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都上榜了?
作者:不夜星球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最新章节     
    榜下的一幕叫老朱尽收眼底,一旁的锦衣卫也将榜单上的结果给送了过来。
    老朱拿过来一看,眼睛瞪得老大,一脸的不可置信道:“都上榜了?一百个人都上榜了?”
    朱雄英倒是显得十分的淡定,听着老朱的惊呼声,看着窗边已经发芽的树枝,柳芽弯弯才刚刚冒了一个头。
    “不过是一个县试,过了这还要经历院试才能成为读书人,接下来还有乡试、会试、殿试剩不下多少人的。”
    怎么说呢,朱雄英对于这件事情看的很通透,毕竟大明朝的科举是要召集全天下的俊杰。
    朱雄英这种方法固然取巧,但是在真正天赋异禀的人面前,还是会被比下去的。
    老朱不可置信道:“怎么?你还想将他们全都送去当进士啊!”
    朱雄英笑了笑:“现在或许不行,但是以后可就说不定了!”
    要知道朱雄英对于算学堂的盼望可远远不止现在这样,他的想法是想要办一个小初高连在一起的学校,这里将会是天下学子的向往之地!
    老朱眼睛眯了眯:“你的那些学生,都是用的新籍贯?”
    朱雄英一愣:“是,因为也不能让他们回到之前的户籍,所以索性就按照现在籍贯就近干的。”
    明朝的时候对于户籍政策十分严厉,想要科举只能在自己籍贯的地方参加。
    而朱雄英这里很特殊,因为有许多遭灾的灾民,在这里也不愿意回去,索性就落了八卦城的户籍。
    “给让他们恢复原籍吧,咱给个恩典,叫他们以原籍身份参加之后的科举。”老朱想了想道。
    朱雄英反应过来,看着老朱的目光道:“皇爷爷是怕那边的人太多了?”说着指了指南方。
    大明之前也发生过科举,之前也是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北方人虽然占据了一定比例,但是人数还是少的。
    而朱雄英算学堂里面灾民的学生,大多都是河南,山东等地的灾民,他们的祖籍就是北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知道自从汉唐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被外族所占据,而且经济资源也逐渐向南迁移,南方社会高速发展,慢慢超越了北方。
    再加上元朝的时候,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开发,也修建了不少南北之间的交通要道,经济之间更加往南方偏移。
    而且元末的时候北方打的过于糜烂了,《明太祖实录》就曾经记载: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
    在人口密度高度减少,经历过战乱,又民生凋敝,北方又如何能考的过南方?
    要知道南方士子多是地方乡绅,家境普遍较好,家中长辈也都是读书人,家中藏书可以传承,他们可以不为生活所忧愁。一心学习还有家中师长教导,这些都是经历过长久战乱的北方学子不敢想象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老朱才会叫朱雄英恢复这群学子的户籍,若是真的考上的人多了,那么对于北方士子也是一种安抚。
    朱雄英眼珠子转了转:“皇爷爷若不然,孙儿在北方也开一座算学堂?”
    “你小子有钱没处花了?”老朱眼珠子一瞪,他可是知道他那算学堂的开销有多大,里面可真是管吃管住,顿顿有荤腥,连那些教员们,生活的那叫一个好!
    朱雄英嘿嘿一笑,凑近了老朱道:“皇爷爷,孙儿可不会做赔本买卖,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老朱挑了挑眉头:“你小子,又有什么鬼主意?”
    朱雄英伸手过去,将老朱面前的茶杯给满上,幽幽的茶香飘荡开来:“皇爷爷,北平那边因为那伪元也算是北方重镇,是一个大城,但是现在逐渐衰败起来了,不若在北平建一座算学堂?”
    老朱沉默片刻,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入口有些苦但是回味却是甘甜。
    “那边没落是因为没了元朝,咱没有定都那边,一座学府能做什么?”朱元璋有些不以为意。
    朱雄英呵呵的笑着,那您老是不知道后世的名言: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的校园当中!
    一个好的学校,对于当地的经济作用可不是开玩笑的!
    朱雄英对于大明的未来规划,人才可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朱雄英也知道,凭借他现在的能力,能将大明规划到哪一步他是不知道的。
    但是终归来说是先仰望一下亚洲,盼望一下美洲应该没啥问题吧。
    这么多的地方,朱雄英觉得就算是大明现在的子民全都去当官,都不一定能掌管的过来。
    尤其是北方矿产资源比较多,在唐山一带,煤矿铁矿金矿都是很多的。
    还有草原上,许多露天的煤矿,还有铁矿,易开采都是些很好开发的地方。
    朱雄英已经决定在那些地方大肆建厂,但是现在采矿的人力还是没有到。用大明的子民来开采煤矿这么危险的事情,朱雄英是舍不得的。只是倭国那边的人还没有过来,只等那边的人力一到,朱雄英的厂子就可以开起来了!
    ——————————————
    倭国,石见银矿。
    秦王朱樉皱着眉头在这里面巡视,他来了主要负责就是金银矿的开采,要知道这是老朱关注的事情,秦王朱樉自然是不敢马虎。
    来到倭国矿工住的地方,看着一床床被褥,秦王朱樉皱了皱眉头:“被子那么大干什么?这些不要钱么?都给缩小一点!两尺见方就行了!”
    “还有他们都要给我背矿规,每日都要背!不能交头接耳!不能面对面坐着!都给本王记牢了!”秦王朱樉一个个的开始指出问题。
    “这里!”秦王朱樉指着墙角下,“从这里开洞,以后他们的饭菜都从这里送进去!还有饭量不能一致,总要分出来,有人做的好,就给大碗盛饭。做的不好只要不饿死就行了!出力才能吃饱饭!有了区分他们才能更卖力的工作!”
    “我记得他们这里有橡子面吧,就给他们吃这个,节省一下开支!还有这些叽叽喳喳的鸟语我听着烦,叫他们以后再这里只能说汉话!对了,咱记得还要什么教化对吧,我那个大侄子还给了一本书,到时候给他们教一教!”
    好一会才逛到了受刑台,是专门关押不服管教的倭国人的,一看里面的刑具,秦王朱樉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