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前路似乎有着落了,但好像不那么光明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曲卓听到陈总工的要求,下意识当真了。等王涛开始罗列相关参数时,逐渐品过味儿来。
    91型是金陵714厂设计生产的,为什么由712厂负责升级换代?
    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再看王涛罗列的需求参数,很规矩,也很宽泛。不排除因为保密的关系,模糊了关键数据。但看起来更像是老师在出考题。
    没错了!
    曲卓心念一动,断定就是考题。或者说……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通过随机出题的方式,称量一下曲卓的真实水平,防止廖安民那种情况再次出现。
    虽然心里有了底,但曲卓依旧认真对待。眼睛看着王涛罗列出的参数,脑子里开始根据参数勾勒控制模块的架构。
    记忆中有太多可以参照的复杂且苛刻的设计,这种简单的东西几乎没有难度。甚至根本不需要参照其它已知的设计,只要把之前单兵电台的单元模块进行升级就可以了。
    无非是加大元器件承载能力,再就是在蓄电池、民用交流电和手摇发电机的基础上,再多一路机械发电机输入罢了。
    等王涛写完参数,陈总工见曲卓似乎已经陷入了沉思,语气轻松的说:“不着急,有足够的时间给你慢慢思考。要不……”
    陈总工抬腕看了眼时间:“快到饭点了,咱先去吃个中午饭吧。等吃完饭,你静下心再好好思考一下。”
    曲卓的注意力全在构建设计方案上,陈总工的说话声对他来说相当于聒噪的干扰。
    有些心烦,又不好发脾气。只能暂停了“思考”,疑惑看向陈总工。
    陈总工从曲卓的眼神中看出来,这小子压根没听到自己说什么。又好气又好笑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不用,很快。” 曲卓摆摆手。话说完,再次沉下心思修改原有的模型
    陈总工和王涛互相对视了一下,脸上都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搞设计嘛,任谁都少不了勾勾画画反复修改优化。这小子的套路倒是新鲜,坐那跟老僧入定似的干琢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哪有靠“想”来搞设计的呀。
    腹诽归腹诽,陈总工和王涛倒是多少能理解。毕竟插队知青过得什么日子他们也有所耳闻。
    一个个穷地裤子都快穿不起了,哪有钱把想法全都落实到纸面上。可不是只能在脑子里“空想”嘛。
    俩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感慨,谁也没再说什么。各自找了个椅子坐下,耐着性子等着……
    本以为这会是个有点漫长的过程,不成想也就十来分钟,曲卓便从沉思状态下恢复了过来。也不吭声,在王涛罗列的参数下方空白处勾画起来。
    陈总工和王涛再次对视,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诧异。俩人几乎同时起身,一左一右的站在曲卓身侧。
    稍一打量,就看出来新的电源控制模块布局跟81式一脉相承,只是加了一路输入,放大了中继电容的容量。同时,集成的所有单元都放大了承载功率。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点改动,但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到了如此周全的考虑,还是让陈总工和王涛大为惊讶。
    然而,让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完成控制模块的平面设计,曲卓又翻了一页,手写起驱动程序。
    与设计图不同,虽然只是多了一路输入,但驱动方面要做的修改可不少。只不同输入源的信号判定和切换逻辑就是个非常严谨的工程。
    问题是,陈总工和王涛都不了解c语言。陈总工只能看出来曲卓新写的驱动跟之前的有很大的不同,剩下的几乎睁眼瞎。
    王涛多少能看明白一点,但看不懂的地方更多。又不好开口问,便从包里翻出81型的驱动编码对照着看。
    曲卓一口气把驱动写完,转头看向身侧的陈总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抱歉陈叔,我经验太少了。根据已知参数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请您多批评。”
    “……”陈总工表情有点僵, 勉强挤出点笑模样:“不错,你这个年纪,这么短的时间做出这样的设计,已经非常不错了。”
    “嘿~”曲卓呲牙腼腆的笑。
    “王工,你觉得怎么样呀?”陈总工把难题甩给了王涛。
    “呃……”王涛合上笔记本,搜过了半天肚肠,也没想出个既不丢面子,又比较公正的评价。
    只能干巴巴的夸道:“真不错,这才,不到一个小时吧。能…能考虑的这么全面,不错,太不错了。很有天赋!”
    “我这,其实算作弊。就是在之前81式的设计上进行了修改。”曲卓依旧是一副谦虚的模样。
    “嗯,年轻人,很懂得谦虚。”陈总工拍了拍曲卓的肩膀:“走,吃饭。咱去小食堂,叔掏钱,给你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揽着曲卓往外走时,陈总工还不忘给王涛打眼色,让他把桌上的设计图收好……
    军部的小灶食堂可以点菜,但比不上外面的饭店,只能根据现有的食材点菜。
    陈总工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一碗素烩汤和三碗米饭。食堂的干部不要钱,他硬塞给人家三块钱。
    曲卓这几天虽然每顿饭都有着落,但肚子里缺油水缺的厉害。菜上桌后稍微客气了一下,就盯准了溜肉段和红烧肉发动“攻击”。
    得亏部队的菜码量够大,不然俩肉菜就没别人啥事儿了。
    陈总工和王涛也馋油水呀,可哪好意思跟曲卓抢。就着俩素菜扒拉米饭,直到曲卓吃饱了才沾到点肉味。
    一顿饭吃完,俩人把曲卓送回招待所。路上陈总工给曲卓一通勉励。告诉他回去后踏踏实实的,要继续学习,别放松。别的不说,就算冲着曲久平当年对712厂做出的贡献,叔叔伯伯们也不会不管他……
    虽然没明说,也没承诺什么。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曲卓听懂了……经过这一次,眼下枯燥乏味,还沾点闹心的日子应该算熬到头了。
    问题是,他对712厂不怎么向往。
    专业不对口不说,刚吃饭时王涛还透露了两句,说曲卓的设计确实不错,不过,短时间内没有实际应用的可能。
    无它,成本太高。
    其实国内现在并不是完全没有“高级货”的设计能力。但受限于两方面,即便设计出来,也无法做到工业化生产。
    一方面是半导体产量不足,另一方面就是生产成本。
    像81c型单兵单台,列装目标是组成营连一级的通讯网络。国内现在有超过六百万部队,落实到营连一级需要多少台设备?
    如果按照曲卓的设计来,单部电台的成本要高出一倍都不止,这还是在相关芯片供给充足的情况下。
    而实际情况是,就算国内现有的几个半导体工厂什么都不干,专心生产和装配图纸上那七款半导体模块,一两年都不一定能满足需求。
    更别提眼下国内需要半导体的地方多着呢,每个厂子都有繁重的生产任务,根本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一台设备的几款芯片上。
    鉴于这种情况,712厂对于齐卓来说,根本不是一个能够发挥能力的平台。
    曲卓对712厂不满意,陈总工和王涛却急得不行,生怕天上掉下来的人才跑了。
    同时还后悔的不行,暗骂之前真不应该找878厂做技术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