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多斩几名明修
作者:沃强   都市之:复兴大明最新章节     
    此刻,镇守辽阳的蒙烈尔泰正处于狂怒之中。后金派遣至蒙古林丹汗部落征战的大军,皇太极竟令他这位英勇善战的贝勒留守辽东?
    这个第八贝勒简直欺人太甚!想他蒙烈尔泰,历经数十场大小战役,哪一次未曾立下显赫战功?他这位后金四大贝勒的称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在战场上一刀一剑、一枪一矢,与明军激战所换来的血色荣耀,更是用无数明修的性命堆砌而成。
    只因他对皇太极重用汉修、分封汉人修炼之地之举表示反对,便遭此冷遇。皇太极此举确实令人心寒。他之所以坚持反对重用汉修,乃是遵奉先祖努尔哈赤的遗训,有何不妥?这位第八贝勒自登基汉王之后,便开始与那些胆小如鼠的汉修勾结。
    与那些懦弱的汉修混迹一处,又能学到何种峥嵘战技?更令人愤慨的是,第八贝勒竟欲废止贝勒共议国事这一先祖努尔哈赤定下的铁律。倘若他得逞,那么平日里与其针锋相对的贝勒们,又怎会有好果子吃?从此次出征蒙古之事便可看出其险恶用心。
    借口留守辽东无需众多修士防卫,竟公然抽取他正蓝旗三分之一的修士兵力。这分明是明目张胆地掠夺他的修炼人口啊!
    正当他心中憋闷之际,又一则消息让他勃然大怒——金州失守,驻防那里的一个甲喇部队竟遭全军覆没。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报信之人言辞夸大。自从东江镇灭亡后,辽东再未遭受过明修的侵扰。即便是在东江镇当年最为强盛之时,他们也从未有过攻占坚固城池的记录。那些只会偷偷摸摸袭击村落屯堡的东江镇明修,总是一击即退,从未与后金的勇猛修士正面对决。
    然而今日的消息却是他麾下一个甲喇全军覆灭,金州城亦告失陷。如此羞辱,让这位傲骨铮铮的贝勒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他的正蓝旗原本拥有五个甲喇的修士编制,如今却被敌手一举全歼了一个。剩下那些缺编的甲喇,不过区区四千人而已。虽然蒙烈尔泰性情急躁,但他并非卤莽之人。既然敌人能一举全歼他的一个甲喇,显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 ...
    无论明宗门施展何种诡异手段,莽古尔泰麾下已然陨落了修为者之一,自此他行事愈发谨慎。他决意调动各方领地的旗丁与那些归顺的汉八旗弟子,并着手整合力量,目标直指金州要塞。
    当下,他便传令辽南各旗的旗丁及留驻的汉八旗弟子集结于金州方向,自己则亲率直属正蓝旗的精英修士坐镇距金州四十里之遥的大洼灵镇,静待各地旗丁会师之后一并攻打金州城。
    此役,他誓要将金州明宗门势力彻底灭绝,令其有进无退,以泄胸中愤懑。仅仅两日工夫,他已抵达大洼灵镇。
    此时,四方汇聚而来的旗丁与汉八旗弟子已齐聚此地,众多修士涌入小镇,使得原本狭小的城镇瞬间拥挤不堪。
    莽古尔泰甫至,首要之事便是驱逐那些占据小镇的旗丁和卑微的凡人百姓——那些胆敢与高贵八旗子弟争夺居所的凡人百姓,在他眼中无疑是触犯禁忌。
    若是不给这些凡人百姓一些教训,恐怕世人当真以为他莽古尔泰易于对付。那些被提升身份的凡人百姓切莫以为晋升为旗人便高人一等,在莽古尔泰看来,他们依然只是卑微的存在。能让这批人参与攻打金州已是看得起他们,否则等待他们的唯有无情的斩杀。
    又过一日,辽南各地的旗丁大多如期赶到,总计五千余名旗丁与一万两千名汉八旗弟子汇聚一堂。加上他直属的四千名精锐甲士,这支队伍的实力足以再次踏足大明疆域,展开肆虐。
    于是,莽古尔泰率领这雄壮的两万修士大军,威势赫赫地奔赴金州城。然而,当他们抵达金州城下时,却看到城墙附近挂满了尸体,皆乃他们女真八旗世家之人,且与莽古尔泰所属的正蓝旗之间存在着诸多联姻关系。
    这些惨遭吊死者之中,有不少与莽古尔泰手下的将士有着亲族联系。如此血淋淋的一幕,激起了莽古尔泰的滔天怒火,他从未见识过如此嚣张跋扈的明宗门弟子。他当下即刻下令,命汉八旗弟子率先发动攻势。
    这些汉八旗弟子中有许多原先是辽东地区的明宗门降徒,如今充当着冲锋陷阵的炮灰。以往攻城之际,总是由他们先行,以消耗敌方的防御资源。待城防物资耗尽、守城弟子疲惫不堪之时,那些身披重甲的女真尊贵修士才会踏上战场。
    昔日他们作为炮灰攻城时皆心存怨念,毕竟无人甘愿白白送死。然今日情形大变,女真贵族竟允诺分予他们田土耕作,虽需缴纳五成重税,相较于大明苛政而言犹为宽厚,至少可以确保温饱,不必再忍饥挨饿。
    在这些汉八旗弟子心中,种族与国家界限早已模糊不清,他们并不在乎由何方势力统治。对他们来说,谁能喂饱肚皮,他们便会为谁赴汤蹈火。
    是以,今日这些汉八旗弟子攻城格外奋不顾身,他们顶着守城弟子射来的利箭,舍生忘死地填补护城河。一名扛着重型沙包的汉人弟子拼力狂奔向前,当即将接近护城河之际,一支劲弩猝不及防地贯穿了他的胸膛……
    他身形摇晃地向前疾奔几步,倾尽体内全部灵力,将肩扛的重砂囊朝着护城河奋力掷出。伴随着砂囊坠入护城河深处,他的生命亦随之消逝于天地之间。
    他无力地瘫倒在护城河边,又挣扎着向前扑去,竟不惜身躯化作填河之物,融入那砂石之中。此等壮烈之举令城墙之上监战的杨玄蕃瞠目结舌,一切都看在眼里,清晰无比。此人分明乃一名汉家修士,却又为何这般奋不顾身为妖族效力?
    那些妖族究竟给这些汉家修士灌输了何种迷魂法术?竟使这些本畏缩不前的修士甘愿舍生忘死!若这些汉家修士皆以此般决心作战,那接下来的金州城怕是难以固守矣!
    同样心有所感的还有城外观战的莽古尔泰,他对这些泥傀儡族的表现同样感到惊愕。倘若当日这些泥傀儡族能展现出今日半数的决心,他们的女真族恐怕也无法轻易夺取辽东之地。
    原来只是因为女真第八部落赏赐了一些土地予这些泥傀儡族,他们便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难道自己真的错了?重用这些汉家修士才是正确的选择吗?
    不!泥傀儡族终究还是泥傀儡族!自己不会错,错的是那些泥傀儡族,定是他们误服了什么邪异丹药才会如此行事,便是这样无疑!
    汉八旗弟子冒着箭矢如雨和城头飞炮的轰击,付出千余人牺牲的代价,终将五丈宽的护城河填平。见此情景,莽古尔泰果断挥手示意。一侧蓄势待发的汉八旗弟子立刻扛起云梯,向着城下猛冲而去。
    身后更有千余正蓝旗射手紧随其后,他们肩负起在城下以弓箭压制城头明军的任务,为攻城的汉八旗弟子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毕竟汉八旗同样是后金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还需依赖他们开垦耕耘,故不宜损失过大。
    汉八旗弟子见女真宗主亲临战场,为其压低城头火力,士气更为旺盛。他们在呐喊声中直扑城下。在千余八旗射手的有效压制下,城头明军的火力瞬间受阻,众多明军弓弩手被正蓝旗射手射杀倒地。
    即便城墙上的明军弓弩手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但由骑射修炼而成的女真人,在弓箭技艺上显然远超明军。
    杨玄蕃目睹此景,深知若任由局势发展,城下的汉八旗弟子必会登上城池,于是连忙下令抛掷炼罡巨石与炼木檑桩砸断云梯,以期阻挡敌军攻势。
    张铁山曾是辽东地区的明军战士,战败之后沦为了女真甲兵的包衣奴隶,生活困苦不堪,食不果腹尚且不说,每日还必须从事繁重的劳役。如果不是饥饿至极,体力耗尽得以逃脱,他早就逃离这个地方了。然而去年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看到了生活的转机——女真宗主竟然将土地分给了他们。
    此事顿时让包括他在内的这批包衣奴隶欣喜若狂,虽然他们因此被迫加入汉八旗,为妖族效力,但对于张铁山来说,既然为谁效力都是卖命,何不如为妖族效力,至少还能得到土地,让自己和族人不再忍饥挨饿,仅此一点,已足够令他无怨无悔。
    自他踏入汉八旗修真营以来,今日是他首度踏上破阵之路,纵然面临的是坚固如磐的灵石城池,他也未曾显露半分惧意。对于明宗修士的实力,他早已洞若观火,一旦近距离交锋,明宗弟子必将迅速败北。
    他深信不疑,便持着重兵符所化的云梯,冲锋至城墙之下。此时,城头上飞落一块布满元磁铁钉的板甲,瞬间将他前头两名同门拍成血泥。
    他疾步上前,自地面拾取一面星辰盾护顶。他们一行修炼者呐喊着口号,合力架设云梯于城墙之下。云梯顶部设有元磁挂钩,一旦吸附于城墙,除非修为极高之人出手,否则无法轻易脱离。
    此刻,他们队伍依照修为高低逐一攀登云梯,张铁山先前冲在最前端,因此在云梯立稳之后,反倒落在了后面。
    他口中咬定一道雁翎飞剑,一手持盾守护头顶,一手紧握云梯,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心中不断默念法咒,祈愿不要降下枪林弹雨,也不要泼洒烈焰丹火,更不必提那蚀骨金液!
    然而,伴随着他的祷告,一根犹如巨龙般的炼魂炮木忽然自城头倾泻而下,在重力作用下,疾速砸向他们所在之处。
    那枚炮木无情地夺去了三位同门的生命,歪斜地落在一旁。目睹并肩作战的三位伙伴刹那间陨落,他的内心深感悲凉,意识到今日恐怕难逃此劫。但每当想起家中修行的亲人与那片肥沃的灵田,他的信念再次坚定起来。即便今日赴死,也要令那些明宗弟子付出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