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你们锦衣卫不是要抓我吗?我主动送上门来了
作者:钩鱼王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最新章节     
    将这种法子献给朝廷,这可是一件泼天的功劳。
    除非叶瑾犯下的是谋逆大罪,要不然就算他杀了个吧两个皇子皇孙,老朱这会儿都会捏着鼻子忍下了。
    至于赵今夏,在叶瑾被传召入宫之后,也从陈洲等人的嘴里知道真相。
    所以他们知道叶瑾说的“投案自首’只是调侃而已。
    叶瑾现在之所以去锦衣卫衙门,可不是真的去投案自首,而是去寻某人的晦气。
    但是他们刚才的反应依然十分激烈。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虽然叶瑾今天去寻了锦衣卫的晦气,锦衣卫不但不敢把他怎么样,甚至还会咽下这口气。
    但是等风头过了,这些狗腿子的报复也会接踵而至。
    所以叶瑾现在上门去寻人家的晦气可能这会儿爽了,但是后面的苦日子或许会
    让他后悔。
    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家县尊是什么德行。
    说好听一下是血气方刚,眼里揉不得沙子。
    说难听一些就是心眼小,讲究今日仇从不隔夜报。
    什么‘容忍’、‘涵养’、‘以大局为重”在他这里都是屁话。
    所以千万别把他给惹毛了。
    要不然,就等着‘至死方休’吧!!!
    锦衣卫是明廷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前身为洪武皇帝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一月,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比如北伐蒙元的时候,锦衣卫就收集了大量的蒙元残余势力军情。
    虽然才设立几个月,但是这段时间锦衣卫和前身“拱卫司’已经做到了让人人避如蛇蝎,止小儿啼哭的地步。
    从洪武13年开始的胡惟庸一案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朝中重臣或者勋贵被卷入其中。
    办理胡惟庸一案的主要衙门就是锦衣卫。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锦衣卫和前身‘拱卫司’查抄的官员府邸不下百余家,死在
    昭狱里的重臣极其家属也有上千人了。
    至于遭受酷刑致残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朝野内外对锦衣卫一直非议不断。
    但是因为深受当今圣上朱元璋的信任,所以锦衣卫非但没有被撤销,反而权势日甚一日。
    因为权势滔天,锦衣卫衙门不像其他亲军衙门那样散落在应天府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的正门承天门。
    在千步廊西侧,毗邻五军都督府和通政司,与东侧的六部隔街相望。
    这里可是朝廷所有核心权力机构的驻地。
    现在虽然离夜禁只有一个多时辰了,但是街上依然行人如织。
    不过应天府的内城足够宽敞,所以叶瑾等人骑马走在街上,倒也畅通无阻的就来到了锦衣卫衙门门口了。
    远远望去,这锦衣卫衙门和别的衙门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却门可罗雀。
    很多人宁愿饶远路也不敢在锦衣卫衙门门口走过。
    就算是绕不开路了,也是贴着巷子的另一边,匆匆而过,不敢有丝毫的逗留。
    就怕沾染上了晦气。
    这倒是可以理解,若非情不得已,谁愿意从这里过?
    但是叶瑾这会儿却是趾高气扬,反其道而行之。
    颇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势。
    身后的几个心腹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跟在他的身后。
    他们这几个人的异常举动,自然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几乎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一脸好奇的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几个人的马蹄声在这条不宽的街道上回荡着,十分醒目。
    陈洲的脸色这会儿已经变成了惨白色了,额头上已经浮现一层薄薄的冷汗。
    赵今夏圆润的鹅蛋脸上也开始流淌着汗珠子,在夕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心跳的频率也比之前快多了,看得出,她现在也十分紧张。
    至于张狗子和郭二则稍好一些。
    但是也仅仅是稍好一些,他们俩现在的心里也打着鼓呢。
    一会儿在猜测锦衣卫像不像传言中的那般凶残,一会儿又担心自己要是熬不过那些个酷刑怎么办?!
    只有叶瑾面不改色。
    不!
    不但面不改色,反而趾高气扬。
    活脱脱一个傻大胆模样。
    远处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了,纷纷朝这边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锦衣卫衙门门口,列着两排站班的校尉和力士(标注1)。
    这些校尉和力士人人都穿着统一制式的红袄(标注2),腰间也挎着统一制式的绣春刀,而且每个人都悬挂着木质腰牌,显得十分威风凛凛。
    他们自然也早就发现了叶瑾等人。
    当叶瑾等人越拉越近之后,这十几个人纷纷扭头朝他们看了过来,目光中带着一丝威吓齐刷刷的射向这群不速之客,仿佛是一群恶狼在看到了几头主动送上门的肥羊一样。
    等叶瑾他们距离锦衣卫衙门还有十余丈(标注3),为首的校尉挎着绣春刀走了过来。
    抬手止住叶瑾叶瑾之后,厉声喝道,“来人止步,衙门重地岂是尔等纵马之地?!若无要事速速离开,如若不然,当心治尔等藐视衙门之罪。”
    这个校尉自然也看到了叶瑾身穿的七品官服。
    所以并没有像对待其他人那样,下令手下拿人,而是出言警告。
    但是锦衣卫也足够狂妄了。
    因为叶瑾好歹也算是朝廷七品官员,但是锦衣卫衙门门口的这些校尉和力士都是没有任何官职品级的小兵,居然敢这么不客气的跟叶瑾说话。
    要是在其他衙门的话,哪个看大门的敢这么嚣张?!
    但是叶瑾不知道的是,要不是他穿着一身七品官服,这会儿估计都被这些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给抓进衙门里去了。
    所以虽然这个校尉说话嚣张,但是人家对他都还算优待了呢。
    不过如果是别人听到这个锦衣卫校尉的这番话的话,早就被吓傻了。
    就算是真的来锦衣卫衙门有事,也不敢在这个‘地狱之门’多待一会儿,早就夺路而逃了。
    但是叶瑾依然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骑在马背上没有下马的意思。
    居高临下的看着这名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校尉淡淡说道,“本官上元县县令叶瑾,今日一早贵衙门一名名叫元狮的千户曾前往上元县缉拿本官,说是本官犯下了不赦之罪,要将本官缉拿入狱。但是正巧有宫中内侍传旨,要本官即刻进宫面圣。本官只好向元千户告罪,随内侍进宫面圣。毕竟陛下的旨意大如天嘛,虽然本官犯下了不赦之罪,但是也得以陛下的旨意为重。”
    听到叶瑾这番轻描淡写的话,校尉那张猾狂的脸色已经变了。
    虽然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但是却是一个能进宫面圣的七品芝麻官。
    全天下的七品芝麻官多如牛毛。
    能被召入宫中面圣别说屈指可数,估计蝎子拉屎独一份吧。
    但是叶瑾还没有说完,而是继续居高临下的说道,“但是本官一直惴惴不安,毕竟犯下了此等罪行若是不来交代清楚的话,恐怕等贵衙门的元千户再上门之时,就是本官伏诛之日,所以陛辞(标注4)之后,本官就匆匆赶来锦衣卫衙门,投案自首…”
    他骑在马背上,朗声说道。
    居高临下,冷冷俯视着这位锦衣卫校尉,声音随之变得冰冷起来:“你们锦衣卫不是要缉拿本官吗?!用不着那么麻烦了,本官自动送上门来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
    他的身影在夕阳的照射下,竟然显得十分伟岸起来。
    此时,围观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叶瑾声音不止让锦衣卫的众人听得一清二楚,甚至远处的围观人群也听了一个大概。
    所有人都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叶瑾。
    现在整个大明谁不对锦衣卫避如蛇蝎啊。
    你可倒好。
    不但不避,甚至还主动送上门来。
    就连周围进出别的衙门的大小官员,这会儿也被这一奇观所吸引住了。
    纷纷驻足观看。
    锦衣卫极其前身拱卫司成立的时间已经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主动来投案自首呢。
    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烦了,想来找死吗?!
    这门年轻就已经是正七品官员了。
    将来前途远大。
    可惜了。
    驻足观看的官员们纷纷摇头叹息。
    但是也有聪明人听到叶瑾的这番话之后,稍稍琢磨之后明白了他的真正目的。
    叶瑾这哪里是来投案自首的,分明是来杀人的啊。
    他说自己在今天白天的时候无故被锦衣卫元姓千户带人缉拿,但是又有宫里的宦官当众宣旨,让其进宫面圣。
    区区一个七品芝麻官就能进宫面圣?!
    那皇帝老儿一天别的事不用干,天天接见官员就得活活累死。
    换句话说,能被皇帝下旨召进宫中的大臣,要么是朝中重臣,要么就是被皇帝老儿看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