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什么事
作者:执子之手1   四合院:我许大茂,彻底黑化最新章节     
    回到家中,用餐时分,许大茂对冉秋叶开口道:“秋叶,明日你回娘家一趟,告诉咱爸妈让他们多储备些粮食,顺便带些钱过去。”
    听闻此言,冉秋叶不禁面露忧色,询问道:“大茂,是不是有什么事了?”
    看着她担忧的模样,许大茂心中暗自盘算。“确实有事,但不是咱们家的事,是其他地方出了状况,粮食产量恐怕会下滑。”
    “常言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我这么做也只是防患于未然,万一将来真有难处,咱们也能从容应对。”
    “不仅是你父母那儿,咱们自己也要多囤积一些。”冉秋叶听罢,脸上的忧虑更浓了。
    饭后,冉秋叶正收拾碗筷,犹豫再三还是向许大茂开口:“大茂,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街坊邻居们?”
    许大茂沉思片刻,答道:“你跟他们提一下吧,信不信由他们自行决定,不过尽量别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冉秋叶点头应允,但他们多虑了,邻里们还不知道他们所说的话是否可信。
    次日清晨,冉秋叶便出门走访,打算将此事告知左邻右舍。
    “大婶,我跟你说个事,最好提前买点粮食存起来,以后怕是越来越难买到粮食了。”
    “二婶,听说粮食要减产,最近能多买就多买点。”“三婶,您听我说……”
    冉秋叶几乎是一户接一户的通知,遗憾的是,各家各户对此反应平淡,多数人并不在意。
    几十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过日子的,粮食最多储备一个月的用量,用完再买。至于粮食减产,那是南方的事情,对他们这些地处遥远、几乎横跨华夏半壁江山的人来说,似乎并无直接影响。
    不仅如此,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
    “唉,冉老师跟你们说那么多屯粮的事,她说要闹粮荒了,你们去买吗?”
    “买什么呀,别听她乱讲,她说来就来啊,反正我是不会特意去买,日子还照常过呢!”
    “我觉得不是她说的,可能是许大茂说的,他应该不会无端猜测。”
    “许大茂不过是个轧钢厂厂长,哪能预知未来不成?”
    “……”
    面对众人的漠然态度,冉秋叶满脸焦急。“大茂,他们都不听我们的,怎么办?”许大茂一把拉住冉秋叶,安慰道。
    “秋叶,你不必过于焦虑,他们若不肯听从,也无须担忧过多,粮荒来临,政府必然不会坐视不管,不至于让他们饿死街头。”
    “我们只需做好自家的事,你记得没去通知咱爸妈吧?”
    在许大茂如此宽慰下,冉秋叶终于回过神来,深感许大茂言之有理,国家定会妥善安排。
    即便可能面临饥饿的困境,生活如同走钢丝般险象环生,但她一听到许大茂提到爸妈,冉秋叶不禁失声惊呼,她竟然把通知父母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哎呀糟糕,我给忘了!不说了,我得赶紧过去!”语毕,冉秋叶便匆匆忙忙赶往父母家。许大茂看着冉秋叶风风火火的背影,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随后,许大茂也没闲着,他开始频繁出没于各大集市,四处搜寻粮食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资买通人脉。
    次日,他将手中积攒的粮票全部兑换成实物粮食,大约囤积了三四百斤的样子。其实,许大茂对粮荒并不担心,他的系统空间内粮食堆积如山,但他必须避嫌,否则突然拿出这么多粮食,难免会引起冉秋叶的疑心——这些粮食从何而来,难道能凭空变出来不成?尽管事实正是如此,但许大茂显然不能直言。有些秘密一旦揭开面纱,就不再是秘密。
    为此,许大茂提前准备了一些说辞,悄无声息地将部分粮食储备妥当。
    果不其然,仅仅一个星期后,国家骤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控,粮价飞涨且实行限购政策,四合院的人顿时乱作一团,个个懊悔不已,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听冉秋叶的话。
    无论家中是否有余粮,大家都蜂拥至粮店抢购,却终究空手而归。此时此刻,即使腰缠万贯,也无法换取一粒粮食。
    像秦淮茹一家这样的大家庭,共有六口人吃饭,人口众多,消耗粮食自然更多。每天只能勉强半饱,饿时只能大量饮水充饥。
    反观许大茂家,则是每餐米饭管够,许大茂也因此胖了一圈。目睹四合院的街坊们忍饥挨饿,冉秋叶虽气他们当初不听劝告,却又对他们深感同情。
    “老公,我们能不能帮帮这些邻居,他们现在真的挺可怜的!”冉秋叶提议道。
    许大茂听闻此言,连忙摆手制止:“千万使不得,他们确实可怜,但你若真帮了他们,咱们可就要遭殃了!”
    冉秋叶困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呢?”
    许大茂解释道:“四合院这么多人,你要帮谁,我们家的粮食也有限,而且粮荒持续多久还不好说,万一长期持续,咱们自己恐怕也会陷入困境。”
    “若想帮所有人,那点粮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每家分个十几斤米,杯水车薪而已。”
    “倘若只帮助几个人,其他人肯定会心生不满。”
    “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按兵不动。”冉秋叶听了这话,虽然似懂非懂,但也只好点头赞同。
    …………
    秦家。
    贾张氏躺在床上,饥肠辘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秦淮茹一家粮食配给本就捉襟见肘,为了保证大家能尽量果腹,她按照劳动强度分配口粮。
    傻柱因在食堂有便利条件,私下可以补充一些食物,家中便吃得相对较少。而秦淮茹和秦京茹两位女子却需消耗体力上班,若空腹劳作,实在难以承受。因此,家中粮食优先供应给她们,至于贾张氏、棒梗、小当以及槐花这些非重体力劳动者,则相应少吃一些。
    这令贾张氏愁眉不展,却又无从反驳,毕竟她在家中只是照看孩子,并未创造实际收入,这样的安排似乎合情合理。饥饿难耐的贾张氏在床上翻来覆去,反而加剧了身体对食物的需求。
    此刻,她脑海中不禁浮现起许大茂家囤积粮食的情景:“那可恶的许大茂,竟然预先藏了这么多粮食,哪能吃得完!”
    “他们两个人怎么可能吃得了这么多,撑死也吃不完!”贾张氏愤愤地想。
    思绪涌动间,贾张氏突然心生一计:许大茂家存粮众多,如果自己悄悄拿一点,或许他们不会察觉。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在她心中犹如野火般蔓延开来,再也无法抑制。于是,她立刻起身,前往许大茂家探查。
    此时,许大茂夫妻均外出上班,门户紧闭,要想进去只能翻窗,但窗户狭小,不是轻易能通过的。让小孩去偷窃,贾张氏第一个想到的是棒梗,但旋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不愿自己的宝贝孙子冒此风险,一番权衡后,贾张氏的目光落在了小当身上。小当年纪适中,身形娇小,即使被发现,恐怕也不会引起太多怀疑,无疑是最佳人选。贾张氏遂急唤小当过来。
    “小当,饿吗?”“奶奶,我饿,你有吃的吗?”小当满眼期待地询问。
    贾张氏摸摸小当的头,柔声道:“奶奶没有,不过我知道哪里能找到吃的,你想不想填饱肚子?”
    “想!”一听有吃的,小当立即精神焕发地回应。贾张氏领着小当来到许大茂家门口,低声对她说:
    “这里面藏着很多粮食,小当,你进去取点出来就行。”
    小当望着许大茂家门,面露犹豫:“可是,这是许叔叔家,我们不能偷东西……”
    小当有些迟疑,棒梗曾因盗窃被送进少管所的事对她来说记忆犹新,出狱时他身上累累伤痕的画面,至今仍让小当心有余悸。贾张氏一把拉住小当,轻声细语地说:
    “小当,奶奶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怕再进少管所,放心吧,如果真被发现,你就说是奶奶让你这么做的,把责任推给我就行了!”
    “受罚也是我来受,跟你没关系!”
    当冉秋叶目睹此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惊呼:“这肯定是外面那些人偷的!”
    “怎么可能?”许大茂似有些难以置信,像是要敲敲冉秋叶的额头以确认她的判断,“我的意思是说,世事无常,饥饿难耐时,骨肉相残、易子而食的惨剧都曾上演,相比之下,区区偷窃又算得了什么。”
    “到底失窃了多少东西?”许大茂紧接着问。冉秋叶答道:“大约是十斤左右的粮食。”
    许大茂摆摆手,略显无奈地说:“罢了,这次就算我赞助他们了,毕竟谁没个难处呢。但如果再有下次,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他接着补充道:“俗语讲可一不可再,头一次还能说是情非得已,倘若再来第二次,那便是把我当作好欺负的主儿了。到那时,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还真不行。”
    听闻许大茂如此宽宏大量,冉秋叶感动不已,一把抱住他,喜悦溢于言表:“老公,你真好,真是体贴入微!”说完便在许大茂脸颊上轻轻一吻。与此刻许家的欢乐气氛形成对照的是压抑沉闷的秦家。
    自许大茂和冉秋叶回来后,贾张氏与小当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引起了许大茂对自家的关注。然而她们未曾料到,左等右等,许大茂始终未提及粮食失窃的事。
    她们暗自庆幸,以为自己的行为十分隐蔽,以至于许大茂没有察觉到那消失的粮食。这一发现让她们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次日,在秦淮茹和傻柱离开之后,贾张氏迅速将偷来的粮食烹饪起来。棒梗看到这一幕,满心好奇地问道:“奶奶,咱们刚吃完饭,怎么又开始做饭了?这米是从哪来的呀?”
    贾张氏瞥了棒梗一眼,佯装严肃地说:“有吃的你就吃,别问那么多,懂吗?”棒梗听罢果然不再多问,但他并未走开,而是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贾张氏做饭,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不只是棒梗,小当和槐花也紧跟在贾张氏身后,眼巴巴地等着米下锅。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终于能吃饱肚子了。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女孩也不例外,都在长身体,食量惊人。靠着从许大茂家偷来的粮食,这一家人暂时填饱了肚子。
    全然不顾这些粮食来路不正,贾张氏的想法很简单——没了再去偷就是,她从小当那里听说,许大茂家囤积了数百斤粮食,她们拿个十几二十斤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上次小当偷盗就没有被发现嘛。
    这十斤粮食若省着点用,足够一家三口吃上二十天左右。即便贾张氏他们家里多了个孩子,考虑到都是小孩,按理也能维持二十天左右的生活。就这样,依靠这偷来的粮食,贾张氏带着三个孩子竟然过了近一个月,他们的脸色比秦淮茹一家还要好些。秦淮茹对此感到奇怪,问他们为何最近都不喊饿,他们只是装聋作哑,不愿透露实情。
    尽管秦淮茹心存疑窦,但贾张氏等人掩饰得滴水不漏。每当秦淮茹他们归家时,贾张氏已将行窃工具妥善处理,神情举止如常。
    待贾张氏一伙人把那10斤粮食消耗殆尽后,秦淮茹和傻柱都浑然未觉。而当粮食耗尽之际,贾张氏再度策划对许大茂家动手,此次行动规模更大,阵营扩容了。
    没错,棒梗与槐花也参与了这次的行动,他们胆气渐壮,或许是因为上次的成功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抑或是初次的冒险经历使他们的胆量变大。
    贾张氏再次提出盗窃计划,小当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在上次偷粮事件之后,许大茂早有防范,暗中做了准备。
    若还有小偷胆敢来他家行窃,许大茂誓要让他们无所遁形。他愿意资助邻里是一回事,若不愿意资助,则是另一回事——前者出于自愿,后者则近似强取豪夺。
    于是,在一个有所准备、一个毫无防备的局面下,双方再度交锋。有了前次经验,小当轻车熟路,这次更是大胆,盗走了一袋重达30斤的粮食。从翻窗入室到窃取成功,整个过程迅捷无比,仅用了5分钟,一群人便抱着战利品飞奔回家。
    夜幕降临,当冉秋叶再次告诉许大茂家中失窃时,许大茂冷哼一声,立即让冉秋叶报警。他的言语并未避开四合院的其他人,众人听闻此事,议论纷纷。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许大茂不仅把自己家的电视机搬出来供大伙儿观看,让大家每晚能聚在一起看电视,这份情谊何其深厚,怎会有人再去他家偷窃?真是狼子野心!
    许大茂家遭窃且报警的消息迅速传遍四合院,大家议论纷纷,气氛紧张。警察即将到场,此刻的小当早已没了偷窃时的得意洋洋,而是满脸惊恐地望着贾张氏,焦急询问该如何应对。
    贾张氏毕竟多历风雨,最先镇定下来。“小当,别怕,就算警察来了也没什么,他们没有证据证明是我们所为。”
    “一会儿如果警察问你,你就说不知道,记住了吗?”在贾张氏的安抚和建议下,小当逐渐安定下来,但也不敢再出门游玩,只在家里忐忑不安。
    贾张氏则径直走向许大茂那里,她想去现场了解情况。秦淮茹和傻柱对此也感到惊讶,没想到许大茂家竟然也会遭贼。
    傻柱笑着打趣道:“这人太富了也不好啊,招贼惦记着,你看我们多自在,门都不锁也没人进来,哈哈!”
    秦淮茹瞪了傻柱一眼,嗔怪道:“就知道幸灾乐祸,看到人家倒霉你很开心是吧!”
    被秦淮茹戳破心思的傻柱也不回应,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内心却暗自庆幸自家的平安无事。
    四合院的邻里们正热烈讨论着谁胆敢盗走许大茂家的粮食,连平日里引人入胜的电视机都暂时失了宠。
    电视节目日日新,但坊间的谈资却时刻翻新。
    不一会儿工夫,众人视线中出现了冉秋叶领着两名身着制服的警察步入四合院的大门,
    旁人一见警察身影,不由得惊呼:“警察驾到,速来围观!”
    这声呼叫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纷纷将目光投向院门。冉秋叶带着两位警务人员径直走向许大茂,其他人见状也紧跟其后。
    警察在许大茂面前站定问道:“接到您妻子报警称有盗窃案发生,我们特地前来了解详情。”
    许大茂与警察有力地握了握手,回应道:“您好,警官同志,我是许大茂,下面由我详细陈述一下情况。其实,这不是第一次遭窃,而是第二次。”
    他接着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家在粮食限购前购得一批存粮,十日前遭遇首次失窃,被盗走了10斤粮食;而就在今天,又损失了30斤!”
    两位警察听闻后微微点头,追问了一句:“那为何首次被盗时你们没有报警呢?”
    许大茂解释说:“唉,毕竟都是乡亲邻里,当下又是粮食紧缺时期,当时我以为可能是对方家中实在难以度日,才出此下策。然而,没想到他竟然得寸进尺,再度行窃,这才逼得我不得不报案。”
    警方听取了相关情况后,又对其他疑点进行了询问,并进入许大茂的房间进行勘查。
    出来之后,警察对许大茂直言:“你这个案子确实棘手,目前小偷留下的线索极少。”
    “而且,四合院内人多且杂,人流络绎不绝,这对现场线索造成了很大破坏,增加了我们侦破此案的难度。”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小偷是通过窗户潜入的。”
    许大茂听罢,轻松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警官同志,其实无需如此费力,我已想到了一个办法能抓住这个小偷!”
    两位警察闻言颇为惊讶,难道他也懂得破案之道,于是好奇地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许大茂得意地笑了笑,从冉秋叶手中接过一把特别的手电筒,打开开关,射出的并非寻常的白光,而是绿色荧光。
    他接着揭秘:“自从得知我家被小偷‘光顾’后,我就做了一些防范措施。”
    “我在那些装粮食的布袋上涂抹了一种磷光粉,这种粉末在普通白光照射下并无颜色显现。”
    “但是,一旦使用我手中的绿光电筒照射,磷粉就会发出亮光,警官们只要拿着这个,就能找到小偷的踪迹。”
    “另外,我家窗户不大,成年人很难钻入,唯有身形娇小者才能穿过,因此也不排除是小孩所为的可能性。”
    警察接过了绿光电筒,看着眼前心思缜密的许大茂,不禁赞叹道:“看来这一招也在你的算计之中啊!”
    许大茂则故作潇洒地耸了耸肩,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警察接过绿色手电筒,既然许大茂已经说得如此详尽,那便照着做就是了。
    贾张氏混在人群中,一字不落地听见了许大茂的话,顿时心头一紧,忙不迭地搓着手。
    当警察开始用绿光手电筒搜寻嫌疑人时,贾张氏立刻起了开溜的念头。然而,在场的两位警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他们心知肚明,若这小偷真是四合院中的一员,极有可能就藏匿在这人群之中。
    他们与许大茂的对话内容,对方可能早已听得一清二楚。眼见事情即将败露,小偷恐怕会伺机逃脱。因此,尽管他们在找人,实则一直留意着试图逃离现场的人。贾张氏正欲悄悄离去,却被警察一眼识破。
    “你,站住!”一名警察喝住了贾张氏。贾张氏瞬间如同被定身法定住一般,呆立在当地。
    警察走到她跟前,用手中的绿光手电筒一照,只见贾张氏的手和衣服上星星点点地散落着许多白色微光。
    四合院的围观者看到这一幕,顿时恍然大悟,真相昭然若揭。小偷已被锁定。
    秦淮茹和傻柱本想看个热闹,没想到自家的事情居然被牵扯进来,二人愕然不已。
    贾张氏被带到许大茂面前,许大茂皱眉质问:“我家的粮食是你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