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放下屠刀
作者:君不舍   天道剧本最新章节     
    拓跋宏态度十分恭敬,诚挚而卑微,没有掺杂任何不满、不纯的动机。
    一阵茫然之后,拓跋宏便是脱胎换骨的爽快之感。
    身为白虎大妖拓跋长宏的第一分身,拓跋宏做过的伤天害理的事不计其数,早就罪孽加身,业障满盈。
    拓跋长宏虽没有明确说什么,但拓跋宏就是他承载罪孽的容器。
    修行、修法、修身、修能,拓跋长宏能保持高超的修行速度,不受业障侵袭,便是因为如此。
    拓跋宏就是罪孽的载体,迟早一天也就是天雷加身、业火焚烧的结局。
    拓跋宏不是不知道,他的结局在他诞生之时就早已注定。
    只是身为拓跋长宏的分身,本体做什么,又岂是他一个分身能左右的?
    拓跋宏早已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他做过的伤天害理的事情罄竹难书,虽然很多都是假借伥鬼之能,但这都是他的手笔。
    论因果,这份罪孽也将承载在他身上。
    现在,王富贵一段《道德经》或者说是拓跋宏口中的一段《道庭祖经》,拓跋宏就成为了一个独立于拓跋长宏的个体,但他的罪孽也不可能消解于无形。
    分身也好,本体也罢,就算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如此。
    罪孽就是罪孽,这份因果斩不断理还乱,终究是一份糊涂账。
    可拓跋宏冥冥之中自有感悟,王富贵给他的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一个契机,更是一个奇迹。
    这份罪孽虽还在,但他已经有了机会来洗刷这份罪孽。
    拓跋长宏或许也有这样的机会,但身为一切祸乱和罪孽的源头,即便有高人指点也会因为长久的习惯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拓跋宏则不一样,他的新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新生,是有史以来最难以言明的契机。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涉及道,复杂难名,又岂是言语能说清楚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懂了就是懂了,不懂永远都不懂。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说坏人扔掉手中的作案工具就变成了好人,甚至一步登天成就佛陀之位。
    这怎么可能?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连地藏王菩萨这等功德也只是菩萨而已。
    要是一个恶人真的因为不想杀人了就可以成为佛陀,那将置好人于何地?
    直接变坏杀人,然后突然间说自己幡然悔悟了,然后就成了佛陀?
    佛道不昌,最终零落,这兰若寺最终破败如此,便是有太多俗人误解真言,很多大凶大恶之人虽身披袈裟,一副道德仁义模样,实则早已是罪孽深重。
    道场破败也不是空穴来风。
    只有真正领悟了道,才能放下屠刀;只有真正放下了屠刀,成为了道,才可立地成佛。
    而要真正领悟道,前提之一就是业障尽消。
    身负大罪孽又怎可成佛?
    身为当事人,拓跋宏知晓内中隐秘。
    在《道德经》第一章斩掉他跟本体拓跋长宏之间的联系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这样的因果。
    这是明悟,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对于《道德经》,其传承也是天地道则构成的符文,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
    有人将《道德经》转化成文字,传于世俗,希望所有人都有修行的契机。
    可事实上,很多人也只是把《道德经》里的内容当作是做人做事的一些规范和准则而已。
    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韵味,但终究也丧失了成为能够修行的依仗。
    拓跋宏在成为新的个体,在短暂的迷惘之后,便马上顿悟了这些东西。
    王富贵没有明说什么,只是一句“到底是拓跋长宏还是拓跋宏”便道出了个中真意。
    五体投地放在哪里都是最崇高的礼节。
    对于宗教的顶礼膜拜是这样,对于个人表达敬意也是这样。
    五体投地,当然也是拜师的最大礼节。
    重生之恩,重逾泰山,强过川泽,胜过星辰。
    其恩之重,似胜世间一切恩义。
    拓跋宏心中感激,便以弟子之礼,对王富贵鼎力膜拜。
    若说王富贵是真仙、是真佛,没人会认,就算王富贵本人都不认可,但对于拓跋宏而言,他王富贵便是这世间的真仙、真佛。
    或许兰若寺的传说有些虚言,甚至有夸张,但此时此刻,拓跋宏已经将王富贵当作了传言中的真佛真仙。
    拓跋宏心中忐忑,他不知道王富贵会怎么看他。
    他的前身并不光彩,没有任何功德,反倒是罪孽深重,即便重生,他已经不是拓跋长宏的第一分身,可他还是拓跋宏。
    只要他是拓跋宏,他的罪孽就存在。
    只要拓跋长宏还在,他的罪孽就不会清零。
    没有真正放下屠刀。放下的只是继续为恶的信念,业力还在真正的屠刀又怎么能完全放下?
    屠刀尚在,何以立地成佛?
    拓跋长宏羞愧难当,他匍匐在地,不想动弹,也不能动弹。
    王富贵很是心惊,在拓跋宏五体投地的瞬间,他感受到了一种玄之又玄的道韵。
    心神之中曾经出现过的古怪僧人和道人,又出现在了他的心神之中。
    两人发出诡异的笑声,这种笑声很是瘆人,像是地狱的魔鬼突然来到了阳世间。
    王富贵心中发毛,他的身体和灵魂仿佛置身地狱,无法动弹。
    也正是这玄之又玄的道韵,让王富贵感受到了温暖。
    只是一刹那他浑身上下暖洋洋的,仿佛浸泡在温泉之中。
    一时之间,他心有所感,心有所悟。
    那古怪的僧人和道士仿佛也在散发着神圣的光辉。
    刹那即是永恒。
    道士和僧人的样子从心神中消失,仿佛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就在拓跋宏走出暗影,出现在大家视野的瞬间,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往王富贵身边聚拢。
    怎么看,拓跋宏都不是什么好人。
    他身上的妖邪之感让所有人如坠冰窟,可现在,拜倒在寺庙外的拓跋宏身上又给了大家暖洋洋的感觉。
    非常诡异。让所有人心惊。
    幸好有王先生在,先生如大日温暖,要不然他们都得死在这里。
    类人眼睛光芒一闪。
    类人一直模仿着人类,只有行为,没有任何感情。即便模仿得很像,但终究没有灵魂。
    可现在不一样了,类人竟然在王富贵的一系列操作之下有了情感。
    王富贵诵念《往生咒》的时候,他就已经觉醒,已经暗自下了决心,类人不能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他们需要新的活法。
    崭新思想的种子已然种下,在《道德经》第一章的催化之下已经生根发芽。
    类人很是开心,他眼中的光芒更胜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