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江湖时事
作者:含光   开局摆摊卖鱼,我能加点升级最新章节     
    “不必多礼。”
    苏长卿神色平和,“今日是你的第一堂课,你就先随便写些字,让我看看你的书法还有那些改进之处。”
    “嗯嗯!”
    张云苓点了点头,随后扫了一眼院子,这才短暂的看了一眼窗台前的李瑜,和石桌旁的胡庆之。
    虽说一个是陌生人,一个是熟人。
    但张云苓却并没有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都面带微笑的向对方点头示意,以表礼节。
    李瑜从未与张云苓这样的女孩子有过接触,哪怕是短暂的目光相接,也从来没有过。
    以前他背着石炭球在街上叫卖的时候。
    也时常会碰到一些衣着靓丽,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同龄少女。
    可那时的他,连抬头多看人家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至于个中原因,无须多言,懂得都懂!
    而时至今日。
    李瑜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心态。
    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面对张云苓的这一笑,他还是局促的低下了头。
    而胡庆之却截然相反。
    面对张云苓那如同一阵轻风般的微笑。
    他马上报以一个情绪更为浓烈的笑容——原本就有些憨厚的大脸盘子,笑得像是一朵菊花般灿烂。
    “苏先生,我坐哪里?”
    张云苓见院子里只有一张宽厚的石桌,并没有书桌之类的,顿时有些疑惑。
    “就坐石桌那吧!”苏长卿指了指一旁的石桌,“反正你和胡庆之本就是同窗,再加上你们都是以学习书法为主,我一同指导也比较方便。”
    话音落下。
    胡庆之顿时大喜,眼睛睁得像铜铃一般大,嘴角微微张开,似有口水流了下来。
    “哦,好的!”
    张云苓点点头,很是听话,并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她心里面,却是有些不太情愿。
    虽然那张石桌的足够坐下四五个人,而胡庆之本就是她的同窗,但张云苓习惯了一个人用一张桌子,若是与他人共用一张桌子,她便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但既然是苏先生的安排,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便走到石桌前,将书箱放下,拿出她自带的文房四宝,开始书写。
    “嘿嘿……嘿嘿……”
    胡庆之看着张云苓坐他对面后,便开始傻笑。
    张云苓倒是没太在意,也没有受到影响,而是低着头,认真的书写着。
    “嘿嘿,云苓窗友,你的字写得真好看。”
    胡庆之只是稍微瞄了一眼张云苓的字,便将目光又全部投射在张云苓那白皙的脸颊上。
    “那有,我的字和苏先生比,可还差得远呢!”
    张云苓头也不抬的回答道。
    “嘿嘿,我觉得你的字最好看,比苏先生的字还好看。”胡庆之依然憨憨的笑着。
    张云苓抬头一笑,“现在可是上课时间,你还是专心一点,好好练字吧!”
    “嘿嘿,好的好的!”
    胡庆之立马点头,目光却依旧看着张云苓。
    苏长卿正在教李瑜识字,也能感觉到他今日有些心不在焉。
    准确的来说。
    倒也不是心不在焉,而是即便他努力将心思都放在识字上,可总是时常感觉到心中似乎有一根琴弦,被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缓缓拨动着。
    苏长卿自然也感知到了李瑜的心态变化,不过却没有多言。
    而是如往常一样,该怎么教就怎么教。
    少年心性简单,可却也有复杂的时候。
    一阵清风拂过,吹得雪白的柳絮漫天飞舞,吹得少年心思摇曳。
    可清风会消散,柳絮会飘落,少年的心思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藏在心底。
    直到许多年后的某一日,当少年已不再是少年时,回忆起如今的这份心思,便只剩下一个淡淡的笑容。
    “好了,现在把你今日学得这十个字,每个都写一百遍,慢慢写,不用急。”
    “好的!”李瑜点头。
    苏长卿淡淡一笑,将今日的课堂作业布置好后,便往院子里走去。
    李瑜抬头看了一眼苏长卿的背影,又偷偷瞄了一眼胡庆之和张云苓,便马上又低下头来。
    “苏先生,我写好了。”
    张云苓见苏长卿走了过来,便主动说道。
    “嗯,让我康康。”苏长卿笑笑。
    张云苓的字,确实写得不错。
    不过,却是有些过于生硬。
    想来,也是从小便拿着字帖练习的原因。
    要是想从技法上,对其进行太过于深刻的指导,反而会让其越来越失去自我。
    最终就算把字写得再好,再漂亮,也总是会缺失一分灵气。
    此时的张云苓,更需要的是一种引导,一种开化。
    于是,苏长卿便道:
    “你掌握书法技巧,已经足够多了,行笔沉着稳健,运笔痛快自如,可要想再进一步,便要做到虚实兼顾,起伏延绵,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苏长卿耐心的教着,张云苓认真的听着。
    …………
    时间一晃,转眼便又过去了六七日。
    李瑜,胡庆之,张云苓,三人虽然都是同龄人,可性格却是很不一样。
    苏长卿作为他们的先生,每次给他们上课的时候,也只是如例行公事一般,做他应该做的。
    至于其他的。
    苏长卿从不多问,也从不多言。
    一切,顺其自然,交给时间便好。
    这一日。
    苏长卿背着手,走在街上,怀里揣着一把炒熟的豆子,时不时拿上两颗,扔进嘴里。
    轻轻一咬,便是嘎嘣脆!
    豆子是李瑜前两日送来的,说是自己和爷爷种了太多,吃不完,便给先生拿些过来。
    苏长卿没有拒绝,将其收下,然后用铁砂将其炒熟。
    这个时代,没有科技和狠活。
    豆子炒熟之后,豆香味浓郁无比,颗颗开口。
    当真是最为美味的零食了。
    只是这豆子虽然好,可毕竟是炒熟的,属于干货,再加上气温越来越高,苏长卿吃了一两把之后,便感觉口干舌燥。
    见街头的不远处有一个茶棚。
    苏长卿便走了过去,花了两文钱,要了一壶凉茶。
    这茶棚不大,只摆放了十来张桌子,此时几乎都坐满了。
    来着喝茶的,大多都是路过的行商和江湖之人。
    他们这些人赶时间,往往喝了茶,解了渴,随便聊一聊就走了。
    不会在此停留太久。
    苏长卿独自坐在角落,慢慢喝着茶,听着这些人口中的江湖时事。
    “常师傅,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四方城来了一个扶桑忍者,在凤仙湖摆下一个擂台,扬言要挑战我们中原武者和修士,据说他功力深厚,这几日已经连续败了好几个武师级别的武道强者!”
    “卧槽,这扶桑忍者这么厉害?”
    “那可不是,昨日我去观战,简直那扶桑忍者的手段给吓到了!”
    “此话何意?”
    “那扶桑忍者使出的手段,简直堪称法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