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藏拙的好处
作者:笑美人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最新章节     
    用了十招,郭盛安成功将对方拿下。
    其他人议论纷纷,看得过瘾,唯有曼儿,小声对金宝说:“爹爹藏拙了。”
    金宝:“看出来了。”
    郭盛安作揖,“承让了。”
    对方也看得出来这里人多,对方给面的同时,也证实了实力,回礼:“多谢兄台高抬贵手。”
    完事,那人又对身后的衙役道:“先将人绑去见大人!”
    众衙役领命。
    郭盛安听这人口气,县太爷在这附近?
    看来,这场拐卖孩子一事,县太爷是有所准备啊。
    但若早有准备,为什么会让这些达官贵人的子嗣也深陷其中?
    将这些疑惑暂时抛掷脑后,郭盛安正准备离去,那名过招的衙役道:“郭公子请留步。”
    郭盛安顿足。
    “可否借一步说话?”
    郭盛安做出请的姿势。
    二人避到清净角落,刘家墨才有闲工夫和月娘说上话。
    郭盛安这边率先开口,“差大哥有什么事?”
    “郭公子此次立下大功,太爷想必知晓此事后要见你。”
    郭盛安点头,“行,到时我们一家人在山脚恭候太爷大驾。”
    告辞后,回去的路上,月娘才将向弟弟打听到的情况道出来。
    “家墨说县太爷这几日是放了假的,但临时接到传令,匆匆赶去县衙,又集体来到山脚两处出口候着。
    本来是想一窝端的,谁曾想出现意外。具体怎么回事,他也云里雾里的,不知所谓。”
    若是临时起意,那便说得通了。
    县太爷官位不好坐,若提前几日得知人牙子在这日猖狂,他怎会不通风报信达官贵人?制止他们年初一来上香?
    想必也是刚得知,来不及部署。
    郭盛安:“只要封住两道出入口,仔细排查,剩余几个牙子好抓。
    这些人口风不严,威逼之下,定会道破来的人数,到时更好对号入座。”
    曼儿在一旁听着听着,好奇道:“所以,我们打草惊蛇不算坏事?”
    郭盛安扫了眼三闺女,道:“不算。没找到他们窝藏的地点,把他们端了,官府便确定不了此次牙子的人数。
    再有,这么多孩子的失踪,谁知道被官府抓住一两人,行踪暴露,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撕票……咳,杀人灭口,造成恐慌,近而乱中求生?
    他们这种人,不会拿孩子当命看的。
    官府救出这些孩子,他们便少了筹码。
    官府不打草惊蛇也是基于孩子们的安危之上。”
    最坏的结果是孩子们没救下,被杀人灭口了。即便抓住几个歹徒,县太爷乌纱帽也不保。
    这一次,他与县太爷关系想必能更上一层楼。
    曼儿脑瓜子转了许久,转得都疼了,才总结出来:“所以,我们不是好心办坏事?”
    “不是,反而将事情简单化,好化了。”
    曼儿松了口气。
    月娘捏了捏曼儿的鼻梁,“你可吓死娘了,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可别鲁莽了。”
    曼儿:“当时歹人跑得贼快,我怕没影了,我和金宝跑回去告诉大人也是白搭。
    而且娘,爹说过能在保障自己安危前提下,可以做义事,所以我只跟踪,没轻举妄动,即便被发现,还有弹弓呢。我脚程不比大人慢,能逃之夭夭的。”
    郭盛安点头,三闺女平时皮得没边,关键时刻倒是立下大功。
    “说说,怎么发现两人是牙子的。”
    曼儿便将跟金宝说的说法,告知郭盛安,末了,一副等待求夸的表情。
    郭盛安沉思地看着她许久,步子顿下也不知。
    见状,心中雀跃慢慢褪去,曼儿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是……她说错了什么?或是做错了什么?
    郭盛安蹲下身,与她直视。
    “之前还只觉得你快快乐乐的便好,其他不用我操心。”
    这些都是场面话,实际上是他没发现这个小丫头的天赋,不知该朝哪个方向培养。
    如今知道了。
    可算能压住这丫头的野性了。
    郭盛安激动得血液沸腾。
    曼儿还不知道未来会越来越苦,被压着浅学各行各业各种知识和常识,如今她只下意识觉得,爹爹说的不是什么好话,思考的不是什么对她有利的事。
    她想挣脱爹握着她手的掌心,“爹……”
    “曼儿,我记得你的梦想是行侠仗义吧?”
    “当然!行侠天下,仗义难事!”
    “何为难事呢?”郭盛安反问。
    “难事就是……像今天有人拐卖孩子!”
    “那,若是你没撞破他们,没跟踪他们,爹爹也没出马,是否这件事便成了杀人案,成了冤案?”
    “对!”
    “冤案=难事,对吗?”
    “对!”
    郭盛安很欣慰她有这番觉悟,“冤案怎么解?”
    “靠……观察?”曼儿不太确定。
    “说得好!观察!那曼儿可知,细微的观察只能看出异常,要解开疑团,捉拿歹徒,就得知世。”
    “爹爹说的……什么是知世?”
    “知常人不知,解世外之事。”
    “……”要不,咱先和阿爷阿奶汇合吧?不然他们该担心了。
    曼儿下意识打退堂鼓。
    郭盛安:“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在发觉异常时解惑。曼儿,经过爹这么久的观察,爹爹发现你的逻辑思维,很适合解衙门的冤案,也是那声张正义的性子。所以爹爹……”
    “爹!”曼儿凄惨一声叫,打断郭盛安的滔滔不绝,“爹,衙门的冤案岂是女子能插手的?曼儿的首要任务就是吃吃喝喝……”
    “那是虚度光阴。”
    “可……”
    “你可以不嫁人,可以适当玩乐,但不能在你姐姐哥哥们学习的年岁里虚度光阴,未来成为普通百姓。”
    免得成为普通人,还埋怨当父母的当年没逼着来,否则也不会碌碌无为。
    即便曼儿现在看不出是这样的性子,可未来谁知道呢。
    他未雨绸缪,现在逼着点,将自己的快乐先建立在孩子们……咳咳。
    扯远了。
    曼儿绝望。
    她好像会和哥哥姐姐们一样有功课了?
    可她才四岁啊!四岁!
    二姐姐金宝都是五岁才被押着做功课的!她咋还提前了!
    贼老天,让爹爹开窍了,发现她能干本事了。
    早知道,她该学爹爹藏拙的!
    藏拙好啊藏拙妙。
    藏拙不用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