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还是五金公司
作者:泰山居士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最新章节     
    到了李厂长的办公室,李厂长特意把门销死,王胜文泡了两杯茶,两人开始在那儿认真聊天。
    “胜文,这东西产量可以很大吗?”
    “当然可以很大,现在在那点空间里只能装一条生产线,要是新厂房盖好了,一个车间就能安排下三条生产线。”
    “那就是说咱们每天就能生产三十吨这种管子?”
    “李哥,不是这一种管子,可以生产很多种管子,从粗到细,至少能生产十几种,但是常用的也就那么四五种,现在生产出来的这种,是最常用的一种,就是家里的自来水管用的那一种,公称直径是二十的,经常还用到公称直径是25、32、40、50、60毫米的,我们都很容易生产,也就是换换成型模具的事儿,非常简单。”
    李厂长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在他心里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这玩意能不能挣钱。
    “这东西多少钱一吨,你了解过吗?”
    “当然了解过,现在市场上没有卖,都是按计划生产,但是划拨价是六百一十块钱一吨,公称直径是三十二的,细的还会更贵一些。”
    “哦,三毫米钢板价格是四百五十五,就是说,一吨能挣一百五十五块钱?”
    “对,咱们轧钢一吨是挣大约六十块钱,焊接管挣大约一百五十五块钱,所以一吨钢材在咱们厂,就能大体挣二百一十块钱。”
    李厂长有些兴奋:
    “那轧钢厂十五万吨的轧钢能力,一年纯利润就是三千多万?”
    王胜文摇摇头:
    “李哥,你不能这么算,咱们轧出的钢材又不是全部做成管子,管子虽然利润高,但国家不会给咱们这么多生产计划,其他焊接管厂也不能停产啊。”
    李厂长想了想:
    “对,说的也是,人家的工人也得吃饭。”
    “我的计划就是咱们厂每年生产五万吨焊接管,保证红星轧钢厂每年纯利润在四五百万的水平上,这样咱俩才最稳。”
    “那你那个试验厂可就不是这个水平了。”
    “我尽量把那边的利润控制在每年三四百万,像焊条生产线,是咱们局自己用的产品,我基本上就不让它挣钱,要是卖给其他地方,没二十万的利润,我们还真就不卖。卖给冶金部的设备贵,那是因为他们太有钱,建一座矿山,那钱就像流水一样进来,不讹他们讹谁?机械工业部我们卖的就低一些,利润率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那电风扇呢?他们那边利润高吧?”
    “他们肯定高啊,他们利润率基本是百分之五十了。”
    “那咱们是不是得控制?”
    王胜文摇摇头:
    “不但不能控制,还要大力宣传,要让局里的人都知道,那玩意儿能挣钱。其实不宣传大家也都知道,电风扇是个组装产品,他们自己又不生产零配件,所以成本、利润很好计算出来。”
    李厂长一个疑惑的眼神:
    “为什么啊?”
    “张局长不是傻瓜,多少利润他能算出来。咱得用这个利润让他心动。你信不信这边的情况,胡秘书长那边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电扇厂才多少人?年产三万台,利润就是一百五十多万,这可是块大肥肉啊,没人能经得住这种诱惑。李哥你要知道,不到一千人的厂子,纯利润是一百五十多万是个什么概念,这可比红星轧钢厂高太多了。”
    李厂长笑了,笑得很猥琐:
    “嘿嘿,你是说拿这个利润把张局长给抬出去?”
    “对,他不抓住这个机会,他就完了,以后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
    “那这种焊接管不算?”
    “焊接管怎么算?生产焊接管必须在轧钢厂的基础上,离开轧钢厂他们玩不转。再说了,焊接管是纯工业用产品,他想管也管不了。”
    李厂长放下心来:
    “胜文,咱俩是来谈价格的问题的,有点扯远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咱俩还是商量一下这种焊接管的价格问题吧。”
    王胜文想了一下:
    “我觉得咱们应该以生产小直径焊接管为主,把直径大的那一部分留给其他厂家生产,因为小直径焊接管他们不容易保证产品质量。
    所以直径小的要比别人低,直径大的要比别人高,这样才能咱们挣钱,也不把别人的活路堵死。
    还有就是,如果他们觉得生产焊接管不挣钱了,那我们也可以给他们提供钢管的镀锌工艺,让他们搞钢管镀锌,就是把黑管镀锌成白管。”
    “那咱们怎么自己不搞镀锌?”
    “钢管镀锌那玩意儿用电量太大,电流一大,保险丝都烧了。所以目前咱们还搞不了,我们也只搞了个小镀锌池做试验用,不能大批量生产。
    过几天给你们家按炉子,就用那种镀锌管,到时候你看看就知道是个啥玩意儿了。
    再说了,目前条件下,也不太适合搞得这么完美,真要是有防腐要求,让他们涂油漆或者沥青就可以了,反正埋在地下,又不会看见,不用多么美观。
    比如做自来水管用,他们正好可以涂沥青然后缠麻片,既防腐又保温。做建筑上用的钢架管,直接涂油漆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电镀。”
    “奥,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既然深加工搞不了,那咱们的价格低多少合适?”
    王胜文白了他一眼:
    “哥,具体多少咱们说了不算,计划价是国家批准的,你以为像盖楼一样,价格两家谈谈就可以了?我跟你说,这种产品以后就算是标准件了,国家会控制价格的,咱们只能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比如一个运输费用的问题,比别人每吨便宜三块钱没毛病吧。”
    “三块钱是不是有点少?”
    “哥,不少了,一吨便宜三块,一年生产五万吨,就是十五万。便宜太多,上级领导还以为咱们偷工减料。所以,咱就不谈别的,就谈一个就近生产节省运输费,别人挑不出毛病。”
    “那我就按出厂价六百零七块报?”
    王胜文点点头:
    “可以,让办公室起草报告,细的贵两块,粗的便宜两块,估计上边很快就能给批下来。
    其实宋市长他们也想让咱们多挣钱,但是他们也懂,不能把其他厂家的活路堵死。
    所以咱们可以写生产大口径钢管,咱们有困难。这样宋市长就会明白咱们已经给其他厂家留了活路了。”
    李厂长喝了一口茶又点上一根烟:
    “胜文,这次如果宋市长过来参观,你参加不参加?”
    “哥,我天天在车间忙着指挥生产,也没空参加啊,你就代劳了吧,你看咱俩这个关系,我参加不参加都不重要,我就在车间里忙活着,领导去了,我就介绍一下产品,还是你和苏局长唱主角。”
    “唉呀,胜文,领导来,你总不露面也不是这么回事儿,我建议这次你照相的时候来,最好咱们这个班子都来才好。”
    王胜文摆摆手:
    “咱们厂是正常生产,不能因为领导来就耽误生产和其他工作,这种风格宋市长会喜欢的,你放心,苏局长在那儿干几天活儿,什么都明白了,那个生产线一开起来,还真就不能随便停,比其他生产线紧张多了,这么说吧,生产线上的工人,真的忙得连抽根烟的功夫都没有。”
    李厂长笑了:
    “哈哈哈,那苏局长来了会不会累坏了?你小子可得小心点。”
    王胜文表示很不屑:
    “切!说的什么话,我怎么可能把苏局长累坏了,苏局长要是累了,我让他找你顶上去,反正二十五公斤的东西你也举得动。”
    “我躲出去我!”
    “行啊,到时候我就跟苏局长说,一干活你就躲起来。”
    “王胜文,你!”
    “其实也没那么难,就是把二十五公斤的焊接保护剂提到一米多高,然后倒进料斗里,一个小时才倒四袋,然后经常敲击一下料斗,让它们能顺利地落下去。”
    李厂长想象了一下:
    “奥,才五十斤啊,那可以,我干。”
    “嗯,那我就让苏局长敲药皮。”
    “啊?敲药皮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拿根管子,在焊完的管子上敲一下,让药皮脱落下来。”
    “你看我就说你是坑我吧,这活可就轻松多了。”
    “刚才不是你先挑的吗,这么快就反悔了?要不你跟苏局长换换?”
    “不换,我就自认倒霉了!我换他不得揍我。”
    “这还算你有点儿良心。
    这样,你们干活儿的时候,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穿着工作服,灰头土脸的照片,往厂大门口这么一贴,要多光彩有多光彩。”
    “我就知道你想坑我,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什么叫坑你啊,写上领导干部带头劳动的标题,要多光彩有多光彩,到时候你弄不脏工作服,我还会往你身上撒一把那种焊接保护剂,那就更加生动形象了。”
    李厂长自认倒霉:
    “行吧,你随便弄吧,反正国家现在提倡这个,说不定我还能上报纸呢。”
    王胜文把身体靠近:
    “李哥,这次你得跟宋市长推荐一下电风扇这个项目,要吹得多挣钱多挣钱。”
    李厂长有些疑惑:
    “为什么啊,不是说咱们以后不管吗?”
    “你不吹张局长也会吹,你得配合着他点,你想啊,要是真按咱们设计的路线走,那办公室黄主任就有当副局长的机会了,他有机会,你不就有机会了,最起码弄个局长助理当当吧。
    反正又不离开轧钢厂,能在局里插一脚也是好事儿,最起码在局里有了一定的发言权了,到时候有苏局长、黄主任和你,那市工业局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反正我觉得钱局长不会干涉咱们,他是个老好人,这次要是再让他管个局办公楼的基建,那不就都成一伙人了?”
    李厂长还是习惯性动作,一拍大腿:
    “对啊,这件事儿这么操作就对了,我得跟苏局长说说。”
    王胜文白了他一眼:
    “你不说苏局长也会明白,宋市长来的时候,他肯定拉着张局长来给宋市长介绍电风扇厂,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嗯,我也这么想,不过黄主任这事儿恐怕有点难度。”
    “李哥,黄主任都干了快十年的办公室主任了,他市里没人我不信,他既不是宋市长的人,也不是胡秘书长的人,在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上能干这么长时间,肯定背后也有支撑,只不过这个支撑没宋市长这么硬而已。
    咱要是把这事儿给他助力成功了,那以后他的支撑也会向着咱们,这样在市里,苏局长的影响力就更强了。”
    “那黄主任怎么知道是咱们给他助力?”
    “把张局长给挤走了,咱又不跟他争去争什么,人家心里自然会明白,他可是官场老油条了。
    如果到时候你的身份不好说话,我作为年轻人,随便说几句提醒一下。我觉得没那个必要,本来黄主任和苏局长的关系就很铁。”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你再说说你找来的那位技术专家是怎么回事儿?就是那女的。”
    “梁拉娣啊?梁拉娣是机修厂的焊接专家,人家出过好几本关于焊接的书呢。
    咱们搞焊接管生产线,没有焊接专家怎么能行,挂羊头卖狗肉,你也得有羊头才行。
    咱们厂原来连个正儿八经的焊工都没有,咱要是说搞焊接管,人家能信吗?
    所以这次我去机修厂就和刘凯刘厂长干了一架,威胁他不给供铜线和焊条,让他们屈服了。
    人我直接就给带回来了,准备让她负责管理焊接管生产车间,顺便帮我编制焊接管焊接标准。
    你想想,要是焊接标准是我们厂搞出来的,那以后在这个行业,咱们就有很大的发言权了。”
    李厂长点点头表示认可:
    “那她的生活问题也都解决好了?这样的人才不能亏了人家。”
    “人家自己有住的地方,咱就不用操心了。该操心的是她的身份问题,她现在是五级焊工,我想给她转成干部级别,我看今年轧钢厂的转干指标就给她吧,别像刘凯那样不会使用人才。”
    李厂长从背后的橱子里拿出一份文件递过来:
    “可以,两个指标都给你吧,一个给孙厂长的儿子孙伟,一个给她吧,都是正科级待遇。”
    王胜文接过文件,也不表示感谢,而是继续谈其他问题:
    “李哥,你考虑过产品的销售问题了吗?这种产品,可不像钢板一样,可以摞一大摞,这个体积可很大,上百吨钢管,堆起来可是很大一堆,所以,存放这种产品,必须得有大库房。”
    “真的体积很大?”
    “真的很大,一根才十公斤,一吨一捆才一百根,一天生产十捆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一大堆。你不信我生产两天,就能摞得比房子高。”
    “那怎么办?盖库房?”
    王胜文点点头:
    “对,盖库房,还是和五金公司合作盖库房,每种规格的钢管都盖一个专门的库房,到时候咱们把货拉那儿去存放,五金公司的人给咱卖,卖了两家分钱。”
    “还需要他们五金公司插手这事儿?”
    “多奇怪啊,人家就是专业干这个的,咱用不能派人天天去卖这玩意儿吧,把卖的这活儿交给他们,咱还省心。
    再说了,人家物资系统是全国性的,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搞内部调剂,咱只要把货交给他们,销售问题咱就不用管了。
    举个例子,咱总不能派人去天津卖钢管吧,人家就行,人家天津也有五金公司,他们自己就调解到那边去了,因为人家和供销社一样,是全国一个系统。”
    “胜文,你怎么连这个也了解?你不是干技术的吗?”
    “能不了解吗,这次,从广州那边买电风扇的配件,人家那边就是直接让我们把钱给的物资局,给了这边的物资局,广东省物资局就给那边的五金公司钱,所以我知道,他们是全国性调配的,物资是,资金也是。”
    “那就是说,我们这个产品是给物资局生产的?”
    “也不全是这样,我们还有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关系好的单位,就可以从我们这儿直接拿货,按出厂价拿货,可以不经过物资局。关系不好的吗,就让他们去找物资局,按国家统一价格购买。”
    李厂长对钱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听这话,马上有些激动:
    “弟,你是说这个价格上还有说法?”
    “当然了,不经过物资局那道手续,可不就能便宜一些?不过这个批量可不能大了,否则就是投机倒把了。
    咱们市里的企业是没问题的,其他地方的不行,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市领导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
    物资局挣钱,企业也得省钱,要挣钱挣外地的去,挣自己本市的,不算本事。”
    李厂长想了想:
    “那这个库房?”
    “简易库房,不风吹日晒让管子生锈就可以,和物资局一起申请一块地建起来就行,不太费劲。库房到时候我给你画张图出来。
    你建好了库房,我再把那几条薄板生产线改两条,咱们也生产角钢,那玩意更简单,连焊接都不用。”
    “那市里能同意吗?现在我们这边可都是用的东北的角钢。”
    “市里不愿意让物资局的人去找啊,咱给他们每吨便宜个三块五块的,他们得天天跑市长那儿给咱们争取去,他们争来的,可是他们自己白得的钱,能不积极吗?
    李哥,你没看石景山那个钢厂现在产量上来了吗,所以四九城不缺钢材了,缺的是钢材的深加工产品,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发展一下。
    真要是咱们的钢管用量大了,我还打算搞个新厂呢,红星轧钢厂建个大点的新区,那多有意思?搞基建咱熟啊,对吧?”
    一说要搞基建,李厂长的兴趣又来了:
    “搞新区?得多大的新区啊?”
    “至少也不能比现在的规模小吧?起码得有三四十座厂房,还得建家属区,配套设施一点都不能少,最好能形成一个社区一样的东西,就像东北有些大企业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街道办事处。”
    “啊?搞这么大?”
    “又不是一下搞起来,慢慢搞呗,每年搞一部分,做个整体规划。
    反正咱挣了钱不花,局里也都会给咱们收回去。
    你没看到吗,现在市工业局很多企业,都是靠咱们轧钢厂活着,咱们挣了钱,到时候局里拿给他们花,说是资金调配。
    都是咱调配给他们,什么时候他们调配给咱们过?”
    李厂长点点头:
    “是有这么个问题,咱不能总当这个冤大头,是得想点办法花钱。
    这样,胜文,你写个整体思路,我跟苏汇报一下,说不定他老人家也想这么干呢,你说是吧。
    总觉得苏局长要想再升一步,绝对得搞点大事儿,那咱俩得给他出力啊,小打小闹不行,你说是吧。”
    王胜文也点点头:
    “我说也是,咱俩不出力谁出力?
    那就把我的想法写一下给你做参考,你再增加些内容。
    走吧,该吃午饭了。”
    “对对对,去吃午饭。”
    王胜文回到车间,把手里的文件递给梁拉娣:
    “给你转干了,给局里建议的是正科级待遇,和咱们试验厂另一个人一起的,你先看看,等孙伟回来,和他一起去办。”
    秦淮茹眼睛一亮:
    “和我一样了?”
    “对,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