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硬骨头
作者:临江渡   病弱太子妃超凶的最新章节     
    此康溪坊,她虽不常来,亦知大多住的是富裕商贾。
    孟府不与商户往来,她打探消息也打探不到这儿来,这里的热闹也与她家小姐无关,她自是无需来此处的。
    这会儿是她头一回来,小姐亦同,还是在夜里这么晚的时辰来,身边又无武功高强的风筝在,她是越瞧着越是心惊胆颤!
    “怕什么?怕黑啊?”孟十三轻笑道。
    “小姐!”宝珠看向车驾上的车夫,是位老车把式了,驾车是真的稳,要快也能很快,可年纪不轻了,真出事情,她完全指望不上这位孟家老仆!
    车夫被宝珠瞧得莫名其妙,也不说话儿,转过身去,正了正刚才来的路上,被晃得有些歪了的车灯。
    “这么晚了,在我们出府之前,风筝却还没回府,定是我让她查的事情遇到硬骨头了。”如此一来,倒让孟十三越发觉得那块壁虎砚台,乃是有人故意让孟仁平摔碎了,以此来让兄长被邪物附身。
    那么……是冲着孟府来的,还是冲着她孟良辰来的?
    “那风筝会不会有危险?”宝珠一下子被转移了注意力,改而担心起风筝,“风筝不会傻呼呼地硬打吧?”
    “不会。”孟十三以下巴指了指仍旧不见半点儿动静的宅院大门,“再去敲。”
    宝珠哦了声,三步走成两,赶紧又抓起大门上的铜环连敲三下。
    乔千承从听到敲门声,到起身走出花厅,走到大门处开门,一拉开门便见到门外的主仆俩,又往主仆俩身后的那辆大车,夜黑看不出有什么徽记。
    “何人?”他看向明显为主的孟十三。
    孟十三走上前:“公子让我的,不如入内说话儿?”
    乔千承一听公子此称呼,便知是李寿安排的人到了,他侧身一站,让出打开的大门的一边:“请。”
    片刻后,两人进入花厅。
    孟十三取下帏帽,递给宝珠,向乔千承一礼:“孟良辰见过将军。”
    “孟?”乔千承抓住重点,“小姐姓孟,可是天官孟府上的小姐?”
    “家祖正是孟天官。”孟十三答道,“良辰是孟府二房长女。”
    “孟府的二房……”乔千承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半晌后才搜出孟十三的父亲名讳,“你是孟知年的嫡长女?孟府的大小姐?”
    “正是家父。”
    “坐。”
    两厢入座,两人皆未坐到上首座去,而是在两排侧座里,一人一排地面对面坐了下来。
    “太子殿下真是令我大开了眼界。”乔千承如何也想不到李寿竟然会派来一个女娘与他夜见,且还是孟府的大小姐,太子殿下的外家表妹。
    而在此之前,他虽远在岭南,京城里的动向,他也不是尽然不知。
    如若不然,也不会桑姐儿一死,他便得到消息,悲痛之下乱了阵脚,做出吃罪之事,好在太子殿下愿意向他伸出援手,既全了他急切进京的心情,亦化解了他无召回京的大罪。
    朝堂风云,政权争夺,各种阴诡阳谋,他自来不缺消息渠道,毕竟他是镇守一方的镇南将军,是堂堂的大魏四征将军之一,愿意为他耳目者,在京城可不少。
    从中择优选之,共同合作,互通消息,已是延续了多年的事情。
    此中,因着京城之中尚还有他的妻儿,是故也时不时会有一些无关朝政之事传进他的耳里。
    直至长子被他接到岭南,成为他手下众多兵将之一,妻子又身体不好,长年少有出门,京城再传消息到岭南,无关朝政之外的,便多半是关于闺女的。
    后来长子不幸被毒蛇咬死,从京城传出来的消息,过去的一年里,能传到他耳里的,尽都是妻子病卧于榻,未出府门半步,以及闺女在京城的各个消息。
    其实不乏都是一些关于闺女在贵女圈中,日常吃喝玩乐之事。
    每每他看完这些消息,因痛失长子的心,以及妻子又病倒的担忧,方多多少少被缓解了一些,他想着他膝下尚还有一女,只要女儿过得开心,待出阁后又能幸福美福,那他苦守南蛮之地,也算是有所安慰。
    故当传来闺女溺毙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将他整个人劈昏了。
    当时乔千承也确实是险些当场倒地,幸在边的奇城眼疾手快地搀扶了他一把,又赶紧传了军医,方用药物把痛彻心扉的乔千承给稳住了心神儿。
    等再回过神儿,他便表示要独自待着。
    众人都能理解,刚痛失长子,接着又痛失闺女,任谁铁石心肠,如此接连恶耗,谁也顶不住。
    便都默契地给乔千承留下静一静的空间。
    如此一来,他悲痛之余,心生回京之念,也是一起念头,便一发不可收合,随即行动起来。
    先写了折子,安排一前一后两个亲兵出发,快马加鞭,日夜不停,直奔京城,呈上折子,请求回京见女儿最后一面,送女儿最后一程。
    随后当晚,趁着夜色,又安排了一些掩人耳目的人手,他踏着月色悄悄离开镇南将军府,马蹄不停歇地直奔出岭南地界。
    也就在奔出岭南地界之后,他的头脑方在悲痛之后,慢慢清醒过来,故而为了补救,他又让奇关往回奔,回镇南将军府扮作他,在府里等接陛下同意他回京的恩旨。
    那时,三人兵分两路,奇关往回奔,他与奇城稍做乔装,继续朝着京城回。
    临分两路前,他交代过奇关,若有何意外或麻烦,若实在处理不了或躲避不过,假扮他之事要败露了,定要赶紧飞鸽传书与他知晓。
    当然,真到那个时候,他接到消息,其实已经晚了,实则在奇关给他飞鸽传书的那一刻起,便是晚矣。
    但他要奇关给他消息的用意,关健不在岭南,而是他在京城做出补救的措施。
    谁曾想,他出发时安排的种种,一路上的各种猜想,以及该做出何等相对的反应,在进入京城官道之前,被突然出现在他回京路线上的东宫的人,给一下子尽数打乱。
    而东宫的人转达太子殿下的意思,更是在那会儿,一时之间令他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