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释然!一席红衣,终归还是我错付了?先生您还是错了?!
作者:星陨明耀   陨神耀世最新章节     
    “未闻花名,但识花香。花取香名,名却不随花香。
    花倦则枯,人倦则亡。倘若无花,人否尚存。假若香无,花且不存,心绪枉然。
    唯有一法
    可解!!
    启源做种,回归本初。栽花种树,静待花开!”
    “枯木犹有逢春日,人且再无相逢时。庭中三千梨花树,再无一朵入我心,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
    透过这股压抑之息,美妇至此才意味深长地狠绝下心来。
    人生的旅程总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瞬间,错过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留下来的,只有深深的遗憾与感怀,只能独自扶平这哀叹与想念。
    但也只许偶尔在某一个特定的场合,某一个特定时间内恍惚忆起。
    曾几何时,有这么一个人,你“爱”过他,他也深深的爱过你,仅此而已!
    因为……过去的片段,永远都只能是过去式,它成为不了未来,你也回不到过去。
    感同于心,心怀释然。
    就让它,随风吧!
    怀着遗憾分别,却无法言喻内心的痛楚,但愿时间能抚平内心的伤痕,让彼此在记忆中永存。
    一路走来,多少的擦肩而过,带着遗憾,我们不曾相识。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我还依稀记得那个遥远的曾经,“美好”可以是对我们对彼此未来最好的冠名词。
    长亭外,古道边,三生台,静幽处,呵~~
    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名字。只可惜……
    物是人非事事休!
    离别时分,心中的遗憾如落叶飘摇,我们只能在时光的河流中默默地注视彼此?”
    扶手紧衣,随手向后一挥(精神念控),紧接一阵强风吹起,撩拨动那艳丽的红色裙摆,纹絮纷飞。
    配合上她如今那对冷冽的眼神。此时此地的她甚是霸气无比。淡漠侧漏狠绝下来的同时也相对应证了一点,她现在已然……“心无旁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心灵一旦破碎,那份伤痛如同白纸上的瑕疵,永远挥之不去。
    时间的演变,承载着记忆的画卷,如冰冻的水晶,轻轻的一碰,碎成了一地的晶莹。
    叹息的夜幕铸就了那不尽的月华,此刻,天空也开始了“哭泣”。留下的只是孤单的灯,寂寞的影。
    美妇感言之后,紧接顿于后方的脚跟也同前脚一样,不惶大步抬出,与迈出的前脚并合,“齐同并进”。
    夜色朔风带起的波痕叠皱,伴随着娉美月光于水面倒映出的残影。
    静中宜美,美中带静!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两脚一前一后向着桥岸交错并行,尾摆(红衣)摇曳,走路带风步子放大,直迈驶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曲未终,人已散,酒未醉,心已碎。良人怎奈变凉人,旧城之下念旧人,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过去已然是……过去,而唯今……或许只剩一根“细线”(指某位小孩),
    可留!尽此。
    那么故事的结局到底重不重要?
    一个残缺的圆,一定要封口才能算是完整吗?或许就因有这么一个小口,才能完美的契合一个“整体”(世道)。
    故事的结局其实没有明确答案.....
    月亮不圆也叫月亮!
    所以故事的结局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句点。
    或许?
    结束亦是新的开始!
    美妇凉漠“抬眼”,仿佛在暗示自己的某种机理隔绝掉一些东西。
    月光如水,夜晚的草屋沐浴在这柔美的白辉之下,一味奇特的清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令周围一切都沉醉在这夜晚的幽香之中。
    此时一道霏靡模糊的苍老之声,在此从这不起眼的简陋草屋内缓缓传出
    “山前山后各有哀愁,有风无风都不自由。木已成舟放任自流,心如枯木不等春秋。过往今夕必有所求,有心无力欲说还休。”
    “呵~~一席红衣啊?我何德何能,终归还是我错付了!
    您也同样……
    这次是我……食言了!
    抱……歉。”
    “曾期许,风有约,花不误,岂敢误,却已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岂敢负,却已负,落日与晚风,朝朝又暮暮,岂料,回眸一切皆是梦。
    终归
    不过是个荒唐的笑话
    ……
    罢了!”
    “咳~~咳~~”
    老人紧紧地蜷缩着瘦削的身体,发出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周身不停的颤抖,枯瘦而苍白面孔,因巨大的“痛苦”而扭曲形变,嘴角处难以遏制地涌出一淌鲜红的血沫,顺着明棱清晰的下巴淌落胸前,将那用来掩盖腹部草絮的衣襟,外滴染得一片猩红。
    血腥气届时弥漫开来,唇角的腥咸令老人感到了一种熟悉的滋味。愁容满面的眼睛里,又多出了一分难以掩饰的颓然之色。
    他的眼神迷离,仿佛灵魂已经离他而去,只留下了一个空壳。他的存在犹如变成了一片空白,如同被世间遗忘。
    老人颤了颤裂唇,神情恍惚平视向前方
    “先生您曾言: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虽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但先生你……
    还是错了。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永天真。有的人即便心怀大志,却依旧活得很狼狈。有的人即使有很高的学识,生活却仍就不尽如人意。
    因为啊!
    我们所生活的世道本就是一个吃人的深渊巨口!
    学生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立鸿鹄之志,却身如蝼蚁,心比天高,可命比纸薄。
    你厌恶平庸,然半世陷于其中,你向往高尚,却毕生求而不得。倘若事与愿违,何不颠倒所想?”
    “所以先生您终究还是不明世道啊!!!
    这世道并非您所想。(先生您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