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新顺元年夏收前的局势
作者:倦鸟落旧林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北方,旱情持续。
    延安府,三边总督杨鹤站在城头,看着城下正在焚烧的黑烟,呼吸之中难免带着几分无奈。
    这下边焚烧的,都是饿殍。整个延安府,因为王三上一次围城之后,附近田土都被破坏,城内流民越发的日子难过,于是开始有人将这些流民赶出去。
    杨鹤虽然到任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是没办法制止。
    因为流民如果放任自流,指不定待会儿就会闹出大事来。
    所以,一些出现病症或者饿死的人,赶紧处理掉才是正事。
    “大人,出事了,宁塞营缺饷暴动!神一魁等人军户造反,他们正在朝着庆阳府蔓延!”
    杨鹤听到下边匆匆来的报告,脸色凝重了起来。
    他其实已经预想到下边会暴动,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快。
    “钱粮不是已经拉过去了?为什么还会暴动?”
    “宁塞营因为同贼肆虐,本地人口其实已经不多了,这批人是从宁夏和延绥其他地方迁过去的军户。他们过去没有钱粮军饷,本地宁塞营的杜氏族人强占了这些钱粮,并且奴役他们在地里干活,还不给饭吃……”
    杨鹤听得脸色越发难看。
    杜氏!
    “杜文焕何在?”
    “这……杜总兵花钱买了述职的缺,现在人已经改在京城。”
    听到这话,杨鹤脸色更难看道:“他一个昆山人,在延绥众人族人闹出这么大的差子,还想要简单的跑走?休想!
    这个烂摊子,他得给我回来自己收拾!”
    杨鹤好歹是兵部右侍郎,要不是现在出来外边,下一步他就是兵部尚书了,他的能耐可不是杜文焕能比的。
    书信立刻被发出去。
    然后杨鹤敦促延绥这边尽快做准备,开始从延绥各地招揽边兵,自己出钱先兜底,省得陕北的边兵全部都叛变了。
    杨鹤还是执行了他在历史上的计划,主抚。
    所以,他比寻常时候都更快从陕北简拔了一批人。
    统称为宁塞镇,其中就有一个老熟人,人称黄虎的张献忠。
    他扛着旗帜,从延安城角路过,然后咧开嘴笑着拍了拍左右的人,将旗帜丢给他们继续巡逻,自己则是从城角的一个角落里猫进去。
    一进来,昏黄的灯光下,四五个正在摇晃着骰盅,四五个边兵正在呦呵大小,显然这就是一个赌博的地方。
    “哟!这不是黄虎?今天不是你巡逻吗?怎么不去?”
    “去个甚?最近不管是同贼还是盛贼,都散了,咱们现在能在延安这里捞银子,乐呵不好吗?”
    “也是!来来来,我这里开了一桌,压大还是压小。”
    现场一片乐呵。
    张献忠摸了摸荷包,咧嘴笑道:“给我来大!”
    ……
    现在的北方,只是受到了旱情的严重影响,但因为杨鹤的到达,以及王三上次将陕北庞大的人口南迁,导致了延安的人口密度下降了很多。
    变相的让杨鹤可以从更北方的山区里,将边兵南迁填补本地的缺口,这里的田土再废,也能养活一些人。
    张献忠等一些更北方的起义老兵,反而因此错过了起义初期的筹备。
    还是那一句话,有口吃的,谁他娘脑袋别裤腰上造反?
    杨鹤算是压住了躁动的陕北,但还能持续多久?
    毕竟一个杨鹤能力有限,他能压住,是因为王三迁走了延安府的人口,让延安府人口密度和土地都空出来了。
    但还是有些人,趁着无人的时候,侵占田土。
    神一魁等陕北老兵,就是被杜文焕留下来的杜氏军官族人奴役迫害,被迫起义的。
    虽然他们已经从宁塞离开,蔓延去了庆阳府,在庆阳府境内到处劫掠。
    但杨鹤终究是三边总督,宁夏、甘肃都在他的掌握之下,庆阳府现在属于陕西,更是他的督管重点,更重要的是庆阳府内还有一座庆王府。
    终究是藩王地盘,不能让庆王府失陷,否则他的官位也就到头了。
    于是,八日后。
    宁夏方向的贺虎臣接到了杨鹤的军令,南下进入庆阳府,开始展开对神一魁以及大同军的围剿。
    杨鹤继续呆在延绥等待秋粮运抵,他也接到了洪承畴的公文,因为王三控制了渭水,导致了洪承畴的书信必须多路行动。
    一路走陇右,穿天水,抵会宁,到宁夏,然后才能送到他手中。
    一路是穿越王三的控制区域,但这一路风险太大,书信到现在都没有送来,估计是夭折了。
    另一路则是强闯渭水,然后从潼关进山西,从山西快马加鞭绕道偏头关,接着穿过大盛军肆虐的地方,进入延安府。
    这一通闹下来,原本春耕时候就该送来的书信,愣是拖了一个月,这才送到了杨鹤这边。
    杨鹤这边回信也得等一个月。
    洪承畴接到了北方的情况情报,也不免叹息。
    不过,他还是赶紧再写一封送给杨鹤,让他注意蝗灾。
    大同军最近正在全面的收购各种蚂蚱、蝗虫的干,以及推行一些药方,专门用来治疗风症、咳嗽的。
    民间百姓不知其中缘由,只觉得抓蝗虫可以赚钱,就下地去抓,现在大同军境内的蝗虫,据说一个月内,少了七八成。
    一百多万人同时行动,这可是将洪承畴吓到了。
    但能调动这么多人一起行动,就足以说明王三是担心蝗灾爆发,因此这个消息必须传出去。
    北洛河可能爆发蝗灾的话,那么更北方的延安肯定也得跟着完犊子,毕竟风是从从西北往东南吹,正巧北洛河就是劈开黄龙山的一条和,也是西北往东南。
    直勾勾一条坎摆着,洪承畴还是担心蝗虫可能会从延绥爆发,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可就大了。
    陕北一旦爆发蝗灾,几乎就是等于没有粮食可以吃,杨鹤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陕北边军流民,会不会因此暴动?
    如果陕北边军流民同时暴动,那他就完了。
    王三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单独揍他的机会。
    西安府才是核心中的核心,陕北在关中的战略之中,是可以放弃的。
    “罢了,还是加强对五陵塬的防御,泾阳县现在勉强算是在明廷手中,一旦泾阳县丢了,五陵塬就是最后的防御,一旦连五陵塬都丢了,渭水就彻底落入同贼手中了。渭水一丢,西安府就会被人从西路突破……或许,放弃泾阳?将三原县的兵力全部挪到五陵塬?”
    洪承畴在盘算着后续的布置。
    所有人都在掐着点等时间。
    夏收开始了。
    粮食开始充盈,新一轮的战争,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