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生病
作者:青松白雪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最新章节     
    钱开说的满脸担忧。
    李明清宽慰道:“小姑娘都爱美,经理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让小丽去医院看看。”
    “死活不去,要不然我也不会来找你。”
    他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小瓶子。
    去看钱小丽是肯定不会去的,还是给药来的实在。
    免得又整出来一些幺蛾子。
    “经理,这是祖传药方,治疗感冒有奇效,你带回去吧。”
    “这可真是太感谢了。”
    “客气客气,举手之劳。”
    钱开在供销社待到中午头才回去。
    周明见他走了才松了一口气,要不然领导在这里他一直提着一口气,站如松坐如钟。
    心想,他家那口子幸亏没来。
    要不然闹腾起来那可真是太丢人了。
    两分钟不到,周英子领着两个娃大大咧咧的过来。
    周明把她拉出去,责问道:“你咋来了?还把儿子带过来,有什么东西是在县城买不到的吗?”
    “来找你吃饭。”
    “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会儿。”
    周英子见他转身连忙拉着他的胳膊,踮脚往屋里看。
    “你不是说李明清也在这里上班吗,怎么没看见人。”
    周明严肃道:“你给我消停点。”
    “我就是来看看。”
    “哼,你这副模样,就是站在他面前他也认不出来,说不定把你当成四五十岁的老娘们。”
    周英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
    没再说话。
    而是恶狠狠地看着周明的后背。
    要不是他自己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好好的动作还被他弄去了。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李明清从供销社出来时确实没看出来是她。
    骑着自行车就走。
    周英子心里不舒服,还真是一点也没变。
    周明见她站在那里发呆便使劲推搡了一下她,差点给推倒在地。
    “看什么看,赶紧买个馒头走。”
    他拿着钱去饭店买了四个大白面馒头。
    “回去吃个咸菜疙瘩就行。”
    周英子只好拖沓着破了的布鞋领着两个孩子往镇上走。
    走到一半越想越不对劲。
    这过得是什么辛酸日子。
    想当初她还等着看孙佳雪的笑话呢。
    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她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肯定过得不怎么样。
    说不定早就把李明清扔在村里不管了。
    不得不说过去这么多年,她和尹欢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法。
    边走边想着孙佳雪过得多么的惨。
    突然笑出声来。
    越想越高兴,过得惨就好。
    在家做饭的孙佳雪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喷嚏。
    还以为是天气转凉受凉了。
    小宏兄弟俩连忙跑过来关心道:“妈妈,怎么了?等会爸爸回来让看看吧。我们来做饭吧。”
    听到这话她笑的格外高兴。
    心里暖烘烘的。
    “妈妈没事,你们去玩吧。”
    此时正好听见开门声。
    兄弟俩小跑着喊道:“爸爸,妈妈生病了。”
    “生病了?”
    “对啊,打了一个喷嚏。”
    李明清快步走到厨房。
    孙佳雪拿着铲子笑着道:“油烟多别进来了,我没事,明清哥,去洗洗手吃饭吧。”
    看她的脸色没什么变化这才放心。
    她端着饭菜上桌时听到父子三人在说话。
    “不错嘛,是小男子汉了,知道关心妈妈了。”
    “那是当然,以后妈妈有我们保护。”
    李明清笑着道:“好,你们保护妈妈。”
    “也保护爸爸。”
    “好嘞,不枉费我这么疼你们俩。”
    饭桌上其乐融融。
    “妞妞这孩子看来是真的爱在学校吃饭,一连在学校吃了三四天了。”
    “吃一个月也就吃够了。”
    “我老是担心她在学校吃不好。”
    “不会,人多热闹。上次回老家我听大妞说学校的饭菜挺好吃的,早晨给她带了半盒饼干,放心吧,肯定饿不着。”
    孙佳雪身为老母亲实在是放心不下。
    特别是在知道王娜娜老是找茬之后。
    生怕妞妞吃亏。
    “媳妇儿,在学校还有向东几个人护着呢。”
    听到这话倒是让她放心了不少。
    毕竟向东几个当哥哥姐姐的是真的疼爱她。
    ——
    半个月后。
    各乡各村的秋收基本上到了收尾的时候。
    周建刚开始找来各乡镇的镇长来县城开会。
    镇长回去又给镇上的村干部开会。
    两天下来就把修路的计划传达到位,连带着乡亲们需要的事。
    财政不宽裕,得依靠发动地方民众投工投劳建设。
    搞民工建勤。
    要不是李明清,估计得过个七八年才能把路修好。
    按照大路的里程将任务逐级分配给每个村子,村长和大队长带头组织人员落实。
    劳力去山上担运片石,碾碎成石子。
    主要是靠肩挑背驮。
    幸亏在不远的地方有石料源。
    真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话。
    要不是这座大山,就得到较远的地方去搬运。
    看起来不起眼的普通青石块,成为人们争先恐后争夺的东西。
    李明清回村的时候被惊呆了。
    村口扎了一个棚子。
    围了一圈的麻袋用来挡风,里面搭了一个简易的小床。
    两个木板子拼成的。
    男人坐在外面拿着铁锤敲打石块成碎石。
    敲打石子的声音叮叮当当的传的很远。
    女人在一旁把碎石往一旁堆。
    白天干活,晚上得派人守着石子,防止被其他人偷走。
    每个都精神头满满,脸上挂着笑。
    见李明清回来,有人热情喊道喊道:“哎呦,明清回来了啊,来,坐这儿唠会嗑。”
    就连对孙佳雪也格外的客气。
    “佳雪也回来了啊,来,坐在这个凳子上。”
    村长笑着道:“明清呐,又干大事了啊。”
    见大家伙这样他就知道周建刚把修路的事给说出去了。
    大队长一脸骄傲的看着他。
    这就是李家村的小伙子。
    多好啊,创好了也不忘给村里人谋福利。
    真的长脸。
    最高兴的就是李家老两口。
    看着李明清笑的合不拢嘴,有这么个儿子这辈子真是值了。
    “明清,你还真是沉得住气,闷声干大事。”
    “真的是这样,要是我有这实力得嗷嚎的十里八村都知道是我干的好事。”
    “别听什么做好事不留名,该得的荣誉还是要得的。”
    “就是,得让人知道。”
    “要不是村长和大队长跟我们说这个事,怕是要被一直蒙在鼓里了。”
    “老李家的坟头上肯定冒青烟了。”
    ……
    夸赞络绎不绝。
    李明清淡定的接受乡亲们的夸奖。
    面带微笑的坐在那里,跟参加颁奖大会似的。
    孙佳雪也被杨大丫她们围在中间。
    “佳雪啊,你俩还真是闷声干大事。”
    “我要是有这钱肯定舍不得拿出来,自己存着有底气。”
    “要不然说李明清厉害呢。”
    “要是我家成明瞒着我拿出这么多钱,眼睛不眨一下的就给出去,我肯定得和他吵一架。”
    “我也是,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虽然她们不知道李明清究竟拿出来多少钱。
    但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拿了不少。
    孙佳雪听见这么多人夸自家男人高兴的要命。
    在回去的路上,蹦跶着走,一看就知道心情好。
    “媳妇儿,捡钱了啊?”
    “什么捡钱啊,乡亲们夸你呢,没有一个人说你不好。明清哥,你真厉害。”
    李明清笑着道:“我还以为你会骂我一顿呢。”
    “为什么啊,这可是大好事。”
    “嫌我乱花钱。”
    “那倒不会,做好事会有好运的,希望老天保佑你事事顺利,健健康康的。”
    她边走边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李明清拉着她的胳膊靠过来。
    低头亲了她一下,“啵——”
    这可是在村里的路上,被人看到了可咋整。
    孙佳雪连忙往旁边迈了一步。
    “干嘛呀,让人看见你形象可就没了。”
    “你是我媳妇怕啥啊。”
    他说完又亲了她一下。
    她的脸又不争气的红了。
    李老婆子早早的从村口回家做饭。
    “明清,佳雪,想吃点啥啊?”
    “娘,我媳妇正在包韭菜鸡蛋的饺子,快包完了。”
    “你们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却还要你们亲自动手做饭,我身上都是随时碎石渣子和尘土,先去换一身干净的衣服。”
    李丽珠和杨大丫一起回来。
    非常默契的换了干净衣服才去新屋。
    “仔细想想,得有一个月没吃饺子了。”杨大丫道。
    孙佳雪道“过几天不忙时可以多包几顿吃,好好解解馋。”
    “其实也没那么忙,只是懒得包。俩孩子在外面上学,我和你二哥凑合吃点就行了”,李丽珠笑着道。
    两孩子不在家真的是一切从简。
    基本上吃的些能填饱肚子的粗粮,像鸡蛋都攒着没吃。
    杨大丫道:“向南和四妞倒是在家我也和你一样,吃饱穿暖已经很好了,往前几年可不敢信能过上这么轻松的日子。”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
    不到半个小时饺子就包好了。
    吃了中午饭,李明清就和孙佳雪回县城了。
    下午还得去接妞妞放学。
    小宏和小哲暂时让丁家照看着,长时间不回去也不放心。
    他今天回来主要是想看看村里弄到哪一步了。
    看见积极干活的乡亲们也就放心了。
    临走的时候。
    一整个村的人在村口看着他们骑车离开。
    等走了之后。
    周京立憋了一中午的话可算是能说出口了。
    “装什么啊,不就是干了屁大点的事嘛,装什么装啊。”
    坐在他旁边的于怀智听见后就差捂住他的嘴了。
    要是让村里人听到可是会惹众怒的。
    “啧,小心说话。”
    “嘴长在我身上,为什么要小心说话。”
    于怀智一言难尽跟看傻子似的看着他道:“你是不想在村里混了吗?可是还要在村里不知道要待多长时间。
    吴胜利也道:“是啊,这话可不兴说。”
    “你们怎么分不清亲疏远近啊,我们一块来到这穷乡僻壤,你们却为他说话。”
    “不是为谁说话,是不让你拉仇恨。”
    这可是修路!
    那是随随便便就能修的吗。
    这一条土路,每次下雨或者化雪的时候都特别的难受,一深一浅的全是黄泥,沾在鞋上那么厚,走两步就得停下来清理鞋底。
    真的要是把这条从村里到镇上的主路修好可方便了。
    造福乡亲们的大事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扫兴。
    现在找事纯粹就是没长脑子。
    就连一向看不惯的王大柱和李狗蛋都一声没吭。
    有好处的事谁嫌弃呢。
    王大柱道:“这次我是真的佩服李明清,就这条破路可算是要修了。”
    李狗蛋瞥了他一眼,道:“算你有自知之明。”
    就因为这一句话两人差点掐起来。
    “你说话真难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嘴里能吐出象牙还不快把象牙吐出来让我看看,真是把你能的要上天。”
    “不跟你一般见识。”
    村长过来听见俩人说话,不偏不倚的照着脑门给了他们一巴掌。
    这么高兴的事还在吵吵个不停。
    给他们一巴掌都是轻的。
    “村长,你知不知道李家小子出了多少钱啊?”
    孙桂英好奇的问道。
    “反正是不少。”
    “说个大概呗,让我们长长见识。”
    “这我还真是不知道。”
    村长确实不知道他出了多少钱。
    钱反正是花在刀刃上了。
    就像当年给村里通电,也是李明清出了一部分钱。
    这样时时刻刻把村子记挂在心里的人实在不多。
    真的做到了发达也不忘从小长大的乡村。
    李老头坐在那里嘎嘎乐。
    从前两天开始夸奖不断。
    不少人来问他是怎么教育出来的这么优秀的儿子的,真是厉害啊。
    还说李家小一辈的孩子个个都聪明。
    以后一定会成为和李明清一样有出息的人。
    谁不爱听好话,听了心里是真的高兴。
    大队长道:“今天轮到谁在这里看着值班?”
    “是我。”
    一向沉默寡言的张继农回答道。
    “好,晚上多上点心。”
    他媳妇傻子小芳一直老实的坐在他旁边。
    不吵不闹,根本看不出是啥也不知道的傻子。
    不说话根本看不出来是傻子。
    有句老话道:“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村里人都说张继农好命,一儿一女没有一个随娘的,一点也不傻,跟正常小孩一样。
    要不然一个大男人照顾三个傻子,生活就真的没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