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取名
作者:太阳能热水   俺叫镇关西:开局结拜鲁智深最新章节     
    在场头领纷纷开动脑筋,群策群力。
    “此酒初次喝下,喉咙宛如火烧,命之为烧酒如何?”
    “此酒清冽如水,与那些浑浊发黄的酒水不同,命之为白酒如何?”
    “此酒闻之即食指大动,恨不能一碗干掉,命之为老白干如何?”
    一个个名字从头领们口中道出,却都不能得到大部分认同。
    到底该取个何等名字?
    郑屠也在旁边思考,此酒产自梁山泊,此处可有何历史渊源,能将其绑至一处?
    梁山泊……梁山泊……
    梁山伯?
    郑屠眼前一亮,连忙问向各位头领:“众位兄弟可曾听说过梁祝的故事?”
    “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不是不识英台女儿身,最后双双化蝶的故事?”
    “这个故事俺听过!小时候听过他们的小曲儿。”
    “那是七百年前的故事了吧!”
    “哥哥提起这个作甚?”
    还是卞祥知道郑屠心思,大叫道:“各位兄弟想想梁祝的主角名字!”
    “梁山伯怎的了?”
    “梁山泊啊!”
    有那反应快的,当即反应了过来。
    “这不是最好的历史渊源吗?俺们不如就假托梁祝故事!此酒乃是七百年前的古方,为人们纪念梁祝所做,不久之前被挖出,然后酿了出来。”
    “那这酒的名字,就叫梁祝!”
    “最好的酒,名为化蝶!”
    这话一处,各头领纷纷拍手叫好。
    “此言甚好!”
    “又有意境,又广为人知,这酒的名字俺看可以。”
    卞祥探头过来,冲着郑屠问道:“哥哥,你意下如何?”
    “此名极好!”
    郑屠也听到了人群之中的声音,很是满意。
    表面上与梁山无关,实际上又与梁山有关。这也是他提起梁祝故事的原因。
    郑屠沉声道:“那这酒就名为梁祝酒了!”
    “等明日,俺们试出最好的勾兑比例,产出的美酒就名为化蝶酒!”
    “是!”
    各個头领都表示赞成。
    第二日,众头领纷纷前来围观郑屠。
    都等着第一时间品尝美酒。
    看着郑屠只是做了个简单的装置,便能把那寡淡的酒水提纯出来。
    纷纷表示这个装置不能外泄。
    日后需在严格保密的地方蒸馏酒水。
    郑屠自无不可。
    此时并没有专利法案,装置又简单,被人看上一眼便能做出。
    想要保密只能自己想法子。
    郑屠又像昨日一般,调了几个比例,记录下来。
    众头领纷纷当做品酒员,一一上来品尝。
    一坛酒竟然还不够他们分的。
    最后通过投票,定了一个比例的酒水,都道这个最好喝。
    而这个比例的酒,就是最后的化蝶酒。
    比例确定之后,郑屠也没忘了朱仝,专程让人给他送去两坛,那人也带回来了朱仝的问候。
    化蝶酒定下来了,普通的梁祝酒也不能少,选了一个最低的比例,比之普通的酿造酒好喝,却又远远比不过化蝶酒。
    算是低档酒水。
    如此一高一低,就是梁山主打的酒水。
    只是若要贩卖,仅仅只靠从其他地方买来酒水却也不行。
    郑屠又开始酿造酒水。
    这酿造酒水可是个水磨工夫。
    不说别的,只说酒水必备的酒曲,都得做上许久。
    郑屠本想去买,可日后酒曲所需量必不可少,若是经常去买,恐怕会被人看出端倪。
    大宋实行的是榷曲制度,即对酒曲的专卖政策。
    酒户必须购买官曲才能酿酒售卖。
    每斗小麦可以造出六斤四两曲,而一斤酒曲就要卖到两百多文,是小麦价格的十六倍还多。
    郑屠自然不会去做这个冤大头。
    他并无其他事情,自己选个时间做做就行了。
    天工开物有言,酿酒的酒曲制作,只需要将带皮的麦用井水洗净,晒干,然后将麦磨碎,以洗麦水拌合作成块状,用楮树叶子包扎起来悬挂在通风处,或用稻草盖上使之发黄,经四十九天后取出就可使用。
    这便是酒曲的制作方法了。
    有了酒曲,就可以酿酒了。
    将大米经蒸煮,摊凉后,加入曲子,浸米水搅拌后,在缸内糖化与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液体就是人们常喝的黄酒了。
    而这时人们多有酿酒。
    卖的也不便宜。
    而根据酿造的时间,与是否陈放,又有大酒小酒之分。
    小酒分成二十六个等级,每斤五文到三十文不等。大酒分成二十三个等级,每斤八文到四十八文不等。
    乡下地方大多以桶为单位售卖,一桶就有五贯钱。
    梁山日后售卖也会选择以桶的方式进行。
    只要每桶里面加上一定比例的基酒,便是梁祝酒了。
    因为酒好,可以卖到十贯甚至二十贯一桶,日后名气足了,还可以再往上加价。
    山寨酿酒也有的是人才,并不需要郑屠时时看护。
    他只需要看看时间,注意发酵状况就可以了。
    杜迁专门在后山隐秘位置建了一个独立厂子,进出森严,里面就是重新制作的蒸馏装置了。
    每个时辰加多少柴,换多少水,都被杜迁做成条例,严格执行。
    又将房间分割开来。
    添柴,换水,倒酒,出酒。
    每个不同的房间做不同的作用,绝不让人看到全貌。
    如此严格保密之下,这基酒的制作还真被他守下来了。
    山寨的人只知道有个地方产酒。
    却不知如何产的。
    就连装酒的喽啰也只是负责封装而已。
    这些日子,山下的登闻鼓也没闲着。
    倒也敲响了几次。
    只是有着李洺前车之鉴在前,在梁山明令告示之后,涉事的地主纷纷改正。
    让梁山有力无处发。
    一时之间,梁山水泊风平浪静。
    郑屠这才闲的酿酒。
    只是酿酒也非一日之功。
    郑屠将各处材料做好放置之后,只能静待发酵,一时又无事可做。
    “不行!”
    “俺不能这么干等着!”
    这日郑屠练武之际,忽的拍下脑门,大叫道。
    卞祥正在旁边陪着练武,顿时疑惑问道:“哥哥想要做甚?”
    郑屠解释道:“酒成还需一段时日,趁着这段时间,俺要出趟远门。”
    “远门?”
    卞祥翻身坐起,问道:“哥哥想要去往何处?俺陪你一起。”
    “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