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身后事
作者:波罗揭谛   两界:从扮演雷部正神开始最新章节     
    匪夷所思!
    二品神器“封神榜”居然能敕封出一品紫敕天尊,黄天直接惊呆了。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
    魏公真灵入了“封神榜”,能得封一品紫敕天尊位格的文昌帝君,更多的还是他自己的积累。
    “封神榜”所起到的最大作用,是勾连神扮演游戏。
    所谓封神,要么代天封神,要么敕天封神。
    游戏世界大玄皇朝,原先走的就是代天封神路线。
    九州世界大雍王朝皇帝陛下将敕封神权力收归中枢以后,走的其实是彻底以国运/人道气运代替天道气运的敕天封神路线,统天御地!
    所以大雍王朝的国运/人道气运极其珍贵,不能滥用浪费。
    而黄天能以“封神榜”敕封神,则是另类版本的代天封神。
    只不过“封神榜”的“天”,是神扮演游戏,消耗的也不是人道气运,而是黄天/太乙救苦天尊/无极圣祖积攒的人道功德。
    魏公能直接成为一品紫敕天尊,有三个原因。
    一是“封神榜”勾联的“天”,也就是神扮演游戏能够容纳的上限很高,高到可以轻松给出一品紫敕天尊的位格。
    比如从无生老母那里薅了很多羊毛之后生造出来的马甲,“无极圣祖”。
    二是黄天拥有的人道功德太多太多了。
    多到可以将束缚住魏公儒修境界的天道气运反噬,冲刷得干干净净,让魏公真灵彻底没有拖累和掣肘,却不会让黄天觉得可惜的地步。
    其实,大雍王朝拥有的国运/人道气运,比黄天拥有的人道功德更多,更好。
    早就能做到同样的事。
    只不过大雍王朝的国运/人道气运是公器。
    以魏公的人品,怎能接受公器私用?
    所以一直没有考虑过,动用大雍王朝的国运/人道气运替自己扛下天道气运反噬。
    更没有考虑过走死后封神的路子,给大雍王朝带来更大的负担。
    三是魏公本身的儒修境界已是四境文宗,换算成神体系,便是一品紫敕天尊。
    得封文昌帝君,是魏公本就有一品位格。
    当然了,就像四境与四境之间有所差距,天尊与天尊之间亦是如此。
    魏公这个文昌帝君,主文运功名,弱于斗法!
    不过黄天也不需要魏公去斗法就是了。
    让一介文宗,一朝丞相,去打架斗殴,那是何等的浪费。
    游戏世界滦州目前的局势,太乙救苦天尊以后的神域,最缺的就是一个可以总理一切之人。
    不是少女神使没有悟性与智慧,也不是龚梓臻不够忠心,而是魏公宝刀未老,必定马到功成啊。
    眼下不是可以随意遐想的时候,黄天只是简单放纵了一下思绪,便开始收拾此事的首尾。
    “先生,请容学生稍后解释。”
    不去看也从敕封的震惊中回过神的魏公真灵,黄天告知一声,便操控“封神榜”,将魏公真灵卷入其中。
    如果可以,黄天更想把文昌帝君直接送入游戏世界。
    但是为了避免被大雍王朝察觉更多痕迹,这件事只能延后再做。
    随后,黄天认真打理魏公遗蜕尸身,执弟子礼,跪在地上,安静等待。
    面容神色稍有悲戚,但没有太多。
    毕竟只是以往受了魏公的些许教导,又在今天不久前刚被收为关门弟子,要说感情有多深厚,别说其他人不信,黄天自己都不信。
    眼下这个程度,就够了。
    魏公身为侍中,门下省最高长官,大雍王朝朝廷群相之一,因公战殁,朝廷必然不会不管。
    朝廷二十万大军正在与异兽大军厮杀,可能一时间顾及不到这里。
    但是等厮杀过后,必然会有专人前来处理魏公身后事。
    而异兽大军的统帅应龙已经被魏公以酝酿许久的“天心法”斩了,大雍王朝二十万百战精锐会赢不下这场战役?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若真发生这种情况,皇帝陛下绝对会动怒。
    届时,不是英国公挂帅,就是动用卫国公这位军神级别的人物。
    甚至极有可能,皇帝陛下会御驾亲征。
    须知皇帝陛下可是能与卫国公讨论兵法并且赢下的兵法大家。
    黄天不去理会这些,只是明确一点,他必须瞒过肯定会来的朝廷派来处理魏公身后事的人,魏公真灵已经被他“摄”走,封为文昌帝君一事。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众所周知,“天心法”会迎来天道气运反噬。
    此方世界的天道也在感应到魏公死亡以后,即刻动作,要磨灭魏公真灵。
    黄天先前保下魏公真灵的过程,又是全程都在天罡大神通“移星换斗”的遮蔽下进行。
    因此,黄天顺势而为,造成魏公真灵已经被此方世界天道磨灭的迹象,并不难。
    而且会非常自然。
    即便钦天监老监正亲至,估计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毕竟黄天这一次是顺势而为。
    想到这一点,黄天忽地对天机的领悟更加精深,对神通“移星换斗”的掌握,更上一层楼。
    他也明白过来,为何自己的任性会让便宜父亲的天机布置失效。
    明明他给便宜父亲做了最严实的天机遮蔽、隐藏与篡改,还会让躲了这么多年都无事的便宜父亲一下子就被老监正寻到踪迹。
    原因很简单,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能想明白。
    同一件事,刻意而为,与顺势而为,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就好像用科技狠活调出来的鲜味,与用香菇、鸡、骨等熬出来的鲜味,看似相同,其实有本质的区别。
    普通人或许会被蒙蔽,但是真正的行家能从其中发现区别。
    这一刻,黄天对“道”的领悟随之有所精进。
    神道也是“道”。
    眉心识海之中,第一道法相金身容纳的太乙救苦天尊神敕一阵晃动,瞬间由通体青翠变成紫青相杂。
    虽然青色稍多,紫色较少,却也是实打实的二品紫敕。
    继而,由法相金身中生出一缕波动,涌向同在识海之中的神扮演游戏图标。
    游戏世界之中,太乙救苦天尊的位格藉此从三品青敕星君升为二品紫青敕天君。
    这还是黄天第一次在游戏世界之外,由他本身的领悟与收获,反馈神扮演游戏,反馈自己所扮演的神。
    太乙救苦天尊完成升格之后,黄天马上感觉到,自己对于神扮演游戏干预的限制霍然消散。
    从此以后,黄天又可以随意干预游戏剧情进展,直接干预剧情人物的决定。
    “原来如此。”
    基于这种情况,黄天若有所思。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如果黄天一直想着依赖神扮演游戏,如何能够自强,如何能够厚德?
    做不到自强与厚德,就算神扮演游戏再怎么给力,都无法把烂泥糊上墙。
    因而,神扮演游戏前一段时间的关闭、限制,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在间接促使黄天自强厚德,奋发上进。
    不过黄天来不及体悟其中深意。
    二十万百战精锐大军与异兽大军仍在交战厮杀,朝廷派来处理魏公身后事的人已经到了。
    为首者不是他人,正是礼部尚书唐坚。
    礼部乃是六部之首,礼部尚书更是朝廷在礼法领域的执牛首者。
    朝廷派礼部尚书唐坚来主持处理魏公身后事,正合其分。
    更何况,代表皇帝陛下而来的内宦,是入内内侍省都知、右监门将军栾武。
    就连皇后也派来了后宫女官前来悼念。
    “魏公……”
    唐坚站在仪容衣服明显整理过的魏公尸身前,长叹一声,然后默默注视,不愿言语。
    入内内侍省都知、右监门将军栾武,皇后派来的女官,也是如此。
    黄天执弟子礼,跪在魏公尸身旁边颔首答谢。
    片刻后,唐坚、栾武、女官结束致哀。
    唐坚沉默不语,女官缄口不言。
    栾武站了出来问道:“魏公何时殁的?可有遗言?”
    黄天如实回道:“半刻钟前,无有其他遗言,只是令我好生在云山书院学习。”
    “确定如此?”
    栾武淡淡追问了一句,没有显露过多意思。
    “确实如此。”
    黄天平静回答,只改动了一个字。
    他心怀坦荡,说的都是实话,不怕唐坚、栾武、女官看出、听出什么来。
    “唉!”
    唐坚这时又长长叹息一声,止住了栾武还有追问的势头,神情落寞说道,“本官会上奏陛下,魏公当谥文贞,以褒魏公功绩。”
    “多谢唐尚书。”
    作为魏公的关门弟子,黄天当即行礼拜谢。
    儒家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魏公于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上,有什么建树,黄天不是特别清楚。
    但是黄天清楚地知道一件事,即朝廷给魏公上的谥号,可以从侧面反应魏公于三不朽上的建树。
    盖棺论定,莫过于此。
    “文贞”这个谥号,乃是最高等级的谥号!
    不仅文官想要,宗室贵族成员亦极其渴望。
    文者,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贞者,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大宪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事君无猜曰贞;德性正固曰贞;率义好修曰贞;德信正周曰贞。
    魏公当得起“文贞”这个谥号。
    皇帝陛下绝对不会驳了唐坚这封奏疏。
    从此以后,大雍王朝的文武百官、儒家士子、世家门阀、世外宗门、江湖武者、黎庶黔首,提及魏公,都得尊称一声“魏文贞公”!
    “不必谢我,这是魏公应得的。”
    唐坚摆摆手,有些神思不守,没什么谈话的兴致。
    黄天见状,也不多言。
    跟随唐坚、栾武、女官三人而来的礼部官员、太监、宫女,这时上前,细心收敛魏公尸身。
    礼部官员、太监、宫女的动作很麻利,既恪守礼数,没有慢待魏公尸身,也很高效迅速,很快便收敛妥当。
    唐坚率先转身,栾武、女官跟上,黄天起身,一行人就此护送魏公尸身回到九州世界,回到大雍王朝。
    在这个过程中,黄天又一次回到“看客”的角色。
    黄天也乐得成为“看客”,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特别是在回到九州世界,回到大雍王朝以后,魏公的身后事由魏公子嗣接手过去。
    皇帝陛下听闻魏公战殁的消息,辍朝五日,以示哀悼。
    不仅允了唐坚所请,给魏公“文贞”的谥号,还赐下更多哀荣。
    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赐羽葆、鼓吹,加班剑四十人,赠绢布一千段、米粟一千石,允许陪葬昭陵。
    更亲自将一位公主许配给魏公长子。
    侍中虽是门下省最高长官,朝廷群相之一,品级上却只是正三品。
    而司空则是正一品的荣誉官位。
    追赠司空,便是让魏公以正一品文官的身份下葬,拔高葬礼的规格。
    魏公下葬当日,皇帝陛下亲率文武百官送行,给魏公题词,可谓极尽哀荣。
    神都天京之中的无数儒家士子目睹这一幕,一个个既哀戚于一代文宗之逝,也大大被鼓舞振奋。
    自动沦为“看客”的黄天全程冷眼旁观,发现这一点以后,陡然想起前世两句非常有名的话。
    第一句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第二句是彼可取而代之。
    黄天相信,魏公极尽哀荣的葬礼,必然会激励无数儒家士子,让这些士子坚定忠于朝廷,忠于皇帝的意志。
    毕竟,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图的不就是生前身后名吗?
    还有什么生前身后名,比谥号“文贞”,比正一品规格下葬,比帝王亲率文武百官送行,比赐婚公主以保家族延续,来得更实在,更诱人?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真的“彼可取而代之”,成为帝王,然后让整个天下为之缟素!
    但是这种想法可不兴有,试试绝对会逝世!
    身处送行魏公的庞大队伍之中,隔着大老远,没有直视在最前方步行送葬魏公的皇帝陛下,只是低垂的眼角余光不经意地一瞥,就差点瞎了眼的黄天心中凛然,深有体会。
    什么叫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什么叫煌煌大日,如临中天?
    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