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去镇上躲着
作者:笑美人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最新章节     
    翌日。
    用过早食,月娘便劝曼儿出门走走:“别盯着家里啊,万一你的好运在院门外呢,多出去走走总归是好的。”
    “……”曼儿抿着唇,指了指门牙的位置。
    月娘沉吟片刻,道:“没关系,你出门也不说话,外人问多了问不出所以然,便不会追着一直问。即便追问,以你现在的轻功底子,还跑不过村里人吗?”
    最后一句是激将法,对曼儿来说很惯用,月娘见到安哥多次在曼儿身上使这法子。
    果真,曼儿咧嘴,展现一排牙中唯一颗还在茁壮成长中且显得格格不入的笑容。
    月娘不忍直视地撇过头去。
    “好!”曼儿兴冲冲地出了门。
    真有让她烦恼的。
    村里人见到她,都要向她打招呼。她也只能点头后,轻功溜得飞快。
    “这不是郭大郎家的三闺女吗?终于舍得出院儿了?”
    “呃,怎么不打招呼啊?我和你爷爷同辈分的,你该叫声八爷爷……跑那么快作甚?”
    曼儿跑着跑着,就来到人少的山上。
    她觉着,到哪儿好运都能眷顾她,那还是选个人少的地方吧?
    因跑得太快,就没听到那位八爷爷在喊不住她后,又惊了句:“呃,我好像看到郭大郎了?”
    ……
    曼儿在山间走啊走,脑袋被砸了下。
    她抱头警惕:“谁呀?!”
    四下无人。
    她扫了眼地上的东西,不可置信地捡起来观摩。
    好漂亮的石头呀。
    不过,石头打哪儿来?
    等等,刚刚她被砸了下,脑袋没冒包?还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
    有这般本事的,该不会是……她那好爹吧?
    曼儿攥紧了拳头,顾不上寻找好运了,蹬蹬往回跑。
    等略带喘息地回到家,开口就对内院的娘道:“娘!爹他……”
    似乎意识到什么,曼儿话头突然止步。
    月娘笑容和煦:“怎么了?”
    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在曼儿心中,娘性子和爹越来越像……
    曼儿狐疑道:“娘,你是不是嫌我在家中碍眼,所以才诓我出院,寻找剩下那份好运?趁机让爹送我‘好运’?”
    曼儿小脸一板,道:“娘,你和爹这样是不道德的,好运怎么能人为送呢?知道你们这么做是为了我好,但我知道真相,难免会失望……”
    “停停停,什么有的没的。你是说你找到好运了?”
    “是爹爹人为制造的。”曼儿嘟嘴,“娘,你把爹爹叫出来吧,不用躲了,反正我都猜到了。”
    “把你的好运递来我瞅瞅。”
    曼儿递了过去。
    月娘在阳光下观察了会儿石头,佩服安哥的夜视能力,天没亮就能精确在河边挑选出这么好看的石头。嘴里道:“这你可就误会你爹和你娘我了。县令那边让他连夜去了县里,说是蛊女一案接近结尾,有蛊虫一事的传承……
    哎,你若还不信,等你爹爹回来就知道了。到时你大姐姐能习些蛊虫术的皮毛,就能证明娘没诓你。”
    曼儿还是抱着迟疑:“所以,真不是你和爹一起安排的?”
    月娘将石头递了过去。
    三闺女凡事三分热度,劲头过了就算了。安哥分析过,三闺女喜事情有始有终,若是找到双份好运,这件事就终了,不然便像胡萝卜钓驴子,不到嘴不罢休。
    想必,待三闺女相信后,这块石头指不准哪日会玩腻,被丢到一侧。
    大闺女执着药物,满屋的药香;二闺女闲暇下来,喜缝制些衣裳和小布偶娃娃,都规规矩矩收拾起来,叠放得整整齐齐。
    唯有三闺女,喜欢乱捡东西,一块泥巴,一块石子,当时宝贵得紧,过后就不知道被丢哪儿去了。
    哦,三闺女还喜和家里那圈牲畜打交道,身上一股味儿。
    大闺女身上药香,二闺女一股花香,唯有她……
    月娘叹息着点头,“真不是爹娘安排的。你若不信,去看看家里驴还在不在。”
    曼儿跑得贼快。
    去眼见为实了。
    但,即便家里驴子不在了,曼儿还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郭盛安隐匿了气息,在墙院上趴了许久,才跳下墙院,离开。
    瞅瞅他,多造孽啊。
    为了一顿肉,陪闺女做戏。
    如今,只能躲到镇上去,待蛊女一事真正有了结果再归家了。
    月娘给了他些银票,够他花了。
    这些银票是收取天成教受害者诊金兑换的银票,方便放在暗格的铁匣中。
    家里没了他,也不必担心,毕竟家里墙院修得高,曼儿也有了点功夫底子,再有那威力不弱的臂弩在,武力值翻倍。
    即便两只狗平时犯蠢,但主人家受到迫害,它们还是会咬人的。
    郭盛安走到村口,接过柔儿递来了的驴绳。
    柔儿一言难尽:“爹,这是不是下下策的选择?”
    为了满足三妹剩余那个好运,爹居然愿意躲镇上去,简直匪夷所思。
    “你懂什么。”郭盛安想到昨夜的胡来,只觉得一切都值了。
    郭盛安:“行了,你早些回去吧,从县令那里得来的蛊虫之术……不能外传,切记嘴严。”
    蛊虫在齐王朝被誉为邪术,是不祥的象征。在苗疆,当地百姓对蛊虫接受能力要强些。
    之所以切忌外传,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嗯,爹,我知道了。”
    郭盛安驾着驴车,来到衡仕书屋,对着掌柜一腔热泪。
    “掌柜,我恐怕要麻烦你几日了……”
    “这是怎么了?”
    “这事儿啊,说来话长……”
    等了许久。
    掌柜都没等到对方阐明原因,他脸上笑容微僵。
    不愿说就不愿说呗,还故意卖了下关子,害他等了这么久。
    耍人玩儿呢?
    到底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主儿,掌柜让书童看着书肆,领着郭盛安来到后院。
    “这后院有厢房,一间是几个书童的大通铺,还有一间是我临时住的,郭公子若是不介意,我让他们将这间房收拾出来。只是……”
    郭盛安笑眯眯的,倒是没和这人像与县令一样打马虎眼。
    郭盛安:“来这里也有一个目的:安心写话本子。掌柜你放心,只要我不卡剧情,很快就能写出《晚秋伤》第五册来。”
    这不,凡事都有万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