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桐城张氏
作者:酸奶配葡萄   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最新章节     
    “大哥跟着阿玛从军打仗,三哥哪怕只是护送粮草,只要补给不出错,战后那也是大大的军功。
    所以大军出征在外,吃什么、用什么、后期补给如何跟上?
    国库空虚至此,五哥你在江南求学多年,能不能拉拢些富商、或者汉人,联名为国家做些什么?
    除了这些以外,你们做事的时候,如何能把事办得妥帖还不太显眼,能不能找面大旗扯出来,让咱们董鄂家从中得利、得了名望,却能在这潮流当中浑水摸鱼?
    有些功绩,圣上心里有数就好,大肆宣扬出去反倒是平白落了个功高盖主的嫌疑。
    咱们董鄂家也算得上是名门勋贵了,怎么就不能朝着当年钮祜禄·额宜都那一大家子看齐,所有男丁从父到子都能有个赫赫功劳?”
    男儿志在四方,更是有着平定疆域、大立军功的野望。
    当初只想着靠着战争、冲在前面上阵杀敌的几人都如醍醐灌顶一般,细细斟酌了起来。
    “嘛,也别想的太复杂。
    ‘周旋’和‘扯旗’这些弯弯绕绕的,是小妹我和咱额娘的任务,你们能想到办法其实就足够了。”
    “欸,妹妹那说来说去,我要做些什么才好?”
    瞧着兄长们兴致昂扬的模样,丰生后知后觉的才发现,他好像在这其中全然没什么作用?
    对于这位变种了的小老哥,和准宜尔哈对他的期盼其实也很务实。
    于是她回答道,“你啊,老老实实想着怎么能尚个郡主就行。”
    丰生:???
    “他前头哥哥们的婚事都没谱呢,他小子倒是被你先安排好了?”
    作为最大的哥哥,增寿倒是笑了。
    年仅八岁,便被六岁大的小妹逼着去为相亲做准备,实在是有点好玩。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和准宜尔哈接下来便很是淡然的讲道,
    “你放心,哥哥们的都有数。”
    “讲讲讲!我好奇!小妹给哥哥怎么安排?”身残志坚的额尔赫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于这懵懂的男女关系,他自然是好奇。
    配合着他的捧场,和准宜尔哈没有卖关子,直接讲出了她的计划与安排,
    “那就先说三哥你,娶个钮祜禄家的小姐。
    然后二哥,娶个佟佳氏。
    至于说四哥,咱的建议是赫舍里氏。
    五哥娶个汉女张氏。”
    呦呵,这架势,当真是比得上选秀了,各家小姐随便挑那是。
    增寿也更是来了兴致,这弟弟们都讲了,那他呢?
    “我呢?”
    “你?你等着皇上赐婚,皇上说啥就是啥。”
    听完了和准宜尔哈的安排,众人都没啥太大的想法。
    娶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里的小妹如今得宫中老祖宗太皇太后与太后的青睐,且自小足智多谋,为他们参谋参谋娶一位贤妻,他们更是巴不得。
    而作为唯一的庶子,阿楚珲这时却略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他开口对着和准宜尔哈问道,
    “小妹为何做这般安排?大家娶的都是八旗贵女,为什么到了五弟这里就要娶那汉女?”
    他一时间以为这是顾及了他的面子和心思的缘故,但他不是这样拎不清的人,跟不愿意让五弟因为他就娶一位门第差的汉女。
    要知道,近一年多因着那正白旗瓜尔佳氏的风言风语,汉人、尤其是汉女的风评简直是糊得离谱。
    和准宜尔哈就像是瞧不出他的顾虑一般,故作骄傲的卖关子讲道,
    “四哥,你这是问到点子上了。
    你可知我口中的张氏是何许人也?”
    因为求学于江南,对汉人了解较多的五弟本人佛尔衮猜到,
    “莫非是桐城张氏?”
    “对了。”
    和准宜尔哈一拍手,“说的就是,前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张英。”
    张英之名在座各位都略有耳闻,为数不多被朝廷委以重任的汉人官僚。
    佛尔衮继续追问道,
    “可是据我所知,张英家的女儿,都有嫁回老家的习惯,其意是张氏虽入朝为官,但从未忘本。”
    “那也是张英一个人的意见,桐城的清贵人家怎么比得了京城的董鄂府。
    哪怕张英固执己见,他的夫人、儿媳也会愿意自家姑娘受苦?
    八旗主母,可比起汉人媳妇好当太多了,毕竟咱们野蛮、规矩少、未开化。”
    富察氏没好气的敲打了一下和准宜尔哈的脑壳,翻白眼道,
    “有你这样埋汰自己的吗?嗤。”
    “汉人当真如此……麻烦?”佛尔衮一时间忽然有些害怕。
    “放心吧,这繁文缛节只会让姑娘更为尊重男权,也只会对你更为有利。”
    “啊这……”
    佛尔衮不大明白额娘富察氏和小妹忽然同频的白眼为何意,只得继续听着和准宜尔哈分析道,
    “张英本人的仕途之路还不仅于此,过不了几年,恐是又要升迁。
    女儿借着宫里的一手消息大胆推测一番。
    待到张英为父戴孝结束,定是复任礼部侍郎,少说还得再多个内阁学士的官位,十年之后更是可为相位。
    他的儿子,各个学问了得。
    长子张廷瓒十七年中举人,次年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
    次子张廷玉去年夺得案首之名,称之一句天纵奇才不为过。
    其余三子、四子年幼,但不可否认其未来可期。
    五哥作为自小由江南有名私塾开蒙的学子,去交好汉人大儒自然再合适不过。”
    可为相位!而且还是位汉人。
    那足以见得此人的本事,更是能看得出来圣上对他的重用与满意了。
    如此说来,当年最为叛逆的小五确实在冥冥之中让自己多了条路。
    富察氏连连点头的同时,回忆着脑中的资料,缓缓讲道,
    “小五今年不过十岁,这青梅竹马确实应当从小培养。
    张英与其妻子姚氏所生四女不知年岁几何,张英长子继妻顾氏应是有一女,倒是可以确定年岁相仿。
    改日额娘替你仔细询问一番再做安排,趁着这张家还未发达,早日定下也好。”
    张家非‘旗人’,无需选秀婚嫁自由,所以尽早定下并未不妥。
    而且借着小五订婚为由头,尽早为哥哥们敲定婚事,更是符合礼仪规矩,谁也说不出来点什么不是来。
    毕竟,总不能由着家中小子订婚,哥哥们还打光棍的道理吧?
    “张英之女为最佳,哪怕年岁大一点也无妨。
    有道说,女大三,抱金砖。
    而且对于这等汉人家庭来讲,辈分对上了才好一些。”
    “确实,额娘省得了。”富察氏很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将和准宜尔哈的叮嘱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