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宝贝!
作者:含光   开局摆摊卖鱼,我能加点升级最新章节     
    “什么想法?”
    方宏听到此处,已经被这个民间故事将好奇心深深的勾了起来,此时他那原本清澈而愚蠢的眼神中,只剩下了满满的期待。
    苏长卿淡淡一笑,“方兄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李老六听到老王那几声“得了得了得了”后,便寻思着,这老王究竟是得了什么宝物,竟然这般激动?
    莫不是他今晚接财神,接到了大宝贝?
    脑海中冒出这个想法后,李老六便开始在心里打起了算盘。
    于是。
    第二天一早。
    这李老六便带着几份礼品,特意前去老王家拜访,说是邻里邻亲的,就应该多来往来往,增进一下感情。
    而老王看见李老六整这么一出,整个人都懵了!
    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有其他村民来他家拜访走亲啥的。
    而其中原因,他也很清楚。
    就是因为他家是整个村子里最穷的。
    古往今来,谁又愿意去跟和一个一穷二白的人走亲戚,打交道呢?
    更别说是像李老六这样的有钱人——至少在这个村里是有钱人!
    所以老王看着李老六提着大包小包来他家拜访,自然就有点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
    但无论如何,老王心里还是高兴的,于是便连忙招呼着小王,泡上一壶粗茶,打算好好接待一下李老六。
    毕竟能和李老六这种有钱人攀上关系的机会可不多!
    所以,即便老王完全猜不透李老六的心思,也依然乐呵呵的。
    而那李老六装模作样的喝了几口茶,和老王聊了几句家长里短后,便开始拐弯抹角的套话,问道,老王啊,昨晚大家伙都跑去接财神爷了。
    我回来的时候,看见大家伙都挺高兴的,想来都得到了财神爷赏赐的宝贝。
    不知道老王你昨晚得到了什么宝贝?
    这老王一听到李老六问起昨晚的事情,便顿时有点气急上头,想也不想的便直接说道,啥宝贝也没得到,就捡了一坨狗屎,差点没恶心死我!
    老王说这话时,心里压根就没有多想,所以自然没有任何隐瞒。
    可是。
    李老六是心思深的人,自然是不会轻易相信老王这话。
    在他看来。
    这老王越是这样说,就越代表他昨晚定是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宝贝!
    所以今儿个才故意想瞒着他。
    于是,李老六便不死心,开始用各种套话,想要从老王嘴里套出点东西来!
    可这老王啊,完全没什么心眼,也听不出李老六是在套他话。
    所以说出来的都是实话!
    但是李老六套来套去,都没有套出什么有用的话来,便总觉得这老王一定是刻意隐瞒他什么。
    就这样。
    李老六拐弯抹角的和老王聊了快半个时辰后,也意识到今日是套不出什么真话来了,便只好强颜欢笑的离去了。
    不过。
    这李老六,却是并没有死心。
    在接下来的十天半个月里,每天都装模作样的来老王家串门,喝茶聊天,就是想知道老王那个晚上究竟得到了啥宝贝!
    可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因为这老王只要一提起那晚上,便带着一脸怨气说道,那晚上我可遭老罪了,捡到了一手狗屎!
    这话老王说个一次还好。
    说了太多次后,就连李老六也不得不怀疑,莫非这老王那晚上真的只是捡了一手狗屎,而不是什么大宝贝?
    不过。
    这个念头冒出来不久,就被李老六给否定了。
    在他看来。
    这老王越是嘴巴严,越是看起来没说假话,那就是越是证明他在说假话。
    那天晚上,他铁定是得到了什么大宝贝!
    必须得想个办法,让老王心甘情愿的将那个大宝贝拿出来!
    有了这个想法后。
    李老六回到家里,就开始琢磨起来。
    正好见到自家那刚满十八岁的女儿在院子里堆雪人,便忽然在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想法。
    正所谓。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宝贝!
    于是。
    李老六一狠心,便计划着把自家这宝贝女儿,嫁给老王的儿子小王!
    他想着,要是和老王成为了一家人。
    这老王总不至于再把那宝贝藏着掖着了!
    到时候等老王把那宝贝给拿了出来,他李老六可也得跟着发一笔大财啊!
    李老六想什么便做什么,于是直接找上村里的媒婆,去老王家说媒。
    这媒婆一开始,脑袋都有点懵!
    心想这李老六明明是村里最有钱的,为什么偏偏要主动把自家那漂亮女儿,嫁到老王那个一穷二白的家里呢?
    媒婆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
    这媒婆也不好多问什么,便只能按照李老六的要求,跑去老王家说媒。
    而老王一听到媒婆的来意后,便顿时傻了眼!
    在他看来。
    这事就跟做梦一样一样的。
    不!
    准确的来说,老王就是在白天做梦,也不敢这么做啊!
    自己这点破家底,李老六这种有钱人,又怎么会愿意把自家那乖女儿给嫁进来了?
    别的不说,就是那聘礼,自己家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啊!
    所以,老王是完全不敢相信媒婆的话!
    于是便觉得这是李老六故意找了个媒婆来逗他玩的,直接就用两句客气话给打发走了。
    这回,媒婆则更疑惑了!
    心想这老王是不是也有大毛病?
    像李老六这种有钱人家,愿意将自己那漂亮女儿嫁到老王这穷人家来,这对老王家来说,可算得的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
    可媒婆没曾想到,老王居然还不乐意?
    虽然媒婆很不能理解,但也只好回到李家,将老王的态度告诉了李老六。
    而李老六一听,则更觉的老王家不简单,定是那晚捡到的宝贝太过贵重,不想与他人分享,所以才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
    所以李老六便更想促成这桩亲事了。
    于是便想着,必须得加大一些押注,让老王同意这门亲事。
    冒出这个想法后,李老六便直接带着女儿亲自上门,和老王好好的谈论了这门亲事。
    并且给出了让老王感到非常意外的条件。
    说是只要他老王同意这门亲事,李家不收王家任何聘礼,还愿意让老王和小王都住到李家大院了,以后他们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也都由李家包了!
    老王一听,顿时就乐疯了。
    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还会有这种天大的好事发生在他老王家。
    于是当场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李老六见老王终于点头,自然也是开心,便立马开始安排人手,筹备这门亲事。
    李老六现在心里没其他想法,就是要先让这门亲事给顺利完成。
    就这样。
    仅仅过了三日时间,这门亲事就给办好了。
    在全村人的见证下。
    李老六就敲锣打鼓的,将自家那唯一的宝贝女儿,嫁给了老王家的儿子小王。
    到了这个时候。
    即便这个事情再离谱,也由不得村里人不相信了。
    而老王也顿时在全村人眼前都有了面,开心的不得了,走起路来都抬头挺胸,神气十足。
    几天后,李老六见老王这模样,便也知道时机差不多到了,便唆使着女儿去小王那套话,看看那晚他们父子俩究竟捡到了什么宝贝!
    于是。
    这天夜里,李小姐便旁敲侧击的问小王,迎财神的那个晚上他们爷俩究竟捡到了啥宝贝?
    这小王也是个没啥心眼的人。
    听到自己娘子问他这话,也没多想,就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嗨,啥宝贝啊,就捡到一坨狗屎,差点没恶心死我和阿爹!
    这李小姐一听,便觉得这小王还是没把她这个娘子当自家人,不肯说实话。
    于是便假装生气,不肯和小王睡一间房。
    这成婚的小夫妻,不睡一间房,小王自然是慌了神,连忙开始哄李小姐。
    于是李小姐便说,你要是想相信你,就带我去你家,让我好好找找看,看你到底有没有骗我?
    小王一听,自然是赶紧答应。
    反正他那家里可以是家徒四壁,啥也没有。
    李小姐要去找宝贝,就带她去找呗。
    等她把家里翻个底朝天,连坨狗屎也做不到的时候,自然就相信了。
    就这样。
    小王便带着李小姐,打着个灯笼,去到那老破房子里找宝贝。
    结果李小姐在那破房子里找了半个时辰,翻箱倒柜的,就差掘地三尺了,可依旧什么都没有找到,别说宝贝了,当真是连一坨狗屎都看不到。
    这让李小姐不由得想到,莫不是这小王并没有说谎?
    他们父子俩在那晚上,真的只是捡到一坨狗屎,而不是什么宝贝?
    要是这样的话。
    那自己嫁给了这穷得铃铛响的王家,岂不是亏大发了?
    李小姐怎么一想,顿时便气得不打一处来。
    这时,小王已经把屋里的灶台点起了火,毕竟寒冬腊月的,天气冷,他怕冻着李小姐,就想着让她过来烤烤火。
    而李小姐现在正在气头上。
    坐在灶台前烤火的时候,便拿着烧火棍往灶台里面用力的乱戳。
    可这李小姐戳着戳着,却突然发现着灶台下好像有点不对劲,灶坑下的地面会发出咚咚的声响,好像是空的一般。
    于是李小姐便问小王,这家这灶台怎么回事,下面怎么好像是空的?
    小王也听到了那咚咚声,但脸上却满是疑惑之色的说道,这我也不知道啊,之前也没有拿烧火棍用力往下面戳过啊!
    李小姐一听,便道,你家这灶台下面,指定有什么古怪,赶紧把灶台给拆了,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小王听后,自然也不敢说啥,便马上找来干农活的器具,把灶台给拆了。
    然后便发现灶台下确实是空的,有一块石板盖在上面。
    小王愣了愣,便赶紧把石头给搬开了。
    这时,两人便发现地下埋了一个瓦坛子,还挺大的。
    等两人一起把这瓦坛子弄了上面,打开一看,顿时便傻眼了!
    好家伙!
    瓦坛子里全是大块的金子!
    这下,小王彻底懵了!
    这破房子他从小住到大,可从来没发现这灶台下埋了一坛金子啊!
    于是,从这天以后。
    王家就真正成为了村里的有钱人,过上了好日子。
    而他迎穷神,捡狗屎的事情更是传出了十里八乡。
    于是,狗屎运这么个说法,便逐渐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