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为今之计
作者:南山暮秋   入宫为妃,嫡女千娇百媚宠冠六宫最新章节     
    “娘娘又何必执意要护住这些流民乱寇呢?”
    “八千对八万……只怕他们顷刻之间,就能踏平瑶山了。”
    刚好屋内静了一刻,这位大臣的话便是让屋内的朝臣都听的一清二楚,有几个甚至出言附和了他的话。
    “正是,虽说子民性命攸关,可是这不是逞妇人之仁的时候。”
    “是啊,娘娘,为君者,杀伐果断,万万不能意气用事。”
    “为今之计,还是即刻启程回到金陵,最为稳妥。”
    “娘娘……”
    “诸位大人,”庄大人沉吟一声,便是打断了他们的话,“流民早已归顺,便是大胤的子民,你们身为朝廷命官,本该是子民的父母,却轻言舍弃,可对得起你们一个个项上的乌纱帽?”
    他的话语正直,倒是叫几个脸皮薄的大臣低下了头。
    一旁两个仍是心有不甘,“庄大人,话不能这么说,古法有云,弃子为争先,辽北的铁骑养精蓄锐这么些年,不论是军备还是粮草,都是眼下八千禁卫无法抵抗的,我们留在这里,也是徒劳无功啊。”
    另一人也是附和,“是啊,娘娘要救大胤子民,是为大义,可是……可是……”
    “可是也该量力而行啊!”
    柳浅浅坐在上座,眼睛闭着,看不见他们争执的画面,可是他们争论的话语却是一字不漏的落进了她的耳朵。
    “够了。”
    柳浅浅抚掌而落,便是拍在身侧的扶手上,“本宫意已决,无需在意,眼下需要你们商议的,便是如何迎敌。”
    话语强硬,更是不容置疑。
    先前反驳的大臣猛的垮下了肩膀,耷拉着眼皮,好像看着地上,又好像在神游,竟是再也不发一言。
    几个武将还算有些承压的能力,围着沙盘纷纷讨论了起来。
    可是无论他们想要勇何战术,归到最后,都会因为“兵力不足”而饱受摧残。
    而唯一可以倚仗的地理优势,在如此众多的敌人面前,也忽然变得微乎其微。
    怎么办?
    庄大人也沉默了下来,要说文场辩论,哪怕是元老级的重臣,他都不惧分毫,可是论起行兵打仗,他真的无能为力,整个沙盘高低起伏,山势绵延,他能读懂的,只有代表着势力的旗子。
    仅此而已,庄大人无奈,便是抬眼看向了柳浅浅。
    只见柳浅浅宛如老僧入定一般,闭着眼眸,呼吸平稳,就算下面吵翻了天,她都未发一言。
    烛火燃掉了半截,窗纸上的倒影也晦暗不明。
    屋内的争执也是渐渐弱了下来。
    柳浅浅这才睁开了眼睛,“讨论完了?”
    其中一名武将走上前来,拱手作揖,“娘娘,臣等没用,眼下的局势就算皇上在此,也断然没有破局之法,八千对八万,无论是兵书上还是历史上,都不曾有过,如此兵力悬殊的以少胜多。”
    “是啊,娘娘,”另一个武将也是皱着眉应声,“娘娘,我们翻阅了古籍兵书,瑶山行宫地势颇高,易守难攻,可是也抵不住他们八万之众。”
    柳浅浅听到两名武将的话,并不意外,她站起身,迈步走向沙盘。
    两侧的朝臣本能的就给她让开了位置,柳浅浅站定在沙盘之前,一双眼眸自左到右,看的仔细。
    她没有说话,议事厅的朝臣也是安静了下来。
    “娘娘!”
    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众人闻声便是看去,只见一个将士脚步急促,几乎是跑着迈过了门槛,跪到跟前,“末将奉莫都统之名,回报娘娘,娘娘的吩咐,禁卫已全部完成!请娘娘吩咐!”
    “很好,”柳浅浅侧眸看去,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却是扫过议事厅的重臣,“古籍上没有,不代表就真的没有。”
    “本宫意已决,无需再劝。”
    她的话语轻柔,可是就算是最相信她的庄大人,心中也是有些犹疑不定。
    更别说那些投机的朝臣,恨不得自己长出鸟儿的翅膀,直接逃回金陵城里,蜗居起来,对于柳浅浅的话语,他们更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娘娘有自信是好事,可是盲目自信,是兵家大忌。”
    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赫然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出过声的周阁老。
    周阁老的话一出,一些主张撤离的朝臣又是抬高了头,仿佛得到了有力的声援。
    柳浅浅朝周阁老看过去,心中一颤,寻常的臣子便罢了,周阁老也是皇上顶顶器重的元老朝臣,若是他也反对,只怕人心惶惶。
    不过柳浅浅也没有冒然开口,只是沉着脸色注视着周阁老。
    只见他笑得慈祥,步履却稳健。
    他又走了两步到了柳浅浅的跟前,恭恭敬敬的全了礼数,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大胤得以绵延,便是倚仗柳大将军同夫人在边关镇守多年,叫那些贼子,寸步难入我大胤净土。”
    柳浅浅没想到周阁老会突然提起柳大将军,惊讶过后也是微微一笑,“周阁老过奖了,爹爹便是承大胤之运,护大胤之土而已。”
    周阁老缓慢的点了点头,在抬头时眼里仍有着笑意,“是了,柳大将军护大胤国运,婉皇贵妃便是承了将门嫡女的风范。”
    柳浅浅忽而一愣,她好像明白了周阁老未完的话,唇边也是带了一抹笑意。
    周阁老眼里闪过一丝精明,“既然娘娘决意要护大胤子民,如此自信,倒是老臣年轻时也不曾有过的,活至今日,老臣也想盲目一回,此刻,老臣便在此立誓,瑶山寸土,娘娘在哪,老臣便先于娘娘一步,断不可能叫娘娘独自面对八万铁骑!”
    臣子风骨,便该是如此的。
    柳浅浅莞尔,“有周阁老的话,本宫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她转头看向议事厅内的每一个朝臣,目光肃然,唇角一抹淡笑,叫人挪不开眼,“下山之路畅通无阻,若是哪位大人信不过本宫的,自行收拾细软,离开行宫,本宫以皇上的名义保证,断没有人会阻拦诸位。”
    “若是想同本宫一起,守住一隅子民,明日一早,山下主帐见。”
    话音落下,柳浅浅转头看向周阁老,微微点了点头,迈着步子便是走出了议事大厅。
    孙公公和简嬷嬷紧随其后,步履稳健。
    庄大人屏息良久,微微呼出一口气,再转头四看,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都是恨不得与叛军挥剑一战高下的模样。
    只不过人群最后,还有几个朝臣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己的身姿藏掩起来。
    等入了夜,好几道身影沿着下山的路,一路狂奔,他们不敢点燃火把,只好趁着若隐若现的夜色,途中看不清树枝与荆棘,脸上被划破了也只好低低的哀嚎一声。
    柳浅浅便是站在山间高台,看着这些身影离去。
    “娘娘?”
    孙公公轻声问道,“可要派人将他们抓回来,又或者……”
    他无声的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柳浅浅微微一笑,眸光在黑夜中也仿佛独具一格,“让他们去吧,有了他们,我们还能再多拖延半日,等候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