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官家的反应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第45章 官家的反应
    开封皇宫。
    赵煦正在宫中和刘婕妤饮酒嬉戏,这两天烦心事不少。开封杨家诰命夫人的事传到了他耳朵。赵煦本不会关注这种小事,但这事说来涉及太原杨家,他就多了个心。赵灵儿和杨过的婚事在他看来是适合的。同时他还收到了御史弹劾杨元奇的折子。
    刘婕妤乖巧的问赵煦:“官家喝个酒都皱眉,妾身哪里让您不满意的拉。”
    赵煦呵呵笑道:“刚才想到其他事去,不关你的事。”
    刘婕妤嗔道:“官家是否开心就关我的事呢。”
    赵煦哈哈大笑,她真的很可心。
    赵煦问:“听说你弟弟在天上人间号称花花太岁?”
    刘婕妤回道:“仔细我给了他些私房钱入了些股,就是没成想便宜他个人,早知道如此就不该投这个行当。”
    赵煦非常满意,刘婕妤没有瞒他什么,青楼名声虽然听着不好,那孟皇后家族和顔楼关系更诡异呢。
    赵煦有些无奈的说:“这人间烟火气和我这个官家就是无缘咯。”青楼中顔楼宫中都有盛名,当年顔楼开业高太后和向太后就到过场,他这个官家却没那个机会。想到这里,赵煦对当年旧党都有怨气。他们文人墨客就能堂而皇之去逛青楼,他一个官家就有失体统了?!
    刘婕妤说道:“青楼名气再大也比不得宫中教坊,甚至很多青楼不过借着教坊出去人的名头。名头最大的顔楼不就如此,撑起它的还是教坊司旧人哩。官家舍本逐末了。”她只能这么劝诫。
    赵煦苦笑,这还真不好争论。
    赵煦说道:“说来顔楼这个构想还是出自于西北将门,想想我大宋这武职闲得没边啊。”
    刘婕妤回:“杨家我都有听闻,经常出入宫中。孟皇后和杨家很熟悉哩。”
    赵煦呵呵的道:“那个杨元奇还是有些本事,有机会让你见见?说来指不定他还会是我亲家呢。”
    刘婕妤没有应声。
    赵煦奇怪的问:“怎么了?”
    刘婕妤道:“杨家扈三娘提举祈福观出入宫中,倒是官家说那个杨元奇也来得不少,经常和孟皇后商议事情哩。”
    赵煦脸色微变,这话听着总是不舒心。御史弹劾杨元奇,主要认为他作为西北将军,吊儿郎当无心公事,也有出入宫闱徒生是非的疑虑。赵煦想是不是该把他赶走了?
    刘婕妤聪明在于她不能说杨家怎么样,但隐晦的扯点孟皇后和杨元奇的关系比什么都划算,她要做的是影响赵煦的感观。
    ……
    第二天,赵煦把杨家相关的奏折全都看了一遍。这段时间最多的还是开封杨家,一个诰命夫人的事,不看没什么,一看全是事。
    赵煦太明白杨家的态度,就像皇家的尊严,官宦之家一样要面子。赵煦也清楚朝堂的态度,老杨家和旧党关系斐然,本就看不顺眼,现在杨家给他们一个破绽,总会有人来顺手折腾他们一下。
    赵煦问了下杨元奇来宫中的情况,还真不多,倒是孟皇后当年相交的女子时不时进来一趟,合计起来次数就可观,也难怪御史弹劾杨家媚上,这些女子多少和杨家能扯上关系,他们可以风闻奏事,不需要确定关系究竟如何。当然,孟皇后性子恬淡,除去孟家,来宫中寻她的的确是杨家,甚至如果把去祈福观算上杨家,那孟皇后和杨家就的确有些频繁密集。
    赵煦很容易搞清楚这个诰命夫人僵持下来的原因,于家应该问题不太大,向太后对杨家的喜欢表现很明显,这让很多人投鼠忌器。这事并不会让杨家,特别太原杨家遭沉重打击,很多人就会收手,惹的皇宫人不高兴,完全就得不偿失。
    赵煦敲着桌子,有点犹豫是不是要加把火。他有点想敲打敲打那个杨元奇,滚回西北去,又不想把事情闹大,赵灵儿和杨过在他心里也是良配,那可是他现在的大公主。向太后的态度也很重要,对比当年高太后,赵煦怎么都要让着她些,向太后没有任何争夺权力举动。那一个小小的杨家,她想护着,他就得帮着护着。
    赵煦让人去问问吏部杨家诰命的事,他没有表明多大的立场,他遣人去问问,那这事就不会拖着,总得有个结果。
    ……
    吏部司封郎中听闻官家问杨家诰命夫人的事,内心一怔。对于他来说这不是好事,因为一个五品诰命夫人是入不了官家的眼,现在官家在问,那只能是他关注这事,这种关注只会基于好感。
    吏部司封郎中现在有些后悔把事情弄大,杨家几个折子已经到了朝堂。他可以说事情是杨家闹大,但他把事情拖下来,本来表现的就不友好,这才是这事得根本。刑部和大理寺关于于氏的查证并未有定论,短时间也不会有。大理寺几乎把事情抛了出去,给出了它的意见,刑部现在想要把事情掰过来,就得足够详细的证据。
    司封郎中总算明白为什么翰林学士蔡京只是轻描淡写提了几句,和他联系沟通的多是将作监蔡攸,这不是一个决定性的战场,这不过是一次旁敲侧击的尝试。实际也是如此,官员之间的倾轧,最好的地方就是台谏,那里是可以不讲证据的,也不需要分辨常识中的对错。
    现在司封郎中最棘手的是,他哪怕想把诰命夫人放出去,也得等刑部一个回复,要不,他原来所做的一切就会是笑话。官员不能办一件事,上面官家或者政事堂有人一问,他就改弦易辙,这传来传去会把他的官声毁掉。
    司封郎中只能以正式公函询问刑部和大理寺,关于于氏家族的事情。同时问询礼部是否合适,他也明确告知对方,这里关乎杨家一个诰命夫人的赏赐。这说不上甩锅,不能有事了他一个人扛。他需要大家知道他的压力,这个函出去,大家也很快能知道官家过问这事了,大家的确需要一个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