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竞岗
作者:钉耙捞月   隐形富豪炼成记最新章节     
    2005年元月3号,星期一。
    早晨6点半,钱咏琳叫醒凡三,催他起来去飞雪公司上班。这也是他结束在香江总部特别助理工作,回京上班的第一天。
    见他蜷在被窝里懒得动身,她在凡三脑门上吻一口,娇笑道:“起来吧!同志。伟大的事业,在等待着你呢。”
    这好像是当年某部传记片里,一个仆人叫醒主人起来工作的台词。
    当时,凡三经常拿这话勉励毕业班学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凡三轻轻抱着娇妻,对她红唇上吻了一口,这才爬出被窝。
    润之大厦在京都地铁1号线建国门这站北侧,开车还没有坐地铁利索。
    不过,考虑到平时随时可能外出,凡三还是开着奔驰过去了。
    飞雪啤酒的中高层,凡三已经认识,因此,他上班后,首先要认识的还是自己的部属。
    战略投资部员工不多,总共也就10来个人,平时事情也不多,属于有钱有闲的岗位,因此,门槛还挺高,国内高校来的不是燕大菁华,就是震旦金陵大学学生。
    此外,还有3个从澳洲、日本与欧洲留学回来的学生,在这里待了2年后,也全都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部门里,一半员工年龄比凡三大,个别工作经验也比他丰富,因此,对这个留美海归的到来,个别人等着看好戏。
    元旦后上班第1周,凡三什么都没说,只是埋头看材料。
    他把飞雪啤酒已经了结的并购,正在进行的并购,打算进行的并购,相关资料及报告,统统看了一遍。
    他又到已升为公司副总,负责营销与战略投资部门的肖如海那里,了解公司最新的营销规划与并购需求。
    然后,他根据现况,归纳总结出全年需要做的投研业务重点。
    最后,他将全年任务,根据工作量大小,大小搭配,分成若干个任务包。
    周五下班前,凡三让部里文员,将这些任务包发给全体员工,并通知大家下周一上午9点,召开全体会议。
    会议核心就是对全年任务进行发包,内部竞标,没有中标,并提不出新的标的者,就请自便。
    这个通知让部里员工面面相觑,这个一声不响的家伙,终于露出牙齿了。
    有人暗骂:“妈的!真是咬人的狗不叫,乱叫的狗不咬人。”
    凡三懒得去搭理这些,下班后就开车回家了。
    周一上班后,战略投资部的人,全集中在凡三办公室附近的第一会议室。
    这帮人看着墙上贴出的10个任务包,开始琢磨如何投标,如何挑选合作伙伴。
    每个任务包,其实就是个项目组,可以2个人一起竞标;愿意单独竞标的,中标后可以招聘新人。
    不愿意竞标,或者竞标没有中标的,一周内可申报新的标的,获得批准的,可以作为新的任务包。
    提不出新标的,提出后通不过的,春节后请另谋他就。
    有人提出:“大伙竞标,谁是评标人或裁决者?”
    “当然是本人呀,你们以为是谁?”凡三老神在在的回答。
    看到这家伙的表情,有些人真想冲上去揍这家伙两下,可是,又不敢,谁让人家是老大呢?
    大伙捏着鼻子,走到座位上坐好。
    于是,飞雪啤酒投资部首次内部竞标就这样开始了。
    10个任务包,有9个发标成功,最后那个,没人问津,就被凡三笑纳了。
    竞标结束后,有3人包括一个留日海归没有任务包,有3个人独自竞标成功。
    没标的者,自己想辙;需要招人者,自己向文书申报。
    这种琐事,凡三一律不管。
    说是竞标,实际上就是竞岗。
    没有项目,你以为单位会白白养着你吗?普通国企或许可能,像润之集团这种,在香江市场打滚几十年的市场化企业,歇菜吧!
    为了以后工作方便,凡三从以往报告中,分并购前、中、后,每样抽一份比较好的报告,让文员发到员工邮箱,作为以后报告的样板。
    拿到任务包后,战略投资部员工围绕各自的标的,提出调研计划,时间节点具体到月,标明阶段性任务目标,列出所需资源。
    从这天起,大伙各忙各的,忙不赢的赶紧向人事部门申请招聘。
    凡三这个任务包,有关中州并购,是块硬骨头,没人愿意要,也没人愿意过来搭伙。
    他也没有多勉强,就让综合部文书向人事部申报,招2个新人过来。
    “凡总,具体要求呢?”文书潘华是个圆脸大眼睛的小妞,有些傻呵呵地问。
    “应届生,外地人,财经专业,善于做报表,耐得住寂寞。”凡三随口答道。
    “就这?”潘华惊讶地问。
    “这就够了,你还要多少条件?”凡三反问。
    潘华腼腆一笑,跑到人事那边去了。
    旁边几个没有任务包,等候与凡三沟通的3个人,听他这么一说,不约而同走开了。
    “我操!这样一来,大把的应届生会冲进来抢饭吃,我们还等什么呀!赶紧想辙吧,跟这家伙没什么可说了。”
    于是,1个人忙着找新标的,另2个提交辞职申请,开始找下家了。
    凡三也没挽留,随他们去了。
    这是他们的自主选择。
    市场机制就是这样,合则留,不合则去,没有那么多讲究。
    耳边清净后,凡三开始仔细研究中州啤酒行业现状。
    这个地方的啤酒业现状,还处于“春秋战国”时代,乱哄哄的,十几个地市,几乎都有自己的啤酒厂。
    这些啤酒厂,规模小,技术落后,但一个个都牛逼哄哄的。
    当地别的企业还好说,就是一家名叫五星的啤酒公司很难搞定;另外一家叫雪维的啤酒,也很可能被外资收购。
    因此,如何拿下这个人口大省啤酒市场,对飞雪来说已迫在眉睫。
    至于如何下手,凡三一时还没有好的主意。
    他毕竟对这一行了解不深,还是先吃透资料,把信息掌握得差不多后,找肖如海私下沟通一番后,再做决定。
    肖如海现在兼管战略投资部,算是凡三的顶头上司。
    两人惺惺相惜,关系很好,对战略投资部的工作,他基本上不管,全交给凡三自己去折腾。
    周一下班,两人正好在车库遇见。
    碰到凡三,这家伙伸出大拇指:“哥们,还是你牛!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帮大爷制服了。”
    以往,营销部门提出并购时,投资部很不给力,甚至有些不配合。
    这也是上任部门总经理被变相解雇,公司委托猎头重新招聘的根本原因。
    飞雪啤酒高层,原以为前任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凡三过来后得半年收拾。
    没想到,这小子不声不响,快刀斩乱麻,两周不到就给搞定了!
    既然如此,领导们也乐得清闲。
    “肖总,您可不能当甩手老板。中州这块硬骨头没人要,我得自己啃,我正想找时间,好好跟您请教呢!”凡三微笑着说。
    “嗨!哥们,这周后两天我没什么事,咱们找时间,坐下来好好唠唠!”肖如海对这个小兄弟,倒是非常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