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学同学聚会
作者:冰城陈九   一封凄美的分手信最新章节     
    2月9日
    大学同学聚会
    下午应邀去张舒家参加为张丽接风洗尘的宴会。
    刘七先到了,还是那么胖。大丽(分到廊坊师专)也还是老样子,当老师后文静多了。
    而张舒(分到黑大生物系)长得更滋润了,自然是爱情的力量。
    过一会儿张初(在北大生物系读研)来了,她也还是老样子,活泼可爱,并操着满口京腔,一个十足的小京片子。
    杨文(分到市体委)领着男朋友杨光慧(师大体育系毕业)也过来了,一人一身橘黄色皮大衣,地道的情侣装。
    杨文变化最显着,竟留起披肩发,脸也清瘦漂亮了。当然人还是老样子,嘻嘻哈哈的,很不成熟。
    大王(省旅游局海外旅游公司工作)、杨蕊(在一家三资企业工作)最后进来,杨蕊半年多未见,成了真正的款姐,听说月薪两千多。
    她仍是那么摩登,大冬天穿一条长裙,大大的眼睛,过去的大圆脸已小了一圈,也变得娇美动人了。
    寒暄一阵后,大王以男主人的身份下厨房,我们几个搓起了麻将。
    我先和了第一把,真应了刘七的那句“千刀万剐,不和第一把”,打到最后我也仅和了那一把,三圈下来就输光了,输进去20杯酒。
    张初一直坐在我旁边,不知怎么突然感到张初特可爱。
    她是师大才女,能文能武,有思想有内涵,活泼开朗,爱开玩笑,有时柔情似水,有时又火爆泼辣,尤其是她那回眸一笑的俩酒窝,突然让人感觉好温柔,好体贴……
    也许过去我们都曾心有所属,所以我一直没考虑过她。时隔半年,我觉得如果能娶了这个女孩儿,今生足矣。
    只可惜她在异地读书,远隔千里,在那里,她又有许多追随者,并为她成立了“初初委员会”……
    当然她也说过“师大的男孩”比“北大男孩”好。但我们毕竟走的是两条路,相比之下,老七与她倒是志同道合,况且能看出她对刘七也颇有好感。
    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也许是没酒量,缺乏自信。我才发现自己在酒桌上太笨拙了,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感觉自己在这半年也没什么长进,少了过去那份锐气,那份睿智,甚至有些自惭形秽。
    其实我的学习机会很多,而我却在一边忙碌中,一边追求一时享乐中错过了。
    人不能不读书,这样时间一长,人就完了,我也只能划入那市井阶层了。
    这次聚会后,我又有了新的动力。
    2月14日正月十五
    情人节与元宵节
    今天是双节重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本应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因大哥出差在外,只能“五缺一”了……
    今天又恰恰是洋节~“情人节”,其实几年前我便知道这个节日,这是个很浪漫的节日。
    只可惜这个浪漫的节日对我来说却没有浪漫,不是我不懂得浪漫,也不是我不喜欢浪漫,而是因为我实在没有去为之浪漫的人。
    其实如果不出现那么多阴差阳错,今年的情人节是应该有浪漫的……
    有些事情真有趣,我喜欢的姑娘,她们不喜欢我,而我不感兴趣的姑娘却又围着你团团转。
    昨晚陈卓(分到哈药集团下属的千手佛娱乐城)打来电话,并半开玩笑地说:“明天别忘了送我玫瑰花呀!”
    我的天,真吓了我一跳,看来以后我对她说话要慎重些。
    下午老爹又去二伯父家,去为我解释上次相亲未看上人家的事,又是一个多情女孩……
    今天就这样在这寂寞无聊中度过了。直到下午四点多,实在待不住了,便出去走走。
    在商店,见一女服务员正在为一男士包装着什么礼品,心里顿觉酸溜溜的,何时我也能拥有这份浪漫呢?
    2月19日星期日
    重塑自我
    大学毕业已半年多,对新的工作环境已基本适应,工作局面也算初步打开了,现在已经清回欠款一万余元。
    而且我感觉这种工作环境还是蛮适合我的,即可四处走走,长长见识,丰富一下阅历。
    还可利用空闲时间钻研一下专业知识,可以充实充实自己。
    但仔细回想一下,我这半年却是在浑浑噩噩中过去的,书没看多少,身体锻炼也间断了,更可恨的是我已渐渐丧失了过去的那种追求,整天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并且也对生活渐渐失去了兴趣,看书看不进去,明知电视没什么意思,还在那里空耗时间,外语也彻底扔了。
    感觉自己已明显不如过去那么有闯劲,那么自信了,现在记忆力已明显减退,甚至言语表达能力也开始下降。
    过去的知识体系也已残缺不全,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混下去了!
    昨天大哥从北京回来给我讲述了,他在火车上遇一老者聊自己的家世,使我受到很大启发。
    那老人三个孩子都很出息,大女儿在澳大利亚留学,毕业后留在联合国工作。
    二儿子在俄罗斯基辅大学读书。
    小女儿高中期间连续两次考托福满分,经外国专家评定她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结果她选择了剑桥大学。
    大哥认为这除了与家世有关外,便是出色的教育方法了,果不出大哥所料,他们家学渊源。
    老太太是北师大毕业,她丈夫是北邮毕业。她父亲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她母亲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
    她老公公是前科技大学校长,她丈夫家上几代都是翰林院的大学士……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家的教育方法,他们让孩子们三岁时便生活自理,并教育他们一定要自强自立。男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事要有主见,对问题要有独立见解。
    而且他们家实行分餐制,自己洗自己的碗,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打太极拳,从不看电视,从不串门,每晚全家都自觉地看书……
    而且家族内也形成一种竞争环境,你强我比你更强,一定要超过你……
    他们家这种生活习惯很值得思考,尤其是早睡早起。
    昨天去崔勇(初中同学,哈医大毕业)家,没想到大半年不见,这小胖子也变化不小。
    喜欢上了集邮,又弹起了吉他,而且学会了游泳,一到冬天还动不动去滑雪,并且玩起了篆刻。
    真是事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能看得出,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活得有滋有味。
    尤其让我羡慕的是他竟学会了游泳和集邮,我也很想试试。
    他对生活的那份热情感染了我,我要先从“集邮”开始,我要重塑自我,重新开启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