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提前谋划
作者:淡月昏黄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最新章节     
    侯风微微一笑,伸手示意窦寻涛先说。
    窦寻涛年轻气盛,见侯风谦让,当仁不让开口道:“殿下拿下幽州,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与张绪相比,兵力依旧处于劣势。张绪坐拥青冀兖豫四州,人口殷实,可以征召大量的仆从军,万万不可小觑。”
    “张绪今年被孟将军用计烧了粮草,只能眼睁睁看着殿下拿下幽州,心中必然怨念颇多。等到今年秋收,有了粮草之后,来年开春,张绪定然会主动找我军的麻烦。”
    “幽州、冀州、青州均是千里平原,无险可守。我军兵力不足,活动空间必然会被张绪军压缩,因此摆在我军眼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
    “守城,或是直接集结兵力,找张绪的大军打一场大决战!”
    刘珩听的连连点头:“那依扬帆之见,是该固守,还是该决战?”
    “寻涛认为,殿下应当与张绪军直接决战!”窦寻涛目光灼灼的看向刘珩道。
    “为何?”刘珩追问道。
    窦寻涛胸有成竹道:“因为决战,才能发挥出我军的优势。”
    “张绪的核心禁军虽比我军略多一些,但多出来的禁军必须留在青徐二州之间,防备乞活军渡江北上。因此从精锐主力部队的数量来看,张绪军与我军旗鼓相当。”
    “我军多骑兵,平原地区决战,骑兵的作用远不是步兵能比的。张绪精锐部队以金陵禁军步兵为主,其治下也无马场。张绪没有骑兵,就防不住我军骑兵突破侧翼。”
    “而若是守城,则我军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幽州可守之城不在幽冀二州交界处,只有蓟城与渔阳可守。倘若真到了困守这两座坚城的地步,幽州和丢了又有什么分别?”
    “子鹏,你觉得呢?”刘珩又看向侯风问道。
    侯风赞同道:“窦郎中所言,我也很认同。不过有一点,我们能想到的,张绪也能想到,张绪未必会跟我们决战。”
    刘珩颔首道:“你说的也有理,可张绪除了和我军决战,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侯风想了想道:“殿下,张绪的兵力远多于我军,张绪完全可以在主战场之外,再派一支精兵多开一处战场,那我军就难以两头兼顾了。”
    “若是乞活军不再向北继续攻打张绪,张绪的青州禁军能腾出手来的话,张绪就可以在西线与东线同时用兵,那我们估计很难抵挡。”
    “即便张绪在青州的禁军不能动,张绪若是拆两万冀州的禁军出去,由滨州、无棣一线北上,张绪凭借剩余的禁军和仆从军扎营固守,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刘珩点点头,觉得很是头疼。
    说到底,还是他手中的兵力比张绪少太多了。张绪坐拥北方最富饶的四个州,无论是人口还是粮草,都远胜于他。
    因此张绪可以分兵,但是他却不能。
    窦寻涛听了侯风的话也暗自反思,他只考虑了己方,却没有考虑对方,确实有所欠缺。
    “因此,事情的关键在于,如何引诱张绪跟我军决战。”侯风总结道。
    刘珩若有所思:“首先无论如何都要确保明年乞活军还会继续北上青徐,让张绪在青州的禁军不敢动弹。”
    “正是如此。”侯风应道,“除此之外,还要让张绪相信我军的骑兵,不在冀州。只有这样,张绪才有可能和我军直接决战。”
    “子鹏可有良计?”刘珩追问道。
    侯风笑道:“想让张绪相信青龙营不在正面战场,其实并不难。殿下可以装作青州那边压力太大,想要暗中调动青龙营去青州战场,解决张绪在青州的禁军。但是光有理由还不够。”
    “还要有诱饵?”刘珩反应了过来。
    侯风颔首道:“而且只有诱饵的诱惑力足够大,张绪才会趁机寻求决战。”
    “这么一来,中军的压力就很大了。”刘珩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侯风不说话了。
    有些事,不需要明说,两人都懂。
    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能让张绪倾巢而出打一场决战的诱饵,只能是刘珩自己。
    “孤知道了,那乞活军那边呢?”刘珩没有立马做决定,毕竟离明年开春还早,说不定局势还会有变化。
    “至于乞活军那边,可能就要用些江湖手段了。”侯风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刘珩心领神会:“孤回了晋阳之后,立马安排此事。”
    说罢,刘珩站起来踱了几步,吩咐道:“传令,让德夫带玄武营去清苑县驻扎,关弛领青龙营留守渔阳。阿大也可以从草原回来了。其余各营等玄武营青龙营到位后,随孤回晋阳。”
    “是,殿下。”侯风领命道。
    侯风心中了然,看来这次战后封赏,孟宗政要与其他人拉开差距了。
    刘珩留孟宗政与关弛一起镇守幽州,不可能让两人平级。否则若是遇到突发情况,两人意见相左,听谁的?
    ……
    田泰的动作非常迅速,返回渔阳后,他即刻下令将公审刘潭的告示广泛张贴在渔阳城的每个角落,意在向全城百姓征集刘潭的罪证。
    田泰的这一举动立刻在城内引起了轰动。
    渔阳北门,那里是城中最繁忙的交通枢纽,此刻一群人熙熙攘攘地围在崭新的告示前。
    人群中,一名身穿青衫的书生,手持纸扇,正高声朗读着告示上的文字。
    周围的百姓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的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这下好了,渔阳百姓有好日子过了。”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感叹道。
    “是啊,晋王殿下此举,真是大快人心!”一位中年汉子挥动拳头,十分激动。
    随着书生朗读完毕,人群中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讨论声。
    “这刘潭平日里丧尽天良!”一位粗壮的汉子愤怒地吼道,他的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想当初,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我家那块地就被强行夺走了!”
    旁边一位老者皱着眉:“我劝你说话还是小心些,小老儿活了这么多年,早就看透了。这世上哪有不官官相护的?万一他后面被放出来,知道了你今日说的话,那不是更加遭殃?”
    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和身边的人谈论此事。
    此时,人群中有一名汉子脸涨得通红,听完书生的话,立马扭头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