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撵兔子的快乐
作者:w南柯   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风雪夜最新章节     
    第二天,吃过早饭,秋丫爹隔墙招呼正在喂羊的王林:“走呀!咱们去山上转转,没准有个意外收获呢!”
    王林嘴上说着:“能有啥呀?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但是正被马玉芝磨叽的心烦,乐得出去躲心净。
    两个人趟着厚厚的积雪到山上转悠了好大一圈,连个活物都没看到,失望之余正要打道回府,却发现了一串小动物留下的深浅不一的脚印。
    循着足迹一路找过去,竟然是一只肥大的灰色野兔、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跳跃。
    二人一下子兴奋起来,马上从两面包抄过去,因为积雪太深,兔子跑不起来,他俩走的更慢,看似近在咫尺,却始终差那么一点就能逮到。
    就这样跑跑停停,从早晨到天黑,一直追到了离家五十里外的林场,最后终于把兔子靠趴蛋了。
    总算有所收获,怕家里人着急,赶紧往回返。累了又不敢停下来歇息,因为夜晚的风更硬,加上在野外,冷的受不了。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大亮,身上穿的棉衣棉裤不知道被汗水打透了多少次。
    回来的路上两个人就商量好了,两家人凑到一起,用这只兔子改善伙食。进餐地点当然要选在秋丫家了,王林清楚自家的状况,媳妇也弄不四置。
    秋丫爹和王林收拾兔子的时候,秋丫娘把灶坑的土挖开,下面就是秋天储存的长白萝卜,抠出几根炖兔子肉吃。
    一只兔子,放了几个大萝卜,添上几瓢水,秋丫爹看着一大锅萝卜炖兔肉,用鼻子吸了吸,喜滋滋地说道:“兔子蹦不出萝卜锅。”也就是说,萝卜炖兔子肉是难得的美味。
    因为每家只有一口大锅,所以马玉芝在家里做了一锅小米饭,顺便把一盆黏糊糊的米汤也端来了。
    一共九口人,两家的炕桌对到一起,围了满满一圈。
    王林家的几个孩子坐在桌前,开始时扭捏着不敢动筷,不时瞟一眼他们的母亲。
    秋丫娘猜到马玉芝肯定事先给孩子们下了令,不许搂桌子,遂看向她说道:“让孩子们抢罗着吃吧!大人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能咋?他们不吃,放咱们嘴里也不香甜。”
    马玉芝看着几个孩子,放话道:“那就别夹夹咕咕的了,吃吧!”几个孩子得令,不约而同地伸出了筷子。
    四个大人把兔肉尽量留给孩子们吃,自己啃上几块没什么肉的骨头,嗦啦一下滋味,吃的多是萝卜,再喝上两碗鲜香美味的清汤,就已经很满足了!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大快朵颐,秋丫爹把秋丫娘为他买的那瓶只喝了二两的高度散白酒拿上来,跟王林俩喝了个精光。
    所有人都吃的满面红光、鼻尖冒汗。吃饱喝足,秋丫娘拿过扫炕笤帚,自己先折下一截笤帚糜子,然后扔给其他几位大人,大家坐在那里一边剔着牙,一边打着饱嗝儿。
    随后口渴,再喝上一碗香香浓浓的米汤,孩子们的肚子瞬间鼓了起来,在炕上笑着、闹着,一幅人间至美的画面,幸福莫过于此!
    都说孕妇不能吃兔肉,否则生出来的孩子会‘三瓣子嘴’,可谁又能抵挡得了美食的诱惑呢?
    尤其十天半个月见不到油腥,早就清肠寡肚的了,马玉芝也顾不得许多,管她生出个什么来呢!先饱享一顿再说,她最近的饭量大到惊人。
    就算年轻体质好,秋丫爹和王林喝点小酒、饱餐一顿后,也马上泄了劲,累的昏睡了一宿,过后又趴了三天炕。
    别人取笑他俩,犯得着为了一只兔子、累成这个熊样吗?而他俩却乐呵着呢!觉得两家人吃得高兴,值了。
    这种心情简直可以跟吃一顿杀猪菜相媲美,竟然信心满满地还要再去山上撵兔子,说是已经有了经验。
    ……
    刚进入腊月,王林家的肥猪食欲不振,天寒地冻的,烫好的猪食倒进槽子里,总是只吃上碗口大的一个坑,剩下的就全部冻在里面了。
    眼看着都掉膘了,两口子一合计,不如早早杀掉。
    王林家没有猪圈,他家的猪从来都是散养,小时候抓回来拴熟了就撒开,到处溜达、上蹿下跳,练就了一副登高爬墙的好身手。
    夏天跑去农田里、糟蹋庄稼;跳进别人家院子、毁掉园子里的蔬菜;拱开自家房门、把米面逮上半袋子,这些事他家的猪都干过。
    他家没有茅厕,大人孩子房后、墙根随处解决,完事就被那头猪清理干净了。
    有时候甚至等在旁边迫不及待地拱屁股,要拿上木棍边驱赶边大便。晚上就钻进柴火垛里萎个窝,睡得倒是舒坦。
    王林早早找了杀猪匠和几个帮手,趁肥猪睡得正香,把它堵在窝里,按住之后拿来饭桌,抬上去准备就地正法。
    那只肥头大耳的黑猪看起来还在发懵,没怎么反抗,众人想速战速决,觉得这么多人按着,不用捆绑就成。
    杀猪匠上前,照准脖子就捅了下去。
    可是由于黑猪扭动了一下,刀子扎偏了,待抽出来打算再补一刀时,没想到黑猪‘嗷’的一声大叫,开始奋力挣扎,同时也摔到了地上,然后一个鲤鱼打挺,一下站了起来。
    先是瞪着发红的眼睛,‘哼哼’着跟几个人对峙了一会儿,当有人试图闪电出击抓住它的一条后腿时,早已愤怒的黑猪猛地撞倒两个人,冲出包围圈,瞬间跑到围墙边,纵身一跃,逃到街上去了。
    黑猪身上汩汩地冒着鲜血,一路东奔西跑,仓皇逃窜。洒落到地上的血迹,跟白雪互相映衬着,让人触目惊心。
    后面的人一边喊叫一边追赶,又惊动了一些人加入到围剿之中。
    直到把黑猪累得筋疲力竭,血也差不多流干了,一下子瘫倒在地,人们才气喘吁吁地跑上前,把它抬了回去。
    没接到猪血,灌血肠大概率是泡汤了,就看有没有落膛血了。
    然后吹气、褪毛、刮皮,待收拾干净,开始削猪头,因为要把血脖子肉尽早割下来煮上,待会儿用来烩杀猪菜。
    可是一刀子下去,随着皮开肉绽,竟然出现了很多痘痘,大家心里马上一沉,完了,养了一只‘米芯子’猪。
    这也是家家户户最怕的事情,一年的油腥就指望着一口肥猪呢!摊上这种事,别提多闹心了!
    等着吃肉的人们这下彻底失望了,先前还因为吃不成血肠而失落,这下愿望全部落空了。
    王林两口子对于灶房里的白条猪,已经懒得再看上一眼,坐在炕上郁闷的快崩溃了。
    这种情况,任何的劝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帮忙的也无心再逗留,带着满腔的惋惜怏怏离去。
    可是,这么大一头猪,又不能扔掉。说实话,哪能舍得?
    第二天,接受现实的王林两口子,开始剔肉,把肉片切成大块放进锅里烀上大半天,待把水?干,把瘦肉捞出来,放到盆子里,撕开肉丝,细心地挑出里面的痘痘。
    肥的可以接着炼,撇出的油和后面剩下的油滋啦照常食用。
    夫妻俩愁容满面,孩子们觉得能天天可着劲吃肉,高兴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