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杨垣怡的决断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元奇不得不去找杨兴真,关于杨家酒楼的事,曹诗折腾的地皮总算有点起色,就是洪庆堂那一块,他最大的麻烦是那里原有的几家青楼,他实在舍不得把股份给出去,股份越散,他觉得以后越麻烦,他们家不缺钱,现在要的是产业。
    孟家配合清扫的黑道的区域也是那一块,旁边一块则是曹家的,收到枢密院关于配合开封府的消息,他们两家最是起劲,刚好把那一片清理一下。
    杨兴真和于氏听到杨元奇把事情说完,内心是意动的,杨元奇争回来的条件是,开封杨府地皮和楼一起入股,但那个楼不算股份,还有这个楼的改造费用最后算到开封杨府。就这个条件,杨兴真知道杨元奇尽力了。
    开封杨家的收购份额已经给出去了,现在顔楼要用这块地,这是商业买卖,对方出钱,你给出来,作为杨家不可能在这事上强硬拒绝,周边的地都在卖,你还这么守着就不对了。
    现在杨家的地算成股份,那吃掉的其实得从剩余股份里面出来,本来这些就不多,还得省着点用,曹家都轻易不把这些股份放出去。现在拿回这个条件,怎么都不好再多说。
    杨兴真和于氏真正麻烦的事,府里没钱了,袭爵的事已经把杨府掏空,现在账面都是负数。清退杨家酒楼和改造杨家的楼,这几笔费用得实打实得掏出来的。
    杨兴真说:“去把杨垣怡喊来吧。”杨元忠不在,杨府得有人操办此事,杨垣怡年纪小点也得出来担着了,再说,这事杨元奇在,也不虞有人会阴她。
    于氏道:“老爷下定主意了?”
    杨兴真说:“这已不是钱的问题,顔楼涉及这么多家人股份,开封杨府又有了这个机会进去,怎么能放弃。”
    杨兴真这才是拎得清,虽然往后这段时间开封杨府会更难,但这条路必须走出去,就像当年他和老姐在太原,哪怕四处腾挪也得把产业开出来,当时杨家庄还不知道顔楼能否挣钱。现在起码大家对顔楼有点信心。
    杨兴真这句话更道出了开封最缺的一样东西,比钱还缺。杨府和开封各家族的关系,顔楼的开创给了开封杨府这个机会,涉及股份,大家就要打交道,这种沟通才会加深彼此的了解,各方利益相互慢慢渗透。杨家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卖钱,那不叫和人打关系,那是让人看笑话。
    杨垣怡进来后,杨兴真把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忠哥儿这段时间不在,这事你得撑起来,算算你比当年元奇当家也小不了多少。”
    杨垣怡问:“府里能抽出多少钱来?” 杨垣怡其实已是涉入家庭事务,只是杨元忠在的时候,她实在不能多说。
    于氏和杨兴真对望一眼,一脸的尴尬。于氏说出一个数字的时候,杨元奇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这个话 ,这基本等于没钱。
    杨垣怡转头就问杨元奇:“元奇哥哥,太原能否举债?!”父母亲不好问,她却是不怕的,做妹妹的管堂哥借钱,天经地义。
    杨元奇这时候一样无奈:“太原顔楼是最大的投资者,顔楼没那么多钱,考虑不带散股,更不能动那里太多钱,太原各家都在补充资金进去,实际太原杨家已经在跟潘家举债了。”
    这是实际情况,曹诗要的“大”把他自己折腾得欲死欲仙,其他各家一样焦头烂额,大家都在四处腾挪资金,开封的地皮不是一般的贵!
    太原杨家最后向潘家举债,不是折家范家秦家这些,就是他们各家也需要投钱,潘家其实在太原最穷,但好在没什么大投资,杨家只好从潘家那里拿了点钱出来。
    嫁给潘易岭的秦家姑姑为这事还写信,好好说了潘金莲一通,说她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她的意思是潘家入股,要杨家举个什么债。还是潘近柊理解杨家的难处,知道开封不是杨家一家说了算,不是你说谁入股就能入股的,最后把这事压了下去。
    几个人都沉默不知道说什么,临安自身都难保,份例都没交,更不用指望,杨家的复兴之路还很长!至于其他远亲,不过是当地一些小财主。
    杨垣怡突然说:“以前总觉得垣紫姐姐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今日却知有些东西源于自身。父亲母亲,太原顔楼一战我研究过,索性学学当年太原。杨家酒楼要清退,那就给他另外一家店铺,他们一定会满意。其他还有的卖掉就是,足够凑出钱了。”
    杨兴真和于氏大惊失色,这是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
    杨元奇看向杨垣怡一脸的赞赏,杨家酒楼拿到的可是另外一个店铺地皮,可不是租约,只要地皮相差不大,谈好了反过来他还会愿意给些钱。所谓地皮不差,既然是杨家留到最后的店铺,那就不会差。其他还有店铺甩卖和以前卖店铺也是两回事,以前是卖了补贴家用,现在是腾挪资金。
    于氏诺诺自语:“这……这……”这一步走出去,店铺全部卖了,这一两年杨府不会缺钱,但一两年后要是顔楼没撑起来,开封杨家就不知道怎么死的,城外庄子这些能养活杨家,那只是养活而已。
    杨垣怡道:“府里所有开支都得节省,我们得预留三年的时间。我不知道顔楼什么时候才能提供现金流,却也只能三年。大不了大家一起去西北,重新来过。”
    杨兴真和杨元奇此时都在想,杨垣怡怎么不是男子,大不了西北重新来过,这才是内心的底气!这里的重新来过不是简单说再经营什么?没有钱了干什么?年轻的入军伍搏军功,年纪大的弄个庄子种田养家呗,那里城外买地买庄子的钱怎么都凑的到吧。
    杨兴真看着自己这个庶出的女儿实在无法平静,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杨元忠身上的时候,她就这么倔强的成长,已是长大。
    也不等于氏再说,杨兴真道:“就这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