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皇太极的布置
作者:孟先生的猫   爹,你穿越明末了最新章节     
    韩正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刀,刀锋直直的指向了眼前的蒙古部落,大声的呼喊道:“冲上去,杀敌立功。”
    在韩正身后,明朝骑兵的铁蹄敲打碎了草原上的宁静,他们如狂风一般的冲向了眼前的蒙古部落。随着他们不断的靠近,箭矢如潮水一般的射了过去。
    骑兵狂奔而上,两侧分出了两支队伍,由左右两侧兜着包了上去,与其他的骑兵不同,他们手中拎着的不是普通的弓箭,也不是刀枪,而是一把一把的56冲。
    蒙古人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也来不及了。
    骑兵冲进营地的一瞬间,战斗就爆发了起来,而且一下子就进入了白热化,即便蒙古人很骁勇的,依旧没办法抵挡明朝人的兵锋。
    乌力吉的身边聚集了十几个人,可还没来得及冲锋,就被明朝的一支骑兵小队给盯上了,他们冲到了乌力吉的身边,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突突的声音响起,子弹像不要钱一样的射在了他们的身上。没等他们靠近他们便身子摇晃,从上马上直接栽了下去,鲜血流淌了一地。
    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了。
    营地当中无数的蒙古人举手投降,除了一部分老弱妇孺之外,大部分的成年男子全都战死了,哀嚎和惨叫声响彻了整个营地。
    额哲骑着马来到了营地之中,看到这一幕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
    韩正骑着马来到了额哲的身边,面容严肃的转过头说道:“大王不必伤心难过,这不过是必经之路而已,等你统一了蒙古就不会再有战争发生,没有了战争自然就没有了牺牲。”
    “本王明白,”额哲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请将军善待俘虏。”
    韩正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吧,我来之前大将军已经交代过了,只要是投降的人,我们会给他们疗伤,会给他们粮食,绝不会让他们死在草原上。”
    “大将军仁慈。”额哲低着头说道。
    打扫战场并没有持续太久,将俘虏看管起来之后,将伤员留给了一部分蒙古人照料,他们会在这里等着步兵赶上来。
    韩正带走了一批部落的马匹,骑兵又如一阵风一样的离开了这里。满套儿已经打下来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哈喇河套。
    大明,喜峰口。
    李刚骑在战马上看着明军不断的越过喜峰口,在他身边站着的,是他手下的另外一位大将名叫秦刚。
    秦刚作为跟着李刚一路起家的将军,此时面容刚毅,眼中带着兴奋。憋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出去好好的打一仗了。
    在他们这些人当中,韩正已经先走一步,可以独领一军了。
    秦刚等人心中羡慕的很,这一次一定要好好的立下功劳,争取自己也有独领一军的机会。自己家大人地位越来越高,独领一军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
    “情况如何?”李刚转过头,笑呵呵的问道。
    “大将军,咱们的人已经大部分都渡过了喜峰口,接下来就可以一路赶奔哈剌河套,一定可以给苏不地一个惊喜。”秦刚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道。
    “很好,”李刚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加快速度。”
    “是,大将军。”秦刚笑呵呵的答应了。
    大清国,盛京沈阳。
    济尔哈朗手中握着密信,迈着步子走进了大殿,见到了皇太极之后,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大汗,刚刚收到了情报,明朝人有动静了。”
    皇太极连忙说道:“有什么动静了?”
    “明朝内部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又造反了,他们那时候的动静不小,明朝的皇帝已经准备将杨嗣昌等人调回到内部去平乱了。”济尔哈朗兴奋的说道。
    “好事啊,”皇太极站起身子兴奋的说道,“山海关交给谁镇守?是不是吴三桂?”
    在大清朝很多人都看好吴三桂,都觉得吴三桂会得到重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一直很看重祖大寿的原因。在祖大寿被抓之后,一直好吃好喝好招待组加了其他人也没有被虐待,甚至得到了重用。
    说白了都是为了吴三桂,为了长远布局。
    如果吴三桂占据了山海关能够劝降吴三桂就代表着入关的大门彻底打开,这一点无论是皇太极还是济尔哈朗等人全都很看重。
    “不是吴三桂,”济尔哈朗摇了摇头,面容严肃的说道,“明朝的皇帝把李刚派来了,现在李刚任蓟辽总兵,奉旨钦差,提调两地一切军政要务。”
    皇太极站起了身子,来到了地图的前面,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自从自己老爹起家,自己接位以来,能够给自己家族造成麻烦的人可不多,造成最大麻烦的人就是李刚了,现在这个人终于要到辽东来了。
    虽然心里面早就有准备,可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一时之间还是让人有一些紧张。在地图前看了一眼之后,皇太极转过头说道:“你觉得李刚会有如何动作呢?”
    “李刚会有什么动作我不知道,”济尔哈朗抬着头说道,“消息传出来之后,我觉得下面的人应该会有一些想法。”
    “说来听听。”皇太极又坐回去说道。
    “现在明朝很是混乱,李刚手下人手并不多,到了辽东之后,恐怕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如果咱们趁这个机会攻进明朝腹地,一定能够让李刚捉襟见肘。”济尔哈朗抬起头说道。
    “从哪里打呢?”皇太极目光灼灼的说道。
    “李刚是蓟辽总兵,喜峰口怕是不能走了,但是咱们可以走古北口,甚至可以继续向西,从张家口等地攻进去。李刚势必要回去救援,疲于奔命之下,一定能给咱们机会。”济尔哈朗目光灼灼的说道。
    “如果他不回去救援,而是兵出山海关直奔锦州来了怎么办?”皇太极抬起头,无奈的说道,“换成别人我不会有这个担心,换成李刚。”
    济尔哈朗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有一些不敢相信的说道:“咱们可是要去攻打北京城,他们的皇帝就在北京城,李刚难不成真有胆子不回去救援,如果他真有胆子不回去救援,明朝的皇帝就会杀了他。”
    “可咱们的家也没了!”皇太极无奈的说道,“难道真的要和他换吗?”
    赌一把?
    济尔哈朗脑海中闪过了这样的想法,看一看李刚敢不敢不回去,他要是敢不回去,沈阳没了也就没了,再打也就是了。
    如果李刚不回去,说不定能够攻下北京城。用一个沈阳换大明朝的北京,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划算,而且是划算的很。
    想了想济尔哈朗还是没开口,事情太大了,还是要皇太极做主。
    站起了身子皇太极沉声说道:“你说的有道理,眼下的确不能让李刚太轻松。咱们的人可以动一动,让多铎带了一万人去草原上会盟蒙古六盟。”
    “用你说的办法去打古北口,去打张家口,总之一句话,一定要扰乱大明朝的后方和西北,让他们不得休息,咱们也算支援一下张献忠和李自成。”
    “大汗英明!”济尔哈朗抬起头说道,“如果李刚回去支援,咱们就趁机攻打山海关,或者突破喜峰口。李刚只有一个人,终归会分身乏术,只是我还有一件事情比较担心。”
    “什么事情?”皇太极沉声问道。
    “给多铎一万人马,是不是少了一些?”济尔哈朗迟疑着说道。
    “不少了,”皇太极阴沉着脸说道,“不是还有蒙古六盟的人吗?如果他们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要他们也就没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