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
作者:飞花逐叶   红楼襄王最新章节     
    第609章万两黄金的作用
    在简单教训之后,杨清音便问起了朝鲜的事,她其实也喜欢听新鲜的事。
    朱景洪自是知无不言,但把其中危险情况隐了去,故事险绝新奇连元春二人都被吸引住了。
    朱景洪讲了在外见闻,随后午膳时间也到了,然后他就顺道在坤宁宫吃了。
    席间宝钗对他可谓无微不至,又是端茶又是夹菜又是盛饭,看得元春和陈芷心里很不舒服,暗道这丫头怎就没点儿脾气。
    这边吃着饭聊着天,而东华门内的马球场里,张临也跟侍卫们正吹牛。
    此去北行,其经历实在丰富多彩,让在场众人听得极为认真,个个脸上皆是向往之色。
    “你们看……那一枪就打中了这里,当时我差点儿就丢命,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和朱景洪一样,张临此刻也脱了上衣,兴致勃勃展示自己的伤疤。
    给朱景洪挡枪,是他最得意的事情,可以预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厮都会想方设法对外炫耀。
    “老六也要回来?”朱景洪略感惊讶。
    元春和陈芷没说错,朱家的媳妇确实都有脾气。
    “负荆请罪?哼哼……你是威名赫赫的襄王,小女子怎么敢让你负荆请罪呢!”
    可他循声望去,才发现是陆育新来了,于是他又再度露出笑容。
    “为何?”
    “不得不说,他挂银子的手段,还真……真有手段!”朱景洪赞许道。
    此刻朱景洪也自知失言,于是立马上前搂住宝钗,后者虽挣扎但还是被揽入怀中。
    除此之外,借助手握大权的便利,朱景渊也拉拢了不少人,如今势力已逼近太子朱景源。
    宝钗又挣扎了两下,见确实不能挣脱,也就安心窝在了朱景洪怀里。
    客观来说,比起太子这位老好人,朱景渊能力无疑强出太多。
    粗略一番估计,这厮今年在金陵折腾一年,至少刮了七八百万银子回来,在皇帝面前那是狠狠的露了脸。
    在这路上,他夫妻二人一句话没说,直到他们一起上了马车。
    众人聊了一阵,然后各自离开吃午饭去,唯有张陆二人还在继续掰扯。
    “张百户……当年在金陵城外被围,我孤身冒着白莲教的箭雨,为十三爷搬来救兵,怕不比你在燕山安全!”陆育新风轻云淡说道。
    而事实上,他的表现已经过于突出,真要论起谁的硬碰硬的实力强,他两位哥哥加起来都抵不过他。
    用通俗的话来讲,要是哪一天正统帝暴毙,他朱景洪想要继位并不难。
    与其相互拉扯,不如互相恭维。
    “陆兄弟,这次去一趟朝鲜,我可真是长了见识,你可知道……”
    这句差点儿没把宝钗气死,毕竟这厮回来没关心过她一句,更没有问一句有关孩子的事,居然先问起了一外人……
    饶是宝钗和黛玉关系要好,此时也被伤到了心,以至于冷着脸转向了一旁。
    朱景洪把宝钗搂得更紧,然后笑着说道:“这么明事理的王妃,小王岂敢不尊重!”
    “有什么了不起的!”
    二人侬我侬了一阵,宝钗方说道:“你的林丫头,只怕暂时回不来了!”
    “额……这……哈哈哈……咱们兄弟,攀比这些作甚,左右都是尽忠职守罢了!”
    只是吧,朱景洪对此也没太在意。
    老头子今年才五十二,只怕再活十来年都没问题,于朱景洪而言未来时间还长,现在表现太突出未必是好事。
    一个杂声冒了出来,引起了张临的极度不满。
    在他二人走到东华门时,恰好遇到朱景洪和宝钗要出宫,于是便加快了脚步上前去打招呼。
    到了车上,他二人倒是说话了,可因为担心车外有耳目,所以聊的也只是朝鲜的事,以及王府近期发生的事。
    对陆育新说的这一点,张临没有办法反驳,因为那一次人家确实亮眼。
    所以见到张陆二人,朱景洪只对陆育新勉励了几句,然后便领着宝钗一道出了宫去。
    宝钗点了点头,答道:“想来也就是这几天了,据说还带了一百万银子回来!”
    这一路上,跟朱景洪行礼的侍卫实在太多,导致他现在都麻木了。
    “王妃,这好端端的,怎的生气了……”
    她等这一天,已足足等了大半年时间,期间有多少思念、担忧、悲伤,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说不定哪天你一生气,把我一巴掌拍死了,我都没地方说理去!”
    老六管着几个市舶司,那是真把打击走私当成了第一要务,不上他的船的人都被他锤得半死不活。
    “我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只管说出来就是,回去了我也跟你负荆请罪,如何?”
    “黛玉还没回来?”朱景洪突然转移话题。
    只见他迎向陆育新,笑着说道:“我说陆百户,是没什么了不起,保护十三爷本就是咱分内之事嘛!”
    张临拉着陆育新开始叙话,他俩的关系一直以来就很好,甚至于本来就是过了命的交情。
    宝钗答道:“她父亲病重,只怕时日无多,如今要在榻前伺候!”
    丧父之痛,宝钗在年幼时经历过,她当时还有母亲和兄弟,黛玉如今却什么都没有,所她很清楚黛玉有多难。
    “嗯!”朱景洪面色平静,心里却担忧起来。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朱景洪还问了些府里的琐事,主要是问他那一双儿女的事。
    儿子是宝钗所出的朱慕桢,女儿则是英莲所出,至于名字现在还未定下,皇帝多少给他留了点儿支配权。
    回到府中,朱景洪便与宝钗去了同心殿,接到消息的王府几个女人,此刻都已等候在内。
    一进屋子,众人便齐齐上前行礼,尤其是其其格最为热情,只因她在王府女人中最出身最差。
    与一众女人们分别说了两句,朱景洪才走进了里屋去,里面则有英莲陪着两个孩子。
    来到摇篮前,看着两个睁着眼睛,在胡乱挥手的孩子,朱景洪心态便有些激动。
    这是我的孩子……
    他想要先抱起儿子,可却一时间找不对方法,还是宝钗上前抱起后,小心翼翼的递到了朱景洪手中。
    可惜这孩子不给面子,一到朱景洪怀里就哭了起来,反倒把他弄得的很狼狈。
    “你看看你……这么久不回来,孩子都不认你了!”宝钗面带愠色道。
    “这小子……”
    为掩饰尴尬,朱景洪再度抱回了儿子,这一次朱慕桢比较安静,睁着眼睛好奇打量着眼前之人。
    “我说……也别只顾着抱儿子,你女儿可还没名字,倒是赶紧给人家起一个!”说话之间,宝钗已将小女婴抱起。
    作为嫡母,她充分展示了胸襟,替英莲做主说出了这句话。
    “女孩子家,自是要温柔贤淑,就叫她……娴柔吧!”
    言罢,朱景洪吩咐道:“取笔墨来!”
    他怕众人不知是哪两个字,便亲自提笔写了下来。
    “倒也不错!”宝钗评了一句。
    “朱娴柔……”英莲轻声念了出来,心里是格外的高兴。
    现如今孩子才几个月,没一会儿就入睡了,朱景洪只能将其放回摇篮内,然后到了正厅继续跟女人们说话。
    转眼就是一个时辰过去,宝钗说有事与朱景洪商量,众人也都识趣离开了。
    待众人离开,这夫妻二人走出了大殿,漫步向王府后园走了去。
    路上,宝钗说的都是些王府琐事,朱景洪只是静心听着,并时不时的应上一两句。
    在园子里走了一会儿,宝钗便令宦官侍女们不必相随,然后他俩便有了独处时间,一路走在花园的廊道内。
    “看你今天在坤宁宫的意思,是想让人以为咱们不合?”
    背着手往前走去,朱景洪答道:“是有这么个想法,别人看咱们不顺心,心里总会好受些!”
    “我说老实话,若真这么演了……往后你再想办点儿什么事,可就没法拿我来遮掩了!”
    “什么意思?”朱景洪停下脚步,转头问道。
    宝钗解释道:“你以往做的那些决断,别人都以为是我帮你在拿主意,若是你我决裂……往后再有英明睿智之举,人家就知道以往你是装的!”
    “所以……得不偿失!”
    “是!”
    略微思索后,朱景洪笑着答道:“那往后……我还是听你的吧!”
    二人继续往前走着,宝钗紧跟着说道:“还有件事要跟你说!”
    “嗯!”
    “朝鲜明川君李晖的夫人,近日给我来了三封信,他们想请你帮忙……给他谋得国君之位!”
    朱景洪在朝鲜时,李晖就明确表达了想法,而且严肃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但对于这件事,朱景洪根本没想插手,一是谁当国君对他来说差不多,二是现阶段他在漩涡之中,也不太好掺和这些事。
    见朱景洪不说话,宝钗遂开口:“诶诶……如何处置,你倒是说句话!”
    “这件事……我还是不便插手!”
    宝钗失笑道:“好歹人家给你送了十个美人……”
    “美人嘛……”
    见朱景洪面露尴尬,宝钗也不再揶揄他,于是说道:“既然你不便插手,那他送的那些重礼,我还是给他退回去吧!”
    “重礼?”
    “别的东西就不提了,人家今天就送了一万两黄金!”
    “什么?”这话着实惊到了朱景洪。
    一万两黄金,这绝对不是小数目,对他这位亲王来说也是如此。
    宝钗接着说道:“人家还说了,愿量朝鲜之物力,以感你这襄王之隆恩!”
    此刻她说这么多,显然是已被这一万两黄金收买了,而且还想从朝鲜得到更多好处。
    可以说,崔秀青把准了宝钗的脉,才诱使她多说了这些话,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此时,朱景洪也稍微动心了。
    没办法,李晖这小子实在太慷慨,逼得他不再坚定了。
    “你怎么看?”朱景洪平静问道。
    这件事宝钗认真想过,所以答道:“府里需要这些银子,更需要以后他们送来的银子!”
    “府里很缺钱?”朱景洪诧异。
    “你以为人情往来简单?那一样不得花银子?”宝钗没好气的说道。
    这些事情,朱景洪是从来不管,这些全都得靠她来处置。
    “今年只是这些,就花出去了十三万两,加上给府里上下的打赏,外加宫里妃嫔太妃们过寿,总共已花了十六七万出去!”
    “如今王府账上,也就剩七万多银子!”
    “人家难道没给咱们送?”朱景洪提出了疑问。
    宝钗答道:“总归来说是入不敷出,咱府上和瑞王府一样,来往的人实在太多!”
    为了笼络人心,为了表明对人家发看重,赏赐就必定要更丰厚,否则只能搞君子之交淡如水。
    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为了冲面子,可这同样也是身不由己的事。
    “若真是难办……那就还是算了吧!”
    朱景洪淡淡道:“只十万两银子,可不够买下国君之位!”
    宝钗答道:“人家都说了量朝鲜之物力,到时候又岂止十万银子!”
    朱景洪反问:“但如何能保证,他继承了国君之位,而不会反悔?”
    宝钗一时无言,因为这种事极有可能发生,人家反悔他们也很难有办法反制。
    “除非……咱们能一直控制他!”朱景洪目光深邃。
    “如何控制?”宝钗短时间想不到办法,说到底她也只是内宅妇人。
    “朝鲜观察使高志文,有向我示好的意思!”
    “你打算倚重他?”
    “不只是倚重他,要想真正能镇得住朝鲜,还得靠留在汉城的驻军!”
    “驻军将领也靠得住?”
    统领驻军的是祁延泽,朱景洪虽与此人相处融洽,却不觉得他可以充分信任。
    换句话说,他必须要把祁延泽换下来,然后把自己的人顶上去。
    换下祁延泽很容易,他本是安东行都司都指挥使,回到自己本职岗位上说得通。
    问题是换谁上去!
    朱景洪把朋友圈过了一遍,很容易圈定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
    “靠不住,换一个人就是了!”朱景洪笑着说道。
    虽然是说笑,但他已在认真思索可行性。
    这一次,他决定稍微勇敢主动一点儿,切切实实任人唯亲一次。
    宝钗越发惊讶:“还要换朝鲜驻军领兵大将?”
    运作一个国君之位就已经越线,这还要“配套”再换一个统兵大将,这在宝钗看来确实就“过分了”。
    当然,宝钗也不得不感慨,自家男人实力是真的强,干预的是这些了不得的大事。
    比起太子处理庶务,老六外出捞点儿银子,朱景洪这可强出太多。
    见朱景洪点头,确认真有这般大胆的想法,宝钗忍不住问道:“换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