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谁来背书包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大爷进屋前,四叔和二大爷正给张大了嘴巴的李得富家着一路所见。
    大爷的到来,使钱亦文的办公室,更加热闹了起来。
    一大群老人所营造出的喜悦气氛,就如某个效益极好的单位在发退休金一样。
    大爷微笑着问董长贵:“亲家,玩得咋样啊?乐呵不?”
    “好啊!”董长贵提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话又多了起来。
    “还上老龙头看海了?我都没去过!”听着听着,大爷插了一句,又对钱亦文说道,“啥时候也领你大爷出去见识见识?”
    钱亦文嘿嘿一笑,也不言语。
    大爷是在老丈人面前给自己争面子呢。
    大爷转对董长贵说道:“多出去走走,这就对了。
    “别等着哪天蹦跶不动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董长贵说道:“能出去看看,倒是好事儿。
    “可这一动弹才知道,哪儿哪儿都得花钱。”
    大爷对钱亦文说道:“听着没有,得抓紧多挣钱了……”
    钱亦文微笑点头:“嗯,等钱攒足了,今年年底,带你们去琼州,去海南岛过年……”
    “啊?”二大爷猛地抬起头来,“那得比到燕京远一半儿吧?”
    “也就是一半儿那样……”钱亦文一边说,一边忍着笑。
    二大爷眨巴了几下眼睛:“那你好好整着,多挣钱吧。
    “到时候咱就照着他一个礼拜待。”
    钱亦文点头称是,心中暗想,去一趟琼州,就待一个礼拜?
    还没有来回花费在路上的时间长呢……
    不过,让钱亦文高兴的是,对于这种烧钱的行为,二大爷非但没有强烈反对,甚至还婉转地支持了一下。
    看来,年底是不去都不行了……
    大爷和亲家和李得富聊了一会儿,尽到了大家长的责任。
    抽空回头问钱亦文:“香山,去了吗?”
    “大爷,这次没啥理由,我就没去打扰。”
    大爷点了点头:“他给你办的那些事儿,咋样?有没有点效果?”
    钱亦文说道:“大爷,很有效果!
    “燕京的不说,在东管那边,我们已经定出五套设备了。”
    大爷高兴地说道:“哟,那可正经不错呢!”
    低头想了一下,大爷接着说道:“下次再去,得去专门拜访一下了。
    “我给你准备点‘理由’,到时候你再添上点……”
    钱亦文欣喜说道:“好的大爷!”
    李得富听到二大娘和四婶都能有来道去地说起皇宫的事儿,不免抬眼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李二臣正和阎春生坐在角落里,听春生一边翻着花名册,一边给他讲着什么。
    见了儿子认真的样子,李得富心头一喜。
    儿子,这回你可上点心吧。
    你爹这辈子,就得着一回出去参观的机会,还是借了国家的光,趁着出去学习,去了趟盛京……
    正说着话,郑勇带着钱多回来了。
    钱亦文看到了儿子,心头一喜。
    正要上前搂过来稀罕一下,却又皱眉坐了回去。
    钱多蹦跳着走在前边,郑勇的肩上,不太协调地扛着他的小书包。
    钱亦文看着钱多被他姥姥一把搂过去后,对郑勇笑笑说道:“辛苦你啦!”
    “钱总,这有啥辛苦的。”郑勇笑了笑,说道。
    钱亦文问道:“这些天,一直都是你接送的?”
    “嗯……”郑勇说道,“董总太忙,就我们几个换着接送了。”
    “这书包,一直都是你们给背着?”
    “嗯……”
    钱亦文朝郑勇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看着面沉似水的钱亦文,郑勇有点懵了,识趣地提着警棍去后院巡逻了。
    “儿子,为啥不自己背书包呢?”钱亦文蹲下身来,和气地问钱多。
    钱多说道:“他不给我……”
    钱亦文瞅了一眼老妈,又问道:“奶奶给你背书包吗?”
    “奶奶好!奶奶也给我背书包。”
    钱多哪懂得他爹的心思,还在给他奶奶撑着口袋……
    <撑口袋:一种把别人硬往袋子里装的行为,泛指坑人>
    钱亦文一听,长长眼睛了。
    原来,儿子是无辜的。
    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个小当事人这里……
    钱亦文站起身来,问老妈:“妈,你接他的时候也给他背书包吗?”
    老太太愣了一下,说道:“也没多沉儿……”
    “妈!”钱亦文正色说道,“你知道没多沉,咋不让他自己背?”
    “我看……我看人家都是大人给背着。”纪兰凤答道。
    钱亦文瞄了一眼老妈,嘀咕了一句:“妈,我记着我小时候,也没人给我背过书包啊?”
    对付老妈,钱亦文自然不敢太过粗暴,得绕着点弯才行。
    不然,伤到了她,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纪兰凤说道:“屯子里的孩子,都跟野孩子似的,有个学上,就不错了。
    “孩子多的,丢一个都不知道,还给你背书包呢……”
    钱亦文又淡淡说道:“妈,孩子不能惯着,这不是我小时候你常说的话吗?”
    “如今晚儿,和过去能一样吗?”老太太一边说,一边心虚地看了钱亦文一眼。
    这他妈是翅膀硬了,来找我算账来了?
    钱亦文郑重说道:“妈,到啥时候,孩子该教育咱都得教育。
    “妈,人家别的国家,大冬天的让孩子光脚站在雪地里,比谁家的孩子有毅力;
    “咱们呢?比的是谁家的家长替孩子干得多……
    “你说这能行吗?”
    纪兰凤琢磨了一下,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人家那大人都给背书包,咱不给背,好像咱们这孩子是带来的似的……”
    <带来的孩子:非亲生>
    ps:一个书包,或者只是一件小事情,在一个充满着人情味儿的民族里,也充分体现着关爱下一代的温情。
    只是,心智尚未发展全面的孩子,会不会由此而想到这是理所当然?
    至于书包会不会压弯一个孩子(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笔者无相关专业知道,不敢妄言。
    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