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唱歌PK”
作者:墨无衣   重返2003拆迁前最新章节     
    虽然刘畅的想法有诸多问题,还不够成熟,公司还是于予以了采纳。
    不过,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公司资金投入,还要看他的最终想法。
    知道还有机会之后,刘畅开始针对赵咏薇在会上提到的问题,对他的构思进行一一完善。
    有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前,其他员工们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
    他们没办法想出新的功能,但在已有功能上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开发还是可以的。
    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心朋友的用户们就发现了,网站上的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
    游戏功能下面,不再是孤零零的两个游戏了,还有后来的“换装”、“赛车”、“猜歌pk”等等。
    那个时候,国内正掀起一股狂热的选秀热潮。
    很多人艳羡经过选秀节目成为明星的那些人,想复制他们的路。
    可惜,他们要么错过了一开始的报名,要么实力上达不到成为歌手的水平。
    赵咏薇快速意识到眼下的选秀热潮对他们公司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因此才会推出如“猜歌pk”这样的新功能。
    根据歌曲的前奏,用户们可以任意两两pk,看看谁能最短时间内猜出是哪首歌,然后获得相应的积分。
    积分可以累积,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在所在地区榜单的排名。当在地区榜单的排名足够高的时候,他还可以查看自己在全国总榜单上的排名。
    趁着选秀的热潮,“猜歌pk”的功能一经推出,迅速在学生和年轻白领当中赢得好评。
    最重要的是,心朋友因此吸引到了几大唱片公司的注意。
    为了宣传旗下歌手的音乐,他们和水穿石达成合作,给心朋友提供更多歌曲的版权。
    这个时候的华语唱片市场已经大不如前几年,因此唱片公司们愿意低下高高在上的头颅,跟赵咏薇他们的小公司达成合作。
    毕竟,他们制作出来的音乐的目标群体,也是以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恰巧也是心朋友上注册用户的主体。
    而赵咏薇他们当然不会把唱片公司这样的合作对象拒之门外。
    双方很快达成了互助互惠的合作意向。
    唱片公司们如愿地宣传了自己旗下艺人的音乐,而心朋友则又趁机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赵咏薇和梁文斌、吴东来没有手软,乘胜追击。
    他们很快又推出了新的功能,“唱歌pk”。
    跟之前的“猜歌pk”,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真正意义上的差别可大了。
    心朋友的所有用户们,都可以把自己录好的唱歌视频发到该功能下面。
    其他用户可以对其进行评分、评论和转载。
    这样一来,唱的好的用户和他的作品,能够迅速传播开来,被其他地区的用户们听到、评价。
    大家还可以把任意两个用户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pk。
    然后,不同的地区都会有好听的作品出现。
    全国范围内,甚至会拉出一个榜单。
    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化版的选秀流程。
    不同的是,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专家的意见,到底哪个用户唱得更好听一些,完全由全国的用户们自己来决定。
    不需要花一块钱发短信去支持哪个选秀明星,只需要动动鼠标和键盘,就能在电脑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看着自己支持的作品排在榜单前列,让用户们激动不已。
    而那些有唱歌天赋的用户们,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友申请。
    在心朋友上面,俨然成为了“小明星”。
    没办法跟那些电视上选秀出身的大明星们相比,这些小明星在心朋友上也拥有了数量不小的拥趸。
    有些脑筋灵活的“小明星”,会让大家点歌,他来满足于大家的心愿。
    这样,他的好友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短短几个月,在2007年来临之际,“唱歌pk”让很多普通人在心朋友上面享受了一把明星待遇。
    而心朋友和水穿石公司也因此在互联网业内名声大躁。
    因此赵咏薇他们的这一系列新功能的开发,导致刚面市不久的校内网,在市场上一点水花都没能掀起。
    虽然也吸引到了一部分用户,但体量跟心朋友的用户数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除非校内网的创始人能出什么奇招,否则在短期内,他们真地没办法在跟心朋友一较高下。
    这是业内都默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唱歌pk”的一系列操作,让心朋友和水穿石在娱乐圈里也有了名声。
    当初电视台在播放全国十强的最终pk时,就注意到了网上这么一个“不正经的选秀”。
    没公司,没组织,没专业性。
    他们一开始压根没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那纯属是胡闹。
    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去弹压。
    甚至想着还可以互相利用一波进行炒作。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网络的力量会那么大。按照参与投票的人数来说,他们的选秀节目竟然还比不上一个网络上突然冒出来的不正规选秀。
    不过,那些榜单上排在前几名的“小明星”的热度,倒是引起了唱片公司的关注。
    所以,当有唱片公司跟透露出有意向签约几个“小明星”时,赵咏薇等人都有些愣住了。
    吴东来好一阵纳闷,不过他看着后台数据,不得不感慨。
    “那几排名靠前的用户,在我们网站上的确非常受欢迎,他们的好友数都有几十万了,幸亏当初我们设计的时候,没有设置好友数量上限。”
    梁文斌皱着眉听了几段他们的作品,怀疑地问道:“他们是唱得不错,但离专业歌手还差太远了吧。”
    他想问,这样的人也能签约出唱片了?
    赵咏薇想得明白。
    唱片公司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唱功如何,是想着趁他们的现有热度,发张单人或是拼盘专辑来卖钱罢了。
    她把想法一说,两人也反应过来了。
    “那要不要提醒一下这些人,怎么说他们也是我们网站上火起来的。”
    “你打算怎么说?说唱片公司不怀好意?人家好不容易有了成名成腕的机会,肯定会死死抓住的。你去说,只会让他们以为你是想阻挠。”
    赵咏薇不吝以最大恶意去揣测。
    他们的“唱歌pk”火起来时,就有不少人跟他们建议成立个娱乐公司,把那些“小明星”都签约到自己公司旗下。
    但他们三人商量后,最终否决了这一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