之后。
    刘伯温用茶水润了润毛笔后笑道:
    “殿下,臣已经准备好了。”
    朱棣也是用希冀的目光看着朱雄英。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说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句诗一出,刘伯温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
    人生若只如初见?
    果然是婉约派的诗情。
    自己倒是小瞧了这个皇孙殿下。
    “何事秋风悲画扇。”
    刘伯温点了点头。
    这两句中规中矩。
    而且第二句还用了一个典故。
    倒也颇为难得。
    于是便打趣道:
    “皇孙殿下若是指望这两句词就想帮到燕王殿下。”
    “臣觉得怕是有点难呀。”
    听到刘伯温的话。
    朱雄英没有搭理他,只是自顾自的说道:
    “等闲变却故人心。”
    刘伯温听到这句词不由得一愣。
    心底像是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样。
    收起了脸上打趣的神色。
    静静地等待着朱雄英的下一句。
    “却道故人心易变。”
    刘伯温听到这最后一句。
    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一个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把情人之间的那种哀怨,缠绵表达的淋漓尽致。
    刘伯温虽然不擅长诗词之道,但也是一个极富才情之人。
    能够从这四句词里面看出作者的心境。
    更让刘伯温感到震惊的是。
    这首词绝对是一首原创词。
    因为以这首词中包含的词韵来说。
    一旦面世,就会被立刻传唱!
    可是自己却是第一次听到这首词。
    还是 从只有五个月大的皇孙嘴里听到的。
    难不成这世上真有如此天选之人?
    朱棣同样也惊呆了。
    虽然自己的才情不高。
    但是却不妨碍朱棣能够读出其中的 意味。
    朱雄英笑着说道:
    “青田先生觉得这首词怎么样?”
    刘伯温立刻肃然说道:
    “这首词的才情堪称一绝。”
    “世间任何女子都难以拒绝。”
    “恕臣直言,配这个花魁怕是有些浪费了!”
    朱雄英心中暗道,纳兰性德的词,跟你闹着玩的?
    嘴上却说道:
    “什么浪费不浪费的。”
    “能帮到四叔,就足够了。”
    朱棣哪怕再傻也知道这番对话是什么意思。
    当即便要拿着这篇词去找花魁。
    却被朱雄英给拦了下来:
    “明天就是比试才情的日子。”
    “四叔还是等等吧,到时候露个风头。”
    “才能让那花魁牢牢记住四叔。”
    朱棣闻言也觉得颇有道理。
    便按下了自己躁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