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卖汤
作者:柚子卿   重生99之小镇酸爽人生最新章节     
    张灵悦要学做饭的计划最终没能成功,饭是人家祠堂里大锅煮好,各路人马各分一份拿来拜山,来拜山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一个婶娘见她遗憾,开玩笑道:“小阿妹,想吃我们家的饭,以后嫁到我们家来呀,年年都有得吃。”
    众人哄笑起哄,张灵悦给他们表演了一个羞涩别脸不答话,和张灵音一起回家了。
    张立孝和张立严吃过馒头饭,又跟小伙伴们去玩了,直到把吃的半饱不饱的馒头饭消化了才回家。
    见张立严一副闷闷不乐,吃饭都不香的样子,张灵音问:“怎么啦?谁欺负你了吗?”
    张立孝欢快地干着饭,帮着回答:“立严为了阿黄难过呢,阿黄认不出立严了,对立严吠得很凶,也不让我们去看它的狗仔。”
    他越说,张立严的头垂得越低,整个人像蔫了的花草,说不出的丧气。
    家中此前养了一条黄背白脸的田园犬,取名叫阿黄,阿黄和其他的家中成员感情一般,但和张立严感情很好,很听他的话,因为从阿黄抱回家起,就是张立严在喂养阿黄,和阿黄的互动更多。
    今年的暑假刚开始,因为已打算了要去打工,小兄弟俩也要去寄宿学校,阿黄在家无人照顾,刘婵便把阿黄送了人,后来两人没去寄宿学校,但也不好再要回来,当时阿黄又有了狗仔,人家就更不可能还给他们了,只能回家的时候就去看看阿黄,和它玩。
    张灵悦安慰道:“阿黄做了妈妈,要保护狗仔,才格外凶的,不是认不出你们了。”
    “可是吠得很凶呢。”张立孝道,回想着:“一张脸好凶,嘴都翻起来,露出了牙,要不是有绳子绑着,就要扑上来咬人了。”
    张灵悦问:“你们是不是有谁戳小狗仔了?”
    张立孝赶忙摇头:“我和立严没有,是立新哥和立业哥他们戳的,我和立严在帮十一公煮饭,听到阿黄的吠声跑过去,阿黄对我们也很凶地不停狂吠。”
    张立新,就是阿黄送去的人家的孙子,今年八岁,估计是想在小伙伴面前夸耀自己胆子大,敢去惹产了狗仔的凶恶母狗,才这么干的。
    七八岁的年纪,人憎狗厌,可不是白说的,手多,手贱,该惹不该惹的,都胆大包天去动手。
    张灵悦都能想出当时的场景了,摇了摇头,摸摸张立严的头道:“是立新哥和立业哥他们的错,阿黄是生气他们戳狗仔,正在气头上才发火狂吠的,不是讨厌你,等下个星期我们回来,阿黄又会对你摇尾巴了。”
    “真的吗?”张立严心情好了些,期盼地看着张灵悦。
    “当然是真的。”张灵悦答得相当肯定,又说道:“阿黄我们不能再要回来了,不过我们可以等阿黄的狗仔断奶,去抱一条回来养,我问过于婆了,她同意养一条狗仔。”
    张立严眼睛亮了,沮丧一扫而空:“我来喂!”
    接下来,姐弟四人讨论了一下阿黄生的五条小狗仔,又忆起阿黄在家时的趣事,开心地吃完了这顿饭,收拾完毕,拿上铺盖衣物,出发去圩上。
    经过霞嫂的店,霞嫂告知他们,刘婵早上打过电话回来,听说他们不在,让张灵悦下午两点半过后给她打电话。
    看看时间,已快到两点半,把东西放下,姐弟四人便去了邮局。
    现如今,邮局的长途电话费是最便宜的。
    电话一接通,刘婵先为张灵悦的生日她没能打电话道歉,又问了问张灵悦的生日怎么过,这些张成林也问过了,但她问的更细一些。
    又问到她买给张灵悦的裙子衣服,张灵悦夸她眼光好,穿上后很好看,人人夸赞,刘婵颇开心自豪地笑了。
    听到生日当天还照了照片,洗出来后会寄给他们,刘婵生出浓浓的期待来,真希望马上能看到。
    第一次离开儿女,第一次不能帮大女儿过生日,不能在身边见证她的成长,刘婵心里是难过的,有照片的话,就多少能弥补这份遗憾,见到照片,就好像当时也跟他们在一起了。
    这一刻,刘婵突然发觉,虽然国庆节才回去见过儿女们,下来不到半个月,她又开始非常想念他们了。
    之前她是不是将离别想得太简单了?
    这才出来多久就这么挂念,刚不能替大女儿过一次生日就觉得遗憾,以后小女儿生日呢?两个儿子的生日呢?再往后每一年每个儿女的生日呢?
    哪得累积多少的遗憾?
    生日的事说完,告一段落,张灵悦问道:“妈,你最近在忙什么?连电话都没空打,爸说你要亲自告诉我们,你到底在忙什么呢?”
    说到这个,刘婵轻咳了一声,自豪地宣布:“我最近在煲汤卖。”
    “煲汤卖?”
    “是啊,就在厂外面,我们的厂很大,员工多是兴市周边乡镇农村的人,喜好喝汤,我看厂外面有人煲汤来卖,蛋汤五毛钱一碗,骨汤鸡汤鱼汤一块钱一碗,想到你们几个孩子在家都能支摊,我就牙一咬,想着试一试,就当提前练习卖酸料了,要是没人买,大不了我和你爸、和仓库里的人一起喝了。没想到,生意很好,一开始卖两煲汤,现在一个星期过去,卖四煲汤了!”刘婵兴奋地说着。
    “也是多亏了你邱婶婶教我煲本地人爱喝的汤,才能卖这么好,哈哈哈!”刘婵补充完,开心地笑起来。
    呃……
    张灵悦扶额。
    她想起假期去兴市的时候,姐弟四人有时无聊,会去刘婵的厂外接她下班,的确见过,就在厂门口的两边,排了长长的,卖汤的,卖汤粉的,卖凉菜的,以及卖炒粉卖炒饭卖小吃的之类的小摊档。
    只要做得不差,本身厂子大,员工多,这些摊档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妈,你现在是什么打算?打算辞工专心把卖汤的生意做大,不回来了吗?”
    “诶?”张立孝趴到电话边,脱口问道:“妈,你不回家了吗?”
    听出大儿子话语中的期待之意,刘婵顿感手痒,没好气地对逆子道:“妈要是汤卖得好,不回家了,那就把你们都接到兴市来上学!”
    张立孝顿时讪讪,补救道:“妈,我想你回家。”
    张立严跟着道:“我也想妈回来。”
    ?
    大家意外地看着他,张立严很少这么积极地表态,今天这是怎么了?
    刘婵在电话的另一端也感到意外,但意外过后,就是刚气到的心,被小儿子的期盼之意给抚慰到了。
    “我不打算辞工专门卖汤。”刘婵道,回答张灵悦的问话,“要是专门煲汤卖,就得租个地方,不好在再住在仓库,那样挣得就少了。再说了,汤卖得再好,我也没有三头六臂会分身,始终只能在一家厂外面卖,而厂外面,大家来来去去,卖的也就四种汤。你爸说,兴市周边乡镇也很穷的,跟我们水门圩比,也就好一些,他们那里的人也喝不起更好的汤。这样的话,就更没必要专门租屋煲汤卖了。”
    张灵悦点头,她爸没说错,确实是如此。
    刚去兴市的时候,张灵悦不敢到处乱跑,还以为城市周边的农村也跟城市一样,是富裕的地方。
    一年暑假,一个跟刘婵玩得好的妇女,是兴市周边农村的,家靠近一个森林风景区,邀刘婵带着几个孩子去她家玩,可以从她家村子在的小路进景区不要钱。
    张灵悦姐弟跟着去了,走进村中,竟发现大半人家,全家人就挤在一间二三十、三四十平方,看着很有年头的旧屋里,姐弟四人一路看去,滤镜碎了一地。
    心中想的都是:还不及我们的小山村呢,最少也有三间两层的正屋,厨房另算,还有天井,更别提独立的猪圈和粪坑了。
    一想到自家连吃饭都有专门的一间,能坐得下一二十人的屋子,顿时觉得自家的泥砖三合院都成了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