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缴赋税,买活鱼
作者:笑美人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最新章节     
    他抄了两本书,得了176文,再有腌蛋腌菜的净赚,赶在秋收前分红,得了5两5文,留一部分缴纳赋税,剩余全数归还了二弟他们。
    十月秋高气爽,可比六月底收割气温好多了。
    地里一片金黄,硕果累累,村民们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笑容来。
    农户都是看天吃饭,自从新号建立,齐王朝风调雨顺,民风淳朴,鲜少有大事件发生,家家户户都是关了门过小日子。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啊。”
    “是啊,新帝是上苍支持的,才让我们有如今的好日子过。”
    “我没白施肥啊,一家人不用饿肚子了。”
    “快看,郭大郎一家,又是他一人下地。”
    “这不还有大山帮忙背粮食吗?”
    “怎么不见郭大郎的娘子?”
    “她也就送送水,送送吃食罢了。”
    “那郭大郎的闺女们呢?”
    “那些闺女还小,不便见人吧?”
    “……最大的大丫都快十岁了,马上要及笄了。”
    “是啊,及笄完便是定亲,也不知是要相看什么样的人家。”
    齐王朝女孩及笄是15周岁,定亲也是这个年龄,在闺阁中,待到年满十八方可出嫁。
    在郭盛安穿梭的时代里,有十三四岁的女子出嫁,相较而言,齐王朝女子出嫁年龄算晚的,但正合他意。毕竟十八岁,人的骨骼才发育完全,生孩子的风险才会降低。
    距离郭柔儿及笄还早,郭盛安并未将村民闲聊的话放心上。
    他的身影穿梭在田野,腰部跟安装了马达似的,手脚也麻利,不知疲惫,竟比六月时的人力收割速度还快些。
    之后便是粮食的打磨,倒是不必下种,等冬季过后再说。
    郭盛安夜观天色,知晓今年他们这里不会再出现大雪征兆,松了口气。
    郭昌珉和二房都请了日工来地里忙活,毕竟现在每月有了腌蛋生意的进项,他们还真不差那点子请日工的钱。
    地里的活儿和粮食打磨完,郭盛安琢磨起做大酱来。
    大酱分很多种,他主要是想做黄豆酱和肉酱,黄豆酱不仅可以径直吃,还能做拌菜,肉酱也是个易储存的下饭菜。
    他是看家中孩子们吃咸肉吃腻了,才想到做肉酱。
    家中腊野味不少,是他时不时深山附近做的陷阱晃悠,只要陷阱里有猎物,都会被他带回来交给月娘,再由月娘抹了盐腌起来。
    夏季时天燥大,猎物死在陷阱里久了容易变味,还容易滋生细菌,都被他当场烧了,顺带撒草木灰到陷阱里,再填满陷阱,最后另找一处设陷阱。
    总之,家中是不缺肉的。
    但做肉酱得是新鲜肉,最好是猪肉。
    郭盛安拿上那支木制弩箭,去了趟深山。
    地里种获有黄豆,倒是不必担心缺少做大酱的材料,除了肉。
    郭盛安这次进深山,月娘没说什么,毕竟下河的风险大,不定因素多,而深山的危险因素是野兽,他自制的弩箭可以解决,再有他一拳能打死一头野猪。
    月娘早早备好干粮,水囊装满热水,递了过去。
    郭盛安:“等大酱做好,缴完赋税,白酒那边也差不多发酵好了。咱们再带上东西和孩子去一趟岳家。”
    月娘点头,“好。”
    至于秋收后缴纳赋税一事,大房一并给小周氏,让其帮忙代劳了。
    去年缴税也是秋收后,那会儿三房还没回来,粮食也是公中,缴纳的赋税是新收上去的粮食。
    今年各家商量了下,新粮留着自己吃,花钱缴上去。
    每年一个成人的税收是120文钱,女子及笄男子弱冠前皆为未成年,税收为20文,婴孩未满三岁不应纳税。这是齐王朝的规定,这样的赋税并不严苛。
    郭盛安一家共缴纳300文。
    小周氏望着排队的人群,对大周氏道:“娘,要不你先排着,我去买点东西?”
    “你去买啥?不行不行。”
    小周氏还没回应,大周氏一口否决。
    大周氏:“这前面和后面排的人我都不认识,万一是那不认理的,不认账,以为你是插队,让你重排咋办?你先等等,我们缴完税再一同去。”
    她们就在村里排的队,由村长代为收税,集中核算,再往上缴。
    偏偏这时小周氏看到有人挑着担子在游走,排在末尾的村民已围到一起。
    她眼尖,看到担子里挑的是新鲜的活鱼。
    她砸吧了下嘴,道:“重排就重排吧,这次错过了,也不晓得多久才能吃上新鲜的鱼。娘,我看到了,那挑担的人挑的是鱼,你待我去买几条。
    若是缴晚了,你去我屋里头挖两碗粮食,晌午我与夫君金宝就在你和爹那里吃呗。”
    咸鱼吃了一整年,早吃完了。
    不过咸鱼也吃腻了。
    新鲜鱼可没有。
    大周氏压低了音量,“看清楚了?是活鱼?”
    小周氏跳高高,“哎呀娘,你快松开我,待会儿说不准就没了!我都看到村长家的人都去了,他家可不差钱……”
    大周氏赶紧掏钱递了过去,“多买几条,你把税钱给我,我给一起报了。 ”
    小周氏:“娘你分开放,我担心村长家的孩子算不过来。”
    这也是两家分开缴纳税的原因,村长家的孩子读过书,但对算学并不精通,缴税的人数一次性太多,就得算上许久。村长规定一家人可以一起排,但不能扎一堆缴。
    不然大周氏和小周氏,一个人排队就差不多了。
    见担子里的活鱼还剩,小周氏连忙包圆,“小哥,你担子里的鱼,我包圆了。不过现下我没盛的东西,你跟我回一趟家中?”
    余生点头,挑起担子,道:“大姐你给带带路。”
    小周氏刚要走,村长老伴儿就拦着小周氏,“这么多鱼你也吃不完啊。”
    “到时候叫大哥大嫂爹娘们一起吃,吃不完的再用水养着吃第二顿。”
    “那你要不要豆腐?今日恰巧磨了些去卖,还有剩余的。”
    小周氏应下:“哎,好,二婶,我跟你去拿,回头我再给你送点我们家卖的酸菜。”
    酸菜豆腐鱼,想想就流口水。
    余生皱眉,打断两人:“远不远?”
    小周氏:“不远不远,咱就在二婶家门口哩。”
    “行,劳烦你快些。”
    “嗯嗯嗯,小哥稍等。”
    村长老伴儿给小周氏切了几块豆腐,用大碗装的。
    小周氏接过后,跑得飞快,“二婶,回头我将碗给你送回来。”
    “欸,好,你慢些,当心摔着。”
    小周氏领着余生往郭家走,“跟上咯。”
    老房子。
    金宝坐在院里拨弄算盘,做算学题,郭昌珉今日抱着玉轩,坐在院子里摆弄着拨浪鼓。
    但玉轩这娃娃,对拨浪鼓显然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