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行业变迁
作者:二子从周   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     
    “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不可能出手的。”周至笑道:“所以不管多少都只能是个听着玩儿的数字。”

    踢了踢硬卧下的箱子:“能够把这些出手是正经。”

    “切!那是我工美的东西。”费观又开始鄙视周至:“最看不上你们这些个体户,空着手去,摆明了就是还打算空手回,想着捡漏发财!”

    “现在还能有多少捡漏发财的机会呀?世道都不一样了。”

    “也是,说起来啊肘子你算是晚生了十年,要是十年前你就有现在这身本事儿,遍地的宝贝可随你挑啊。”

    “对了,一路无聊,费叔你就给我们讲讲这行当里头的龙门阵呗。”

    费观从行礼里边取出一个饭盒,打开来周至看着怪眼熟:“这些卤味……”

    “吃过老张的拼盘,别的卤味都不香了,昨天我特意去了趟厨房,将他没用完的所有卤菜都打包了,吃吃,我们边吃边聊。”

    “车动了。”义兄看着窗外缓缓向后移动的站台说道。

    周至从自己包里摸出一瓶老窖:“武哥今天可以喝点儿了吧?我们边喝边聊!”

    江武从自己包里也取出一大袋花生,笑道:“这个是山东大花生,战友从北方带来的,咱一路给它吃回去。”

    列车速度渐渐地加快,很快开出了城市,开过了郊区,看上了两侧都是即将成熟的稻田的平野。

    “说起咱们国家的古玩行当啊,经历过几次关键的节点。”费观用食指和中指拈起一片牛肉放到嘴里,泯了一口酒:“说起来啊,我们国家的古玩行,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三十年里,三场大变。”

    “你们知道建国之初,咱们国家最多古玩的地方在哪儿不?”

    “不是一直都在首都?”

    “错!那个时候,古董最多的地儿在东北,在常春!”

    “那个时候啊,常春街头文物以麻袋论价,不少国宝级珍品混杂其中,在当时古玩行被称为‘东北货’,各地古董商都到那儿去进货。”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那个时候国人之间的交易已经大量减少,古董商收进文物,都是走的‘国际贸易’,下家都是欧洲、岛国、米国的古董商,他们负责收购。”

    “针对这种现象,国家虽然刚刚成立,东南西北都还没有全消停,就先出台了一个法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紧跟着各地都逐渐颁布了地方法规,并成立了文物管理部门。”

    “这个法令所依据的观念,是珍贵文物应当归国家所有,只能在中国境内交易,不能外流。”

    “这其实一直是不少老前辈们的共识,不少的收藏大家为了保住国宝不流向外国,不惜倾家荡产。”

    “但是少数人的道德理智,干不过多数人的趋利之心,直到新中国这部法令的成立,才算是有效制止了文物的无序外流。”

    “无序外流,其实就还是有外流的。”周至叹气。

    “估计也没有多少,毕竟一两年后,中国基本上就没有外国人了。”义兄突然来了个他特有的黑色幽默。

    “乔老爷说得在理。”费观笑道:“后来为了创汇,就把规矩改了,当时外贸、公安、文化,三部联合发令,规定了三类文物不许买卖出口——以一八零年为界限,之前的所有文物;一八零年以后的官窑、家藏款文物;以及建国后新出土文物。不许出口,除此之外,都是可以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