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潘老太爷析产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秦州。
    潘易岭送走了秦可儿和儿子潘近峰,他心里放下很多心来。
    潘易岭没有回杨元奇对茶马司奏折的信函,至于杨家关于交易一事的解释,他更没放在心上,他自认自己没做就是没做。
    潘易岭知道这个奏折影响会很大,他不想这事影响到杨元奇。杨兴武以防御使知定边,有自己的前程,杨元奇更是走上军伍之旅,那何必把自己满意的女婿扯进来。
    潘易岭认为这是他的选择,他必须对得起秦州茶马司这个职责。他上任以来,最初并没有那么强硬,但几件事过后他发现这是不行了。
    茶马司采购茶叶高出市面价格,别人不清楚茶业,潘易岭却是清楚,潘杨杂货就有茶叶的出入账明细。潘易岭最初只是扩充采购渠道,就按这个价格在秦州收购,前面一个月收购了一批,后面事情发展和他想的不一样,很快几家合作久的大茶行又垄断了交易,秦州以外的地方呢?涉及信息和运输等等那更容易被垄断。茶叶品相更是如此,各地茶叶不同,本就很难区分,茶马司官员的判定非常主观,很容易有倾向性。潘易岭却是清楚市场是有定价的,好的茶叶自然会卖出高价,这个不是官员判断有用的。诸如此类种种……他一个从六品的官员也没有足够权利影响其他人。
    潘易岭最近明显苍老很多。
    春梅走了近前,给潘易岭披上衣服,说道:“杨少爷那里老爷不要回封信?”
    潘易岭摇头:“你回封信吧,茶事就不要提了,说我很好,他们担忧我懂!”
    春梅有些忧心。
    潘易岭笑着说:“你在杨家呆了几年。你想想杨元奇当年在木波镇多难?那是关乎生死。我这个算什么?你老爷这么多进士朋友,这事又无愧于心。最多回太原去,那样也好,理理家教教书。我们也可以歇一歇。”
    春梅道:“老爷也是!杨姑爷在西北战场时候,金莲大娘子日夜寝食难安。我和秦夫人可不愿这样。”
    潘易岭叹息,对这个女婿他什么都满意,就是这个职官。要是他不是杨家这种将门的,他怎么都要杨元奇走文臣路线,没有进士又如何?他不就是进士,他是可以铺路的。
    潘易岭觉得这个夜晚真的很冷。
    ……
    潘府今天热闹异常,潘易岭的续弦秦可儿夫人携儿子潘近峰回府。潘老太爷笑得乐呵嘴都闭不上,潘金梅也陪着潘老太奶奶回到府上。潘近柊、何氏和潘金莲都在,潘金莲听得秦可儿回来,这天也是来到潘府。唯一留在潘家庄的只有潘易树夫妇,他们身份回不回来并无不妥,再说,他们也不再管什么事,只愿看着庄子养老。
    这是潘家的一场大宴,潘老太爷都多吃了几口。
    潘金莲说:“秦姐,可是有点想你和弟弟了,春梅没回,都好久没和她面对面说话了呢。”她们几个在开封甚为熟悉,倒是潘家其他人,秦可儿自从离开太原就再无碰面。
    秦可儿正想搭腔,潘老太爷对着潘金莲就说:“你这个小妮子越来越胆大包天,哪里有这么称呼你母亲的。”这个称呼让辈分看着怎么都有点乱。
    秦可儿赶紧解围:“公公,还是就这么称呼吧,我也喜欢她这样待我,我嫁给相公她已经长大,现在真心以姐姐待我不是很好。”
    潘老太爷听着也不多说,她们关系好就行。
    ……
    晚间,潘老太爷把秦可儿、潘近柊和何氏、潘金梅、潘金莲一起喊在一起。
    潘老太爷和潘老太奶奶正襟危坐,这让几个晚辈有些诧异。
    潘老太爷道:“潘家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也算是圆满。今天把你们两房都喊来,三房儿女还小,我没叫过来,我给他们做主。只是今日之事你们同意,我就会按这个确定下来告诉所有潘家人。”
    几个小辈马上明白过来,潘老太爷这是要分家了。潘近柊说:“爷爷!你身体康健……”
    潘老太爷摆手说道:“非得等到我没了吗?现在分开,我还能看顾着些。这事你们不用说。再说,始终还是潘家一族,你们相互帮衬才好。”
    秦乐儿这方面最是果断,笑着说:“那公公你列个章程就是,孩儿辈照办就是。”
    潘老太爷眼光巡视一圈,定了定神说道:“其他先不说,就算分家了这里都是五服,我去了潘家族长就交给潘易岭吧。”这个事情其实已是定数,潘家需要潘易岭支撑。大家点头没说话。
    潘家产业划分潘老太爷已经寻思很久,方案很是公平。
    潘家商行大房当年出力最大,尽管走私有错,但这事已然过去,后面再行起来也是潘近柊花力最多。不能打乱了这个进程,潘老太爷把八成股权给到大房,确保以后经营大房做主,另外三房得两成。
    开封顔楼潘家的股份潘老太爷直接给到二房,虽然资金是潘家所出,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也只有二房持有最为妥当。潘老太爷把新进的茶叶相关产业也彻底划拉进潘家商行,这本来也是何氏操办,放在一起最好。
    潘家太原的大宅子留给了大房,城外庄子给了三房。潘老太爷没有打算把房产留给二房,却是留了一大笔钱,让秦可儿自己决定将来哪里再建宅子。这个分配没有一点问题,潘易岭作为进士官,调动频繁,与其留这个房子,不如留下笔钱,加上潘易岭的薪水,他们再起过就是,也不一定是太原。田亩潘家不多,这个倒是很好,平均分给三家,只是三房的田亩让大房先照看着。至于清河祖宅,潘易岭作为族长拿到也合理,那里不是钱的事,价值也值不得城里的宅子,那是潘家的根。
    最后潘杨杂货的处理,这才是潘老太爷把大家叫来的原因,他想给到潘金莲。潘金莲已嫁到杨家,按说哪怕给也是给到二房潘易岭,潘老太爷一直心心念念潘金莲嫁妆的事,这是潘杨两家相互礼让的见证。潘金梅的事已不是他能管,她的嫁妆未来应该是潘近柊以大哥身份,替他父亲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