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指挥使索超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元奇从张小娘身上磨磨蹭蹭爬起来已是很晚,在被张小娘伺候着穿衣洗漱时候,杨元奇努力让自己精神振作一些。离开了西北战事前线,扈三娘和张小娘两个温柔乡让他意志有点消沉。
    杨元奇问:“昨天晚上忘记问你苏家王夫人身体怎么样?”昨晚回到房间有些晚,看到容光焕发的张小娘,他哪还记得其他事。
    张小娘回:“她久病初愈,怎么会好到哪里去,最好把她多留开封一段时日。”
    杨元奇道:“我写封信去岭南老头子那里吧,朝云夫人已经没了,想来他最是不愿王夫人再走这一遭,他来劝劝王夫人好。”
    张小娘点头:“嗯,你快点呀,太太还没出去呢。”虽然起来晚了些,不过陈氏这会子还在院子里。
    杨元奇嘿嘿的取笑道:“你也不怕见婆婆啊?”
    张小娘红着脸不搭理他,陈氏可是好婆婆哩。
    ……
    杨元奇、张小娘陪着陈氏出庄子外,李清照和扈三娘这时候已经去了祈福观。
    陈氏说:“你杨兴真叔父折子已经递上去,要是吏部不给回复,他打算去宗人府或者御史台告状了。”开封杨家既然打算硬怼,那索性就彻底撕开。
    陈氏看了看张小娘道:“你也准备准备,什么时候跟我回太原去。”
    张小娘“嗯”了声。
    陈氏语气突然冷厉的斥责自己的儿子:“清照那个小妮子你究竟有没有主意?”这事也怪不得陈氏,关于儿子的婚事,她向来无往不利。现在自己都跑来开封,这事还一直拖延,怎么看都不像个事。杨元奇原本有心天波府的爵位,以开国男的身份求娶李清照,虽然这不过掩耳盗铃,不过这个马虎眼在官府那边说得过去,加上皇宫赐福的话,李家就算“哑巴吃黄连”也会认。现在这个时段却最不好折腾爵位的事情。
    陈氏最近很愁,自己又没有好办法,只能把这口气出杨元奇身上。
    杨元奇也很无辜,爵位的事陈氏把自己手脚绑住,现在反过来要他交代李清照的事,他也抓瞎。
    陈氏看着杨元奇支支吾吾答不上话,更是来气。说道:“我可给你说,要是潘家那里闹将了来,你自个绑着请罪去。”潘金莲那里陈氏觉得倒问题不大,但潘家呢?估计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
    杨元奇更是无语。
    陈氏见杨元奇也没个办法,叹道:“你父亲那里怎么样?”
    杨元奇把平夏城的大致情况说了下,那里情况很好,也正是如此,杨元奇多了份懈怠。
    ……
    杨兴武调职平夏城,品级不大不小加了个虚职,从权利上看甚至缩小了些,但不同在于平夏城的位置,单纯从边境武职来说,平夏城更容易立下功勋,这里顶在了西夏的咽喉上。
    平夏城驻扎着三军厢军和一军禁军,由于同出一系,整体配合比较融洽。禁军军指挥使索超在这支部队成军后,人员调整非常小。索超在西北混迹良久,不说定边的经历,哪怕就这个平夏城,他认为没有其他人比杨兴武更适合守这里。朱应的后勤厢军在很多人眼中是炮灰,在他眼中却是战力倍增器。有时候索超觉得,最危急的时候,杨兴武选择的可能是保住后勤军。
    索超明白他这个军指挥使的任职让他有些尴尬,不是说大家不能晋升,而是这个指挥使在当时那种情形,明显枢密院是故意拆了杨家军,推他上来也有制衡之意,对比当时杨家军中其他将职,他在个人履历上和杨家关系最远,比他更适合这个职位还有几个。这在很多人看来,这支禁军是削弱了杨元奇的杨家军,这很难让杨家一系舒服。
    晁盖过来找索超说:“杨大人要各军轮值这事,没必要禁军一起轮值,毕竟你装备最是精良,关键时候拿来堵漏最好。我和你商量一下确定后一起去找杨大人。”平夏城驻守各军是轮值,杨兴武会腾出一个军稍作休息。
    索超道:“现在未有战事消息,杨大人也是想把一碗水端平的吧。”
    晁盖摇头:“和公平没关系,他是觉得我们几部相差不大,干脆轮休就好。论士气这些与人相关因素,我不会认为我的厢军不如你,但加上武器装备,我实在不舍得把自己的军拉出来和你硬抗。”
    刘唐(禁军副指挥使)这时候进来,大笑的说:“晁大哥来了?”
    晁盖眉头一皱:“军中,我是指挥使,你称呼大人也比大哥好。”
    晁盖看了下索超和刘唐,想到了些什么:“索大人,刘大人长期供职定边禁军,这次你一个厢军指挥使调职禁军,他要有不服气的,你该如何上报就上报,这事都不用杨大人插嘴。”索超是正儿八经的禁军军指挥使,也是刘唐的直属上司,刘唐无论如何都应该先向索超行礼,哪怕兄弟见面一时忘了分寸,打完招呼以后,刘唐却也没在和索超多说什么。
    索超笑道:“刘大人向来直爽,无妨。”
    晁盖看着刘唐还没反应:“还不赶紧行礼?!”
    刘唐这才明白过来赶紧行礼,晁盖在杨家地位不同,麟州十多年,杨兴武是他们这群军头的大哥,晁盖就是隐身在后的“二姐”,刘唐和杨志这类更是小了半辈的人物。
    晁盖说:“杨家向来治军严谨,索大人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直说就是,要是将来上了战场出点小事故,那才是大忌呢。”
    索超深以为然:“晁大人提醒的对。”
    晁盖想了想又道:“这样,这几天大家刚好也累,明天我们一起去杨大人府上,大家也聚一餐。刘唐刘大人,你也去!”
    索超谢过晁盖,晁盖这个意思显然是希望杨兴武出来给他站下台,这支禁军脱胎于杨家军,他没有更换中基层将官,于情于理,杨家也要有所表示。一只军队做到令行禁止不难,但要同心同德就得兼顾各方。
    平夏城,发生战事要撑得住,就得所有人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