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陈少安的计划和打算
作者:老李的盒子炮   谍战:开局救下女特工最新章节     
    透过窗户,陈少安可以看到那张地图上,日军标注出来的红色箭头。
    那是日军的进攻路线,几乎是对南京城进行三面合围,只有北面的长江才是唯一的退路。
    可长江哪里是退路,对于南京城的百姓们来说,宽阔的江面,同样是一条绝路。
    而对于日军来说,这将会是一个绝佳的修罗场,可以让日军压抑已久的兽欲,得到最充分的释放。
    而承受这些代价的,便是无辜的,手无寸铁的南京城百姓。
    陈少安就这样听着那些日军的指挥官,参谋官,眉飞色舞地讨论着这一切。
    他心中愤怒,想要现在就给对面的这群小鬼子,来一发火箭弹,送他们上天。
    但是很显然,现在的陈少安不能这样做。
    眼下国军的上层一片混乱,基层的士兵们也是群龙无首,南京城已经没有守住的可能性。
    最关键的是,要将日军即将屠城的消息散播出去,然后尽可能地让南京城的百姓们,从那片修罗场离开。
    于是陈少安从系统空间里面,取出录音机。
    这些日军指挥官讨论的声音,在博物馆的大厅内回荡着,根本不担心这些内容,会被传播出去。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黑暗的角落处,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人正在使用录音机,将他们所说的一切录制下来。
    这场讨论,一直持续到了深夜,这些日军的指挥官们,高昂的兴致才稍微衰减了一些。
    陈少安又躲藏在二楼的窗户后面,等待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所有的日军指挥官,这才离开此处。
    他看了看大厅处的日军临时的指挥部,便拿出相机,就墙壁上悬挂着的那张地图拍摄下来。
    对于陈少安来说,这一切都足够了。
    不过,陈少安后续还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他可以确定,这份情报,哪怕是传递到了国军的上层,也不会引起太多的重视。
    尤其是日军即将开展的屠城行动。
    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国军的上层,这些上层的人士,唯一没有让陈少安失望的事情,就是一直让他失望。
    要想办法,动用自己所有可能动用的力量,让城中的百姓们离开那个城市。
    当然,原本南京城也不可防御。
    南京城背水而战,而最关键的长江水道,也会随着日军舰队的深入,被逐渐切断。
    到时候整个南京城三面被围困起来,根本无法坚守,在那里留守兵力驻守,几乎等同于给对面的日军送人头。
    不过,历史上的国党上层,却对守住南京城,有着某种让人无法理解的执念。
    后续数十万士兵被屠杀,几十万百姓的死亡,都和他们脱不了干系。
    这些功过是非,陈少安没有心思去理会,他只想尽自己所能,多救一些人,就是这样简单,也就是这样困难。
    获取这些情报之后,陈少安便利用“侠客”的“凌波微步”借助黑夜的掩护,离开这片区域,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看着手中的这些证据,陈少安开始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东西。
    向国军上层汇报,这是自然的,但只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调动国际舆论,让更多的人,知道日军的兽行。
    除此之外,还需要卢作孚卢老板的帮助,让他尽可能地发动长江沿岸的所有船只,货轮,帮忙转运百姓。
    最重要的是,让南京城中的百姓们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日寇,将要做出怎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陈少安就感觉自己的脑袋一阵疼痛。
    这里面的很多事情,看上去相当的简单,可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例如让国党上层认定,南京已经无法坚守,必须尽快撤离所有的军民,让他们免遭屠杀。
    只是这一点,就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这就是当下中国的现状。
    很多事情,并不是他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而苏沫和陈少安所做的,就是让事情变成本来该有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陈少安先去了一趟联合租界,找到霍华德.巴菲特。
    他将录音带复制了一份,然后交到他的手中道:
    “这份录音带很重要,我需要你将其中的一份,带到美国去,然后在那边联系报社,让他们刊登这录音的内容。”
    摁下播放键,听着有些模糊,但是语气之中,有透露出疯狂和兴奋的日语,霍华德.巴菲特不由得询问这些录音的具体内容。
    “当然,您也不必告诉我,老板,我知道很多事情不该问,我也不会去问。”
    他微笑着说道。
    陈少安面容严肃地说道:
    “这些内容,我会录一份全英文翻译的内容,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这份录音,并不只是在美国的电视台上被播放出来,还应该在欧洲的电视台上被播放出来。”
    这样说完,他就开始用英文,将那些日军军官讨论的内容翻译出来。
    听到陈少安所说的那些话,霍华德.巴菲特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这···听上去像是一个魔鬼的会议。”
    霍华德.巴菲特这样说道。
    “不是像,那就是一个魔鬼的会议。”
    陈少安这样说道,“能做到吗?”
    霍华德的眼神比之前多了几分认真,郑重点头道:
    “我会做到的,只是我觉得····或许不会掀起太大的浪花,你知道的,这毕竟是发生在太平洋彼岸的事情,对于大多数美国的百姓们来说,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陈少安摇头道:
    “没关系,我只是需要他们知道,有怎样的一群魔鬼,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做着怎样的事情。”
    “是,老板,我会竭尽所能。”
    他第一次用到这个单词,一个略带着些使命感的单词。
    离开霍华德.巴菲特的住处,陈少安便去往老金所在的报摊。
    这几天老金的报摊,生意不算太好,毕竟上海已经沦陷,日军正在高歌猛进。
    报纸上可以刊登的,只有国军不断溃败的消息,而没有任何鼓舞人心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