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一更,求订阅)
作者:小鱼的命运   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     
    第751章打不过就加入
    这是汽车吗?
    是!
    这不仅是汽车,而且还能遮风挡雨的那种!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作为汽车……它真的便宜啊!
    只要399元,一辆汽车开回家!
    虽然它是两门的,虽然它只能勉强坐下五个人,虽然它的功率只有区区13马力……
    但――它是汽车,一辆只需要9到10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下来的汽车!
    狠狠的抽了一口烟,鲁绍宁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你妈,南洋的汽车制造业,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卷了!
    居然有人推出这么便宜的汽车,还要不要人活啊!
    一石击起千重浪,别说是鲁绍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就连同作为摩托车制造商的幸福机械公司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两年前,在公司投资人杨元恺的建议下,幸福公司从美国引进设备,从自动助力车转而生产摩托车,公司生产的幸福125摩托车,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的欢迎,而且还远销海外,仅仅只是去年,就向印度、菲律宾、马来亚、缅甸、印尼、法属印支等地出口了18万辆。
    从销量上来说,甚至超过了bmw摩托车――对,bmw也生产摩托车,但是它的摩托车质高价更高,至于幸福摩托车公司生产的摩托车,更类似于普及型摩托车。
    就在身为经理的何明伟,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来自另一个赛道的降维式打击,一下子把他整人都打懵圈了,以至于坐在这辆荣光小轿车里,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虽然这辆车看起来很小巧,就像玩具车一般,但身高足有一米八的何明伟,坐在车里空间仍然足够,他的手时而摸着的方向盘,时而摸了摸旁边的那个启动拉绳手柄,时而又摸了摸档杆,就这样摸着……
    这辆车内设计极其简单,中控台仅有一块车速表以及几个基本的电器开关。简陋的甚至和摩托车有一拼。
    然后又默默的拿出烟,点着一根香烟后,默默的抽了起来,紧蹙的眉头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心里的忧虑。
    “399元!”
    用手摸着车顶上的挡雨布,钟村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
    恰在这里,他看到工厂的工程师,钟村也在外面打量着这辆汽车,于是便把车窗摇下来,喊道。
    前者是汽车,后者是摩托车。
    他真的没有想到,汽车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制造,简直就是有些匪夷所思。
    “如果是我的话,要买车的话,那肯定也会首先考虑它的,虽然小了点,虽然……”
    钟村直接了当的说道。
    钟村的话,让何明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
    好家伙!
    这样下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荣光汽车起步就像是自行车一样普及到上百万户人家里。
    甚至于荣光机械公司从美国进口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年可以生产30万辆汽车!
    别看这个数字,一下子少了300块钱,可他却很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虽然看起来很简陋,可是总归能遮风挡雨,用起来肯定比摩托车方便,毕竟,南洋的天气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下雨,有了它,至少不用天天带雨衣了。”
    “99元!”
    到那个时候谁还要下个雨就要穿雨衣的摩托车啊。
    南洋,对于有能力的技术人员从来都是敞开大门的。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钟村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总工程师,正是他主持设计了125摩托车,不仅整车出自他的手,发动机也出至于他设计,航空工程师出身的他,堪称是全才。
    有399的汽车,谁还会要99元的摩托车。
    “是个很大的威胁啊!”
    也正因如此,在知道他是日本偷渡客之后,何明伟非但没有开除他,甚至还主动帮助他办理雇佣手续,帮助他和他的家人来到南洋。
    “真是的,谁能想到还可以这么造汽车呢?”
    又一次,何明伟在心里念叨起了这个数字,在念叨这个数字的同时,他还在心里默默的念着另一个数字。
    “钟工,你觉得呢?”
    用手摸了摸头上的雨布,何明伟说道。
    “这块布可比钢板便宜多了,还有后挡风玻璃,也就是一块塑料布而已……”
    说罢,何明伟看着若有所思的钟村问道。
    “钟村,你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
    钟村先是一愣,然后抿着嘴唇,说道。
    “经理,我们也造汽车吧!”
    “什么?”
    钟村语气认真的说道。
    “咱们如果继续造摩托车的话,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国内市场最多四五年的功夫,就会被汽车抢占,如果只剩下海外市场,咱们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想要破局的话,就非得推也新产品不可,否则,我们就完了!”
    深吸一口气,钟村说道。
    “打不过就加入吧!”
    这句话或许更能说明钟村等日本人的心态――打不过就加入!
    因为被打败了,骨头也被打断了,所以他们也就加入了南洋,甚至一门心思想要成为南洋人,对于他们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为了生活嘛,不寒碜。
    现在钟村抱着的同样也是这个念头。
    “经理,从收入上来说,现在南洋人的年收入每年都是以8%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这样的廉价汽车了,就是大型的美国汽车,十年之后,普通家庭也是可以负担的。”
    钟村的分析让何明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问道。
    “确实如此,现在老百姓的收入增涨很快。”
    这正是南洋与其它地方最大的不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所有人的收入都在增加,而且是明显增加,但物价却没有多少上涨。也正因如此,各种各样的消费也随之兴旺起来,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汽车、摩托车之类的产品。
    “所以,从未来的趋势看,我们要么加入进去,成功汽车生产商,要么就只能等待着被市场淘汰,当然,也可以寄希望于海外市场,可是的南洋才是我们的根本啊!”
    钟村的一番话,让何明伟用力点了点头,问道。
    “钟村,看样子你已经有想法了是吗?”
    “想法……”
    钟村拿出一份报纸,展开报纸说道。
    “经理,你看报纸上的广告。”
    “这?你的第二辆汽车。这有什么吗?”
    “就是这个想法!”
    钟村说道。
    “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南洋绝大多数家庭别说是第二辆汽车了,就连第一辆车也没有,谈什么第二辆汽车,就有些远了,况且,即使是有第二辆汽车,那也不一定有用,一辆汽车最多只能坐五个人,可是南洋的家庭很大啊!”
    南洋的家庭都是大家庭――在官方的鼓励下,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在南洋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再加上育儿津贴、福利奶粉等催生手段和托儿所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大家也乐得生儿育女。
    “很多家庭都是四五个孩子,甚至还有六七个孩子的,当然,这是少数,可一辆汽车根本就装不下那么多人,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开发一种――一家人的汽车呢?”
    “一家人的汽车?”
    “对!”
    迎着经理的目光,钟村说道。
    “和大众的t1面包车有些类似的,但是有点像是旅行车的三排座汽车,可以坐7-8个人的那种汽车。”
    在钟村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的是,他会把这家公司带上什么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南洋而言,这一年才是真正的汽车元年。
    也正是在五二年,在廉价的国民汽车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同时,南阳也随之诞生了一批汽车生产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推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产品。在活跃了汽车市场的同时,也让南洋的汽车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南洋的汽车工业终于真正走向了世界。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这一年,源于一辆看似宛如玩具车一般的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