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定并州为根基之地,劝说孙坚回江东
作者:丧尸爱吃小孩   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最新章节     
    76定并州为根基之地,劝说孙坚回江东
    初平二年秋,李君越带着典韦,武虎等人,重新回到自己的军队。
    “主公。”
    徐庶等人出来迎接。
    “哈哈,元直啊,想死我了。”
    李君越快步走过去,给徐庶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徐庶也是无奈笑起来。
    “主公,你这一离开就是大半年,还是去了长安。
    也是让我好生担心呢,
    现在,总算是安全回来了。”
    徐庶心里其实也很感慨,没见过李君越这么心大的主公了。
    竟然就这样,将军队丢给了他这么一个刚投靠,黄忠那么一个刚招揽的两人手里。
    一般人谁敢这样放权呢。
    一个弄不好,等自己回来,军队都变成别人家的了。
    可是,李君越却这样做了。
    这让徐庶敬佩李君越的胸襟,在心里已经认可了李君越。
    所以,此时徐庶对李君越的一声主公,就已经表明了他彻底投效的意思。
    “哈哈,元直啊。
    你总算是肯叫我主公了,这是我回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李君越对于徐庶,终于选择了投效他。
    真是打心底里高兴。
    同时,心里也有些自豪:小样,到了我手里,还能跑了你。
    说早晚让你真心实意投靠,老子说到做到。
    徐庶算是第一个,到李君越手下做事的,汉末顶级谋士了。
    但徐庶不知道的是,李君越有未来视角,他很清楚徐庶和黄忠是什么人。
    所以才敢这样大胆的,将军队交给两人的。
    要是此时,在他身边的不是徐庶,而是司马懿,黄忠换成魏延。
    你看看李君越敢这样放权不,那不是找死嘛!
    李君越回来的路上,黄忠已经跟李君越汇报了,军中的大体情况。
    现在,李君越就需要,确定自己军队下一步行动。
    这点,李君越很想和徐庶聊聊。
    “汉升,你派人去找孙文台,告诉他我有要事要和他谈谈。
    让他务必过来一趟。”
    李君越对黄忠吩咐说道。
    这一路上,李君越思索良久,还是决心劝说孙坚,让他不要再在袁术身上浪费时间。
    孙坚此时和袁术的联合,短时间来看,是有好处的。
    其实,从长远角度来说,对孙坚是有害的。
    先不说,此时孙坚因为和袁术联合,就要得罪刘表,甚至此时不得不和刘表作战。
    最后,还惨遭暗算而死。
    李君越可是知道,等孙坚死后,他的军队就会被袁术吞并的。
    直到小霸王孙策后面讨要,也仅仅讨要回部分兵马而已。
    这还是袁术为了顾忌自己的名声和面子,才做出的妥协、
    总之,袁术不是个靠谱的盟友,尽量离开为妙。
    到了晚上,李君越的帅帐内,徐庶,黄忠,典韦等人,齐聚一堂。
    李君越看着众人,也是感慨。
    自己穿越到汉末,这个乱世,也已经两年多了、
    此时,这一屋子人,就是他积攒下的家底啊。
    但李君越相信,未来他这个帅帐里面的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比如,在长安和李君越称兄道弟的张辽,高顺,还有自己那未谋面的师兄子龙。
    “主公,半个月我们收到消息,关东联军已经名存实亡。
    袁绍领军返回冀州,占据了邺城。
    曹操带人去了兖州,正在和那边的黄巾军作战,估计是想收服那几十万黄巾军。
    也不乏图谋兖州的心思。
    同时,河内郡守王匡,陈留郡守张邈等其他几路人马,也在暗中争夺地盘。
    讨伐董卓,早就已经被他们遗忘在脑后。
    他们这一次,不过是借着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实际上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实力而已。
    主公,也该早日做打算了。
    不然一旦落于人后,再想争霸天下,逐鹿中原,难度就大了。”
    徐庶对着李君越说道。
    “对啊,主公,我们就别和董卓死磕了。
    董卓老贼的势力太大,仅凭我们根本斗不过他的。
    看看袁本初这些人,多精明的,都在暗中争夺地盘呢,
    我们也得打下一块地盘,未来才能争夺天下啊。”
    旁边的黄忠也插话说道。
    无论是徐庶,还是黄忠,都希望李君越未来可以争夺九五之尊之位。
    徐庶好理解,他对大汉本身就没有多大忠诚度、
    黄忠这边,自然是因为,他知道李君越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
    在黄忠看来,未来李君越就应该逐鹿中原,李君越是新的天命所归。
    他还指望着,跟着李君越打天下后,也当个开国元勋,封侯拜相呢。
    “嗯,这点我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了。
    我这次回来,等我见完孙文台之后。
    我就会带你们返回太原。
    之后,我会出兵夺取晋阳,拿下整个太原郡。
    然后,向朝廷讨要太原郡守的位置。”
    在这里的,都是李君越的心腹亲信,所以李君越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主公是打算,未来在并州起家,以太原郡为主要领地了?”
    徐庶问道。
    “嗯。”
    李君越点头:“我老家就在那里,同时我之前也和你说过了,我手里其实已经掌握了太原郡南部五县之地。
    其实,以太原郡为地盘,不是我突发奇想,而是必然的结果。”
    徐庶听后,也是点头。
    这种情况下,李君越选择在太原郡发育,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了。
    “并州虽然是北部苦寒之地,无论是土地,人口,还是经济繁华程度,都远不如冀,兖,豫,荆这几州。
    但并州也有优点,那就是靠近草原,适合养马。
    倒是方便主公,未来拉起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
    那样的话,也未必不能和占据冀州的袁绍,占据兖州的曹操等人,争夺北方。”
    徐庶此时也已经看出来,袁绍想要冀州,而曹操知道争不过袁绍,所以才去兖州。
    同时,他也知道并州虽然相比冀州等富裕之州,要穷苦一些。
    但优势还是有的。
    “元直说的对,并州相比起冀,兖等州,有劣势,但也有优势。
    只不过,此时并州那边最好的养马场,并不在我们大汉手里。
    而是被西面的胡羌,和西凉军占领。
    不过没关系,给我几年时间,我会征服西面的胡羌,夺回河套平原这块养马场。
    到时候,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战马了。”
    李君越也有这样的想法。
    此时,董卓的西凉军为什么,能有那么多骑兵。
    就是因为凉州那边,本来就产马,但也跟董卓打服了河套平原的胡羌族有关。
    让那些胡人和羌人,为他们提供战马。
    甚至,还让他们出兵,跟随董卓征战。
    如此一来,李君越争霸之路,算是有了初步的规划了。
    随后,李君越和徐庶,黄忠等人,也谈论了好久,直到深夜之后才散去。
    第二天,李君越的手下们,就开始收拾行李,为撤离做准备了。
    而孙文台那边,却迟迟没有回来。
    李君越这边,一直等了近半个月,李君越都等的不耐烦,准备不等了离开的时候。
    孙坚才姗姗来迟。
    “贤弟啊,我来晚了。”
    孙坚一脸的疲惫下马,对李君越有些歉意的说道。
    这让李君越要说的抱怨话,顿时也说不出口了。
    “文台兄,以后你可以叫我的字了、
    我在长安吧拜蔡邕为老师,老师给我取字‘文孝’。”
    李君越对孙坚说道。
    “那我以后可以叫你文孝贤弟了。”
    “没错。
    来,文台兄,我为你备好了上好的酒水。
    今天我们一定要好好痛饮,我有些话要和你说。”
    李君越将孙坚拉近了自己的帅帐里。
    “文孝贤弟,你这是要撤了?”
    两人入座后,孙坚对李君越说道。
    孙坚在入李君越的军营后,也看到了李君越手下的民夫们,正在整理辎重。
    粮草也已经装上了马车,这分明就是要撤走的迹象。
    “嗯,”
    李君越点头,他也不避讳孙坚说道:“到现在,所谓的讨董联军早已经名存实亡。
    袁本初,曹孟德等人,早就引兵暗中争夺冀州和兖州去了。
    其他各路郡守和州牧,也大多如此。
    这种情况下,我和你继续再坚持讨伐董卓,已经没有意义了。
    所以,这次我回来,已经准备撤军回老家并州了。”
    对于李君越来说,这次出来一年多,参加讨伐董卓的这一战,收获巨大。
    无论是参加十九路诸侯会盟,还是联合孙坚,数次击败董卓,大闹关中,都让李君越扬名立万。
    从此,他也算是跻身汉末各路诸侯之一了。
    然后,就是他到长安拜师蔡邕和林东,学了武功,取字,有了蔡邕学生这个身份。
    再加上,他招募徐庶,黄忠,结实张辽,高顺,可谓是成果丰硕。
    随着时局变化,李君越也该会自己的地盘继续发育了。
    “不过,为弟临走之前,有些话想跟文台兄你说。
    所以,就让人通知你过来。”
    “文孝要和我说什么。”
    孙坚也好奇,李君越这么着急将他叫来,要跟他说什么。
    为此,他甚至不惜放弃了,袁术让他对刘表那边发动新一轮进攻的要求。
    专门抽出时间,骑马一天一夜赶过来的。
    “听说文台兄,正在领军在荆州和刘表作战?”
    “是,袁公路和刘景升开战了,袁公路让我出兵相助,然后答应保举我做豫州刺史。”
    孙坚也没瞒着李君越,很坦白的说道。
    “文台兄,我要跟你说的就是。
    尽快领兵回江东吧,那里才是你的根基之地。
    袁公路此时不适合做盟友,你和他继续联合,对你有利无害。
    并且,你也不易为了袁公路得得罪死刘景升。
    未来刘表占据荆州,你在江东那边,少不了和他打交道。
    现在你就得罪死了刘表,你在江东那边会很难受。
    至于豫州之地,你还是别想了。
    这可是肥肉,无论是袁绍,曹操,还是袁术,哪怕是刘表恐怕都在盯着呢。
    他们现在不啃这块肥肉,就是他们清楚。
    谁先动手吃这块肉,很容易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遭遇围攻。
    你以为袁术撺掇你做豫州刺史,真是为你着想呢。
    你的根基在江东,先回去经营好江东,再图谋豫州也不迟。”
    李君越很坦率的跟孙坚交谈,李君越此时也是真心希望,孙坚被像历史上那样早死。
    要不然,让他早早回到江东。
    到时候,他手下有着小霸王孙策,还有其他各路江东人马支持。
    应该有能很快发育起来。
    “这……”
    孙坚听完李君越这么说后,也是有些惊讶,然后慢慢回味李君越的话。
    李君越说到这里,也不再多言,点到为止。
    孙坚也是聪明果断之人,等他深思熟虑之后,愿意听取李君越的建议。
    那他自然会去做。
    如果他选择不听,那李君越要继续说,就容易得罪人。
    说不定会让孙坚怀疑,李君越没安好心呢。
    “文孝的话,当真是醍醐灌顶。
    我回去和手下人商议一下。”
    孙坚片刻后说道,然后对着李君越举起了酒杯:“来,为兄敬你一杯。
    这一次分别,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有时间,你来江东。
    我家策儿和你年纪相仿,我儿也是神勇得很,到时候你们肯定会一见如故的。”
    “哈哈,好。
    有时间,我一定去江东做客。”
    两人将酒水一饮而尽。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以李君越和孙坚两人的年纪,还很不能以兄弟相称。
    孙坚此时的年纪,真的可以做李君越的爹了。
    但是,两人同为参加讨董联军之一的‘诸侯’。
    让他们就只能以兄弟相称,两人在地位上算是相等的。
    在地位面前,年纪就不重要了。
    要是让孙坚称呼李君越子侄辈,那就太过分了。
    孙坚来的快,走的也快。
    孙坚和李君越两人密探半个时辰后,孙坚就离开了李君越的军营。
    前线他和刘表的战事,正激烈,他得回去主持战事。
    这要不是李君越让他过来,换成其他人,孙坚是不可能扔到前线战事,回来见一个人的。
    “文孝,你回并州也要小心,你旁边可就是袁本初。
    小心他吃掉你,他可是早就垂涎你很久了。”
    离开时,孙坚笑着对李君越开玩笑说。
    “哈哈,你放心,袁本初吃不掉我。
    光是冀州那么大地盘,也够他消化个几年了。”
    说着,李君越凑近孙坚,小声说了句:“文台兄,再告诉你个秘密。
    董卓就快要死了。
    未来天下大乱,群雄争霸,你可要抓紧了,别掉队。
    我希望未来逐鹿中原的时候,还能看到你的身影,到时候我们还是盟友。”
    说完,李君越转身就回了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