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自家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呢
作者:二话不说吧   四合院:一手遮天最新章节     
    这些包裹大大小小的堆在一起,显然是易中海挑起事端后,新搬来的人家跟着起哄,其中不乏嫉妒心理作祟。后来,老何帮着苏阳把这些物件搬进了屋里。此时,老爷子和秦淮茹正在何家烤火,一边等待那边暖和些,一边由老爷子给即将临盆的许灵芸诊脉检查。
    平日里,这些都是何大清带着妻子女儿去拜访并顺便给许灵芸把脉的,但今天倒是省事了。很快,刘海中带来了几瓶好酒;许伍德则提着两只老母鸡和一些山货,径直去了跨院。
    以往的话,像这样的情况家里于眉定会有所顾虑,但现在,自家老爷们都乐意去苏阳那里吃饭,甚至直接送东西给他们也不介意。毕竟,在战场上,他们还得依靠苏阳的关照和提拔呢。这话说得没错,光是苏阳能在战争中期回来这一点,就已经说明了许多问题。
    于是,历阳的跨院热闹了起来。最初是由刘海中、许伍德等人帮忙张罗,但是几个大男人做事难免粗糙。于是,他们便喊来了家里的女眷们。有的清扫地面、整理房间,有的宰鸡处理食材,还有的帮忙生火添柴。
    尤其是阎家的媳妇,手脚麻利得很。这都是阎埠贵回家取炸花生和咸菜时告诉她的。“瑞华,待会儿你去苏阳家看看有什么能搭把手的,‘二零三’肯定会在那儿吃饭的。苏阳一贯大方,肯定会准备满满一桌子菜,吃完饭肯定还会剩很多。那时候你就和刘家、许家的媳妇分一分,咱们家也能跟着沾点光,改善一下伙食。”
    杨瑞华眼睛一亮:“还是你想得周全,你先过去,我随后就到,免得太刻意了。”然而阎埠贵却意识到:“得了,我们一起过去吧,苏阳哪里看不出来,只不过他不在乎而已。我觉得,他恐怕也知道咱们是在装穷。”
    杨瑞华惊讶地问:“不会吧?”阎埠贵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随后,夫妻俩带着炸花生和咸菜一同前往跨院。
    看到这一幕,刘海中、许伍德也心领神会,相继回家把各自的媳妇叫了过来,说是去帮忙,但实际上自己却不用动手,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炉子生起火,屋内渐渐暖和起来,这时,老爷子也过来,并在客厅泡起了茶,热情款待大家。“嘿!这茶的确香气扑鼻,今天我们可有口福了!”刘海中模仿厂领导的模样,仔细品味着手中的茶水,那份模样还真有点领导派头的意思。
    许伍德知道老刘在厂里的地位,私下里不由得笑了笑。虽然刘海中如今成了车间组长,但实际上与之前的工人身份并无太大区别,厂领导只是给了他个组长的名头,他所做的工作依旧如故,更别提管人了。然而,刘海中对此毫不在意,对他来说,有个挂名的车间组长就已经足够了,至少也算是个小官。更何况,他的工资还涨了五块钱。
    阎埠贵见状,内心颇有些看不起老刘那装模作样的样子,心想:“你这还懂得品茗?简直是牛嚼牡丹。”而对于苏阳来说,眼前的这三个大男人都让他觉得各有特点:一个想装阔绰却没能装成功;一个心机重重,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最后一个则是满身臭知识分子的傲气,仿佛谁都不放在眼里。
    再加上老何,若是放在以前,性格大大咧咧的老何只怕是不会跟这三人搅合在一起。但是自从娶了许灵芸之后,他确实是变了个人,至少在修养方面,他已经有了些许的进步。
    等每个房间都被收拾干净,换上了新的被褥之后,阎家妇、刘家妇、许家妇以及秦淮茹终于可以歇息一会儿了。她们围坐在许灵芸身边,给她传授育儿经验。秦淮茹也是学习的对象。偶尔,听到几个妇女低声讨论一些私密的话题,她不禁面红耳赤,时不时偷偷瞥一眼苏阳。
    苏阳自身五感灵敏,察觉到了秦淮茹的目光注视,他都有点想提醒她了——小孩就别跟着已婚妇女们掺和这种话题了。再说,你那黏糊糊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我才十二岁!”当然,如果算上前世的年龄,他也三十出头了。再加上这具身体的特殊情况,也许这也无可厚非。
    行啊!我家老头子正在受苦呢,
    你们倒好,吃得满嘴流油,喝得摇头晃脑?
    “气死我了,怪不得贾婆婆总骂你是个小畜生,哼!真是不做人哪!
    \"唉!富贵人家酒肉飘香,路边却有饿殍冻死,人心不古,仗势欺人,简直就像跳梁小丑...
    \"撑死你们算了!哼!一个个跟没吃过饭似的,巴巴地跑去做帮工,就是为了蹭这一顿饭,也不嫌丢人现眼。
    “不过说真的,这菜闻起来确实挺香!”
    易家门口。
    嘿,易家的儿媳不在家,早就一直在后院老太太那儿侍候着。
    “唉!老太太,你说老易他们会怎么判?”
    老太太叹了口气:“放心吧,刚才那个王同志不是说了吗?不会枪毙,顶多也就是劳改一下。
    \"小易好歹是厂里的大师傅,听说现在轧钢厂的活儿特别重,像他这样的技术骨干可是离不开的。
    \"等到厂里知道了这件事,军队代表肯定也会帮忙求情的。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易谭氏才稍稍宽慰了些……
    \"我都和老易说过多少遍了,别招惹那边跨院的,他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哪里斗得过他们有权有势的啊?\"
    聋老太太也跟着生气:“小易也是,我都反复叮嘱他了,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他怎么就不听呢!?\"
    \"刚才在外面我就看出来了,苏阳那个嚣张劲儿,如果真是做了逃兵,他又怎么可能这样大摇大摆地回家来?\"
    \"小易就是太急躁了,又经不起何大清他们那一套,这次吃了亏也好,以后能成熟稳重点!\"
    贾家这边。
    贾东旭望着冷锅冷灶,心里堵得慌。
    自家老妈都被抓走了不说。
    那女神从头到尾连正眼都没给自己一个。
    雪片飘落,北风吹得呼啸……
    再来看看那边跨院。
    一屋子的男人在里面喝酒,所以一直到深夜,
    连苏阳也陪着老爷子喝了不少。
    可能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缘故,他很喜欢那种微醺甚至是醉醺醺的感觉。
    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再想起战场上,那些战士们拼命搏杀,最终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惨状。
    那血肉横飞的画面,即便苏阳意志坚定,每次回想起来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战场的残酷与痛苦。
    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去援助志愿军战士,但他终究不是神,不能代替每一个人承受那样的伤痛。
    那些曾经与他笑谈甚欢,邀请他去老家做客的战士,就在他眼前倒下,有的甚至被炮弹炸得面目全非……
    他们大多数人也只是十八九岁的年纪。
    若是放到后世,这时候应该还坐在温暖的校园里读书吧?
    于是,苏阳由微醺状态一路喝到了烂醉如泥。
    若是在清醒状态下,他是断然不会喝到这般程度的。
    就算再多的酒,他也能靠自身排出体外。
    然而此刻,他却是有意让自己放纵一回。
    在座的众人,在吃饭的时候,也听他讲述了一些战场上的故事。
    听着那些年轻战士舍身护友、奋勇冲锋的事迹。
    这些英勇壮烈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女眷们更是听得泪流满面。
    那些都是还未长大成人,还只是孩子们呀!
    何家、阎家、许家、刘家的人更能感同身受,毕竟他们也有孩子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搏斗。
    或许最初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并不赞同自家孩子去参军杀敌。
    但后来,报纸上公布的种种胜利消息,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决心,以及战士们的坚韧不拔——他们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守护家园,保家卫国。
    如今听到苏阳亲口诉说战场之事,他们已不再持有最初的顾虑,反而鼓励孩子上前线杀敌。
    他们并不期望孩子们能在军队中有多大作为,只希望他们能够多消灭敌人,把侵略者赶走,让我们的国家得以持久和平,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而他们自己,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参军卫国,自家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呢?
    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
    为他们自豪。
    “得了,阳子已经喝得不行了。”
    看到苏阳醉得一塌糊涂,老爷子不由得劝阻了一句,并对淮如说道:“淮如,你过去扶小阳回房休息吧,今晚怕是要辛苦你照顾他一下了。
    “要是他呕吐,你就帮他照料一下,一会儿我给他熬点醒酒汤,省得他太难受。”
    许灵芸对淮如说:“淮如,那就辛苦你多费心了,刚才他讲了那么多战场上的事,表面上看起来轻松。
    \"但我们都知道,那些经历其实有多么凶险。
    阎埠贵点了点头:“亲眼目睹昔日的战友倒在身边,可以想象当时他的心有多痛。”
    听了阎埠贵的话,大家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老爷子感叹一声:“战争的确残酷,但正如大统帅所说,这场仗我们不得不打,不仅仅是为了当下,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