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上海岛拜大师(1)
作者:钉耙捞月   隐形富豪炼成记最新章节     
    纽约大学mba,头两周是上公共课,学习哲学、伦理、高数等基础课程以及团队建设、社交活动。
    之后,2000级300多个学生,被分成5个班。凡三被分到3班,又被分到3组。
    这个组里有成员10人,5个留学生,1日本人,1俄罗斯人,1德国人,1印度人,剩下那个是凡三。美国本地5人,3白人,1黑人,还有1韩裔。
    总之,这个小组就是个小“联合国”。
    这些人,多数都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独立性很强,对事物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因此,课堂内外,从生活习性到思维方式,再到三观,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碰撞。
    学习小组里,与凡三聊得来的是美国小伙子乔治,他来自得克萨斯州。
    乔治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
    遗憾的是,乔治上大学前夕,父亲去世了,因此,他靠打工读完大学,取得了范德比特大学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
    这家伙是个数学天才,他不仅能很快理解经济学概念,还能在脑子里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
    这让凡三佩服不已,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上确实有天才。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乔治,进入了当时全美最大的能源公司。
    一开始,公司让他担任原油交易员,后又调至天然气交易部门。
    在天然气交易员岗位上,自幼在盛产石油的德州长大的乔治,以其超人的数字计算能力,很快成为明星交易员。
    第二年,他就坐上了公司德州天然气交易的第一把交椅。
    这家伙对天然气交易了如指掌,在这个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为公司赚得盆盈钵满,自己也基本上财务自由。
    他觉得,公司内已无敌手,应该来华尔街认识更多牛人,于是,就报考了纽约大学mba。
    果然,开学不到2个月,乔治就得到一次与投资大师约翰面谈的机会。
    约翰住在巴哈马岛上,距离纽约比较远。对方答应乔治,可以带上一个小伙伴,于是,他就叫上凡三,两人一起飞过去。
    与很多人想象不同,纽约很多牛人并不住在纽约。比如,巴菲特常年居住在自己家乡的小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
    巴哈马是一个岛国,位于佛罗里达海峡口外的北大西洋上,其首府拿骚住着多位超级富豪。
    10月27日,星期五,下午。凡三跟着乔治飞往拿骚,先上岛住一晚。
    第二天早上,两人在海滩上散步时,看到了奇特的一幕。
    一位老人穿着长袖衬衫,戴着面罩、耳罩与滑稽可笑的帽子,脸上涂满了厚厚的防晒霜,慢慢走进大海。
    海水淹没到他的脖子,他来回摆动着胳膊和腿,在水的阻力下艰难地前行。差不多45分钟后,这位怪人才回到海滩。
    让凡三惊讶的是,这位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约翰爵士,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家。
    大师的家位于莱佛礁社区,这是一座封闭的庄园,居民包括摩纳哥的雷尼尔三世亲王、阿迦汗和肖恩?康纳利等。
    这个社区有自己的码头、网球场和海滨高尔夫球场,但约翰拒绝沉溺于这些颓废的运动中。
    因为是社区朋友介绍,大师破例在家中接见了乔治二人。
    寒暄后,乔治有些好地问,他每天穿着打扮成那样下海,是否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个“怪人”。
    约翰微笑着回答:“是的。当然了,但我比普通人更自信。”
    “当你冒险时,你必须有足够的自信或勇气……我在投资领域是这 么做的,我在精神领域也正在这么做。”
    这位大师又补充道。
    “牛市总是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大师的这段话,国内股民可谓人尽皆知。
    因此,凡三提问:“眼下纳斯达克暴跌,是不是意味着美股大熊市正在到来?”
    大师回避了这个问题,相反,他厉声说道,任何人问这个问题都是愚蠢的,明白吗?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一刻什么时候到来……
    “有些专家做出的预测,可能比你更正确 一点儿,但是,人类无法预测哪个股市将上涨或下跌,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一点。”
    不过,这不妨碍老人利用纳斯达克市场下跌,成功做空。
    鉴于老朋友的面子,约翰向两位前来求教的年轻人介绍了旗下公司做空纳斯达克的操作。
    当时,这个计划已接近于完成。
    2000年初,nasdaq整体市盈率已突破150倍,泡沫泛滥确凿无疑。
    约翰发现,已经上市的很多科技股都是ppt公司,全靠故事支撑,有的连产品都没有。不要说市盈率,连市销率都没法算,只有笑谈中的市梦率。
    不过,那些过早看空的机构都吃了大亏,就连声名显赫的老虎基金,也因为做空过早遭遇的灭顶之灾。
    因此,约翰决定精选股票,设立严格止盈止损条件,选好建仓时机,进行精准做空,以确保投资安全。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最高触及5132点。
    当天,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保守的投资者们跃跃欲试,科技股并非昙花一现\\\"。
    看了这篇报道,约翰这样的老鸟知道,最后一批买家进场了,舞会马上就要结束,是动手的时候了。
    但股市投资是群众运动,狂热情绪往往会让市场新高之后还有新高,谁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约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是泛泛做空,而是盯上了那些高管锁定期即将解禁的新股。
    在美国,股票上市后有 6 个月锁定期。6 个月的锁定期满后,公司管理团队常常迫不及待地卖出手中的股票。
    由于这些科技公司本身就一文不值,所以这些人的抛售也绝不在乎成本,只想狂割二级市场韭菜,套现走人。
    针对这个特点,约翰寻找那些比ipo 价格上涨了 3 倍的科技股,在原始股东锁定期到期之前,大约2周时间里,开始卖空。
    为此,他选中了84只高科技股票,每只股票做空220万美元,总计动用做空资金高达1.85亿美金。
    这是一次经典的逆向投资。
    “先生,外面都说您是价值投资大师,难道您也会做空吗?”凡三再次冒昧地问。
    “小伙子,谁告诉你,价值投资者就不可以做空啦?当市场出现明显泡沫时,做空,其实也是在帮助市场实现价值回归。”老人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