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战事尾声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韦州。
    环州军种朴在折可适和刘延庆的接应下,终于退了出来。他打了一场原本不用拼命的血战。
    种朴在接到兴庆府和西平府夏军中央禁军和擒生军南下的消息后,是来得及从容撤走的,韦州的西夏军留不住他。
    章楶给他的急令他是可以置之不理,缓缓撤退这个词怎么解释都行。
    所谓战争需要靠谱的友军就在于此,种朴看到章楶的安排,他清楚盐州那边定边军打成什么样他们来不及知晓,但定边军已经顶了上去那是肯定的。章楶的安排其实已经不是为了他能撤下来,他现在撒开腿后撤就是。章楶是希望他能吸引西夏的援军过来,好让定边军也能安然回撤。他这里有折可适,离环州又近,只要谨慎点,问题不大。但西夏主力要是得知他已经跑了,转去盐州,章楶没有能力救援盐州那边。至于虾蛤寨这些安排是否起到迟滞作用都很难说。
    种家有今天的威名,不能弃友军不顾,种朴放慢撤军的脚步,甚至撤退前还往前冲了一段。他的这个举动让西夏援军彻底朝他围了过来。
    韦州战场才是一场血肉搏杀,从中午和西夏兵接触到天黑,折可适和刘延庆从后面拼死冲过来,才给他解了套。
    西夏兵还追了他们两天,这两天他差点断尾求生。环州种师中率剩下的部队前出,西夏才总算停止了追击。
    这个时候,西夏和大宋都收到了宥州西夏惨败的战报。
    种朴吐了口血:“妈的,这次得去找杨家多要一点!”
    折可适和刘延庆听着也是愣神,具体怎么打的大家都不知道,这怎么看都有点火中取栗。
    种朴道:“这次谢过两位将军北来,不过只计情谊,没东西给你们了。都去找杨家要去。”
    刘延庆直接对折可适说:“你们两家是姻亲,这事你看着办。到了环州我还得回熙河路范帅那里复命,你们别忘了我这份啊。”
    折可适和种朴都点了点头,这一战刘延庆这位将军倒是洗刷了不少名声,没有他及时过来,这一战更难。
    ……
    环庆路经略司。
    章楶听得定边军破宥州安然返还的消息都愕然良久。
    章楶作为环庆路主帅,当他发现自己显然低估了西夏的实力后,后续所有动作只为定边军能尽快撤出来。他最后给杨兴武下令只有十天时间,并不是要杨兴武打出什么战绩,他是提醒杨兴武警惕,不要被西夏骑兵缠住。
    当杨兴武大破宥州军消息传开,别说西夏那片各城寨不敢出兵,连兴庆府和西平府都直接停止了对环州军的追击,并开始往后收缩。
    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迷雾,西夏不知道这时候宋军究竟集结了多少人,或者说原有的情报和推测在这个时候都不作数,所有的一切都须重新评估。
    援军主帅仁多保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乱追,要是宋军诱敌深入呢。环州军被按在地上摩擦,但始终没有崩乱。折家军到来又非常及时,最难受南边冲过来的是刘延庆的军队,这是宋廷熙河路的部队。联系环庆路宋军的频繁调动,仁多保忠这个时候不得不小心。仁多保忠做了个最稳妥的选择,他必须握住手里这支生力军,要是这支援军有闪失,对整个西夏来说几乎就是崩盘。他手里有一万中央禁军和两万多擒生军,这是不折不扣的主力精锐。
    章楶这时候的心态是另外一种,这一战他赢得侥幸。击溃西夏骑兵和围歼是不同的,定边军能战后直接攻占宥州,那就是一场围歼西夏骑兵的战役,一战让宥州西夏蛮子彻底丧了胆,所以才会弃城而逃。
    哪怕宋廷组织那场最大规模的元丰北伐,宋朝也没有实现野外围歼西夏骑兵的战力。当然那个时候西夏坚壁清野,没打算和宋廷野战争锋。
    章楶战后总结最对自己不满意的点,战略意图。他作为一路主帅在这点上是不明确的。韦州、盐州和宥州也好,他出兵和杨兴武的想法不一样。杨兴武在函件中直承是为了惩戒,但他心中多少有点围魏救赵的想法,麟州太远,环庆路是援救不急的,但既然是围魏救赵,那攻击哪个点,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想清楚。从杨兴武过来的战报看,显然东线梁乞埔并没有回来。这也是在他看来,这一战多少打成了夹生饭。
    章楶摇了摇头,他现在要做的是赶紧补齐各州府战事折损,并未前方战事请功。想着他自己当时的求援函件,他叹了口气。
    ……
    麟州。
    梁乞埔连续强攻七天,麟州的抵抗比他想的激烈,中间府州组织过一次救援,但被打了回去。翌日,麟州城破。
    梁乞埔最初想在麟州稳定西夏统治,但听到宥州城破,他脸色大变。这种换城方式不是西夏能承受得起的,宥州丢了,西夏东西连接就被宋军截断。时间一久,整个西夏东线都会崩盘。
    梁乞埔掠城一日后全军撤兵。梁乞埔明白他要宋朝承认麟州落入西夏这个事实,他就得和府州正在集中的宋军再来打一场,这个时候他无论如何也没这个心思。如果宥州是兴庆府下来的夏兵收复,对他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五日后,西夏梁乞埔回师收复宥州,这个时候的宥州亦然是个空城。宋军走时候大面积破坏了城防,还不忘带走城里的一些瓶瓶罐罐。
    定边军宥州大捷,最大的战场缴获不是那支被围歼的夏军,而是在宥州,宥州最后的守军不战而逃,留下的是一个完整的城池。定边军正是因为这个,迟了三天才撤走。杨兴武还后悔让几支军队撤得早了些,守不住这里多破坏一点也好。
    梁乞埔率大军眺望定边方向良久,最终也没有敢纵兵南下定边。
    这是一场相互拆家的战事,战事发起到结束都不到一个月,双方折损先不计,却是都弃了一城,最后又恢复了原有对峙态势,这么看真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