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玉楼儿(中)
作者:西唐居士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范福帅要娶玉楼儿,这本是他心心念念的喜事,但当他向父母提起时,却遭到了断然的拒绝。他满脸失落,仿佛整个世界都灰暗了下来。这几日,他茶饭不思,整天恍恍惚惚,短短几天时间,就变得形容憔悴,仿佛消瘦了一圈。父母看着儿子这般模样,心中既心疼又无奈,他们只能暗自叹息。
    终于,母亲忍不住,将范福帅拉到身边,轻声细语地劝慰他:“帅儿,不是娘不让你娶玉楼儿,只是那王玲儿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门不当户不对啊。”范福帅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明白父母的担忧,但心中对玉楼儿的思念却愈发强烈。
    看着儿子这般执迷不悟,父亲终于沉不住气了,他瞪了范福帅一眼,怒声道:“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婚姻大事,岂能儿戏?我们得为你的将来着想!”范福帅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爹,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我是真心喜欢玉楼儿,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范福帅的父母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相对无言。他们看着儿子那坚定而执着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他们知道儿子的性格,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算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母亲杨氏紧皱着眉头,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狠下心来:“好吧,那就让媒人去提亲吧,成不成总有个结果。”她的声音虽然坚定,但眼中却闪过一抹不忍和不舍。
    父亲范天庆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他心中清楚,这个决定对于儿子来说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但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媒人很快就到了王玲儿家,她是个能说会道的老妇人,一进门就热情地说明了来意。王玲儿一听这消息,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她虽然早知道范福帅对玉楼儿有意,但却没想到范家会真的来提亲。
    她既惊又喜,但更多的却是担忧。她知道两家之间的差距,担心这门婚事最终会毁了玉楼儿的一生。她看着媒人满脸堆笑的样子,心中却感到一阵不安。
    “王夫人,您看这桩婚事如何?”媒人试探着问道。
    王玲儿回过神来,微笑着客气道:“婚事是大事,需要仔细考虑。请您先回去等消息吧。”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敷衍和推脱。
    王玲儿立刻召集家人商量对策。她看着女儿玉楼儿那幸福而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阵纠结。她知道女儿对范福帅的感情深厚,但她也担心这门婚事会给女儿带来不幸。
    “娘,你怎么了?”玉楼儿看出母亲的犹豫和不安,关切地问道。
    王玲儿叹了口气,将心中的担忧告诉了女儿。玉楼儿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看着母亲:“娘,女儿对范福帅爱慕依旧,如今范家来提亲,你就不要犹豫啦。”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执着。
    王玲儿看着女儿那幸福的模样,心中一阵感动。她知道女儿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她不想因为自己的担忧而耽误了女儿的幸福。于是她咬了咬牙,下定决心答应了范家的提亲。
    当王玲儿送走媒人,房间中只剩下她和女儿玉楼儿两人,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王玲儿轻轻拍了拍玉楼儿的手背,温柔地说道:“楼儿,范家来提亲了,看来你的幸福终于要来临了。”
    玉楼儿听后,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她羞涩地低下头,小声说道:“娘,我也一直心仪福帅,如今能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我真的很开心。”
    母女俩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幸福生活。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王玲儿心中一紧,难道是范家的人又有什么事情吗?她急忙走到门前,打开门一看,却见一个穿着讲究、一脸笑容的陌生人站在门外。这人自称是苏州大官宋宝龄的师爷贾仁义,王玲儿一听这个名字,心中顿时一惊。她知道宋宝龄是当地有权有势的大官,而眼前的这个师爷贾仁义,显然是来代表宋宝龄办事的。
    贾仁义微笑着向王玲儿施了一礼,然后说明了来意。他竟然是要买下玉楼儿,而且开出的价钱相当诱人。王玲儿一听这话,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人用钱买走自己的女儿。在她心中,玉楼儿是无价的,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王玲儿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面对贾仁义这样的权势人物,她却无法发作。她只能强忍着怒火,委婉地拒绝了贾仁义的要求。然而,贾仁义却并没有就此离去的意思,他眼中透露着一丝狡黠,似乎已经有了对策。
    贾仁义微笑着说道:“王夫人,请您不要急着拒绝。宋大人买下玉楼儿小姐献给当朝宰相王正恺,玉楼儿小姐是个有才华、有品貌的女子,一旦成了王宰相的妾室。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对玉楼儿小姐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王玲儿听后,心中虽然有些动摇,但她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贾师爷,感谢宋大人的抬爱,但玉楼儿是我的女儿,我不能轻易做出决定。请您回禀宋大人,就说我们母女俩感激他的好意,但无法接受这个提议。”
    贾仁义听后,并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好的,王夫人,我会将您的话如实回禀给宋大人。不过,我希望您能再考虑考虑。这个提议对玉楼儿小姐来说,真的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说完,贾仁义便转身离去了。王玲儿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个提议对玉楼儿来说,确实是一个诱人的机会。但是,作为母亲,她怎么能忍心将女儿卖给一个陌生人呢?
    玉楼儿在一旁听着母亲和贾仁义的对话,心中也是波涛汹涌。她如今心里只有范福帅一个人。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眼中泛着泪光:“娘,我不想不想给宰相当妾室。我只想嫁给范福帅。”
    王玲儿看着女儿那无助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她知道女儿对自己的依赖和信任,但她也清楚,自己无法永远保护女儿。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温柔地说道:“楼儿,娘也不想让你给宰相当妾室。但是,我们无法与宋大人抗衡。如果拒绝了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
    玉楼儿听后,哭得更加伤心了。她不想给宰相当妾室,更不想离开范福帅。然而,命运却如同一只无情的大手,将她推向了深渊。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雾气笼罩着整个醉香楼。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王玲儿家的宁静。王玲儿心中一紧,难道是贾师爷的人又来了?她匆忙起床,打开房门,只见一群凶神恶煞的家丁打手站在门外,领头的正是宋宝龄的手下。
    “王玲儿,宋大人有请!”领头的家丁气势汹汹地说道。
    王玲儿心中一惊,她知道宋宝龄是个权势滔天的大官,自己根本无法抗衡。她尽量保持镇定,微笑着说道:“请问宋大人有何贵干?我这就去准备。”
    “不用准备了,宋大人要见你和你女儿,立刻就跟我们走!”领头的家丁不客气地说道。
    王玲儿心中一沉,她知道这次无法再拖延了。她回头看了看还在熟睡的玉楼儿,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绝望。她轻轻摇了摇女儿,轻声说道:“楼儿,快醒醒,我们要去京城了。”
    玉楼儿被母亲摇醒,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家门外的家丁打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她紧紧抱住母亲,泪水滑过脸颊:“娘,我们为什么要去京城?我不想去!”
    王玲儿心中一阵刺痛,她知道女儿不愿意给宰相当妾室,但命运却无法抗拒。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柔声说道:“楼儿,别怕,有娘在呢。我们会好好的。”
    玉楼儿听着母亲的话,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但她还是点了点头,默默地跟随母亲走出了家门。
    在船上,玉楼儿一直默默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她不敢想象自己未来的命运会是如何。江风轻轻吹拂着她的脸庞,却无法吹散她心中的阴霾。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泪水不断滑落,仿佛要将所有的悲伤都倾诉出来。
    王玲儿看着女儿那无助而悲伤的眼神,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她知道女儿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她却无法给女儿一个安慰和保证。她只能紧紧地抱住女儿,用自己的温暖和力量来抚慰女儿受伤的心灵。
    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着,母女俩的心情却是沉重而复杂的。她们默默地看着船舱外的江水,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她们不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和挑战,但她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突然,玉楼儿紧紧地抱住了母亲,声音颤抖着说道:“娘,我好怕,我不想离开范福帅。”
    王玲儿心中一阵揪痛,她知道女儿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柔声说道:“楼儿,别怕,有娘在呢。我会想办法的。”
    玉楼儿听着母亲的话,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但她还是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船渐渐地驶离了故乡,母女俩站在船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渐行渐远的故乡。她们知道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但她们还是不愿意放弃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得知自己将被献给年过半百的王正恺,玉楼儿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她的心头。她坐在窗前,目光呆滞地看着窗外飘落的落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助。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那些对未来的憧憬,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泡影。
    玉楼儿紧紧地握住自己的双手,试图抑制住内心的颤抖。她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选择一个能够扞卫自己尊严的方式。她不愿意屈服于这种命运,不愿意成为别人玩弄的棋子。
    “楼儿,你怎么了?”母亲王玲儿看出了女儿的不对劲,关切地问道。
    玉楼儿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她不想让自己的母亲担心,但她也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和悲伤。她知道母亲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王玲儿看着女儿那无助而痛苦的眼神,心中也是一阵刺痛。她知道女儿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挣扎和痛苦,但她却无法给予女儿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她只能默默地陪伴在女儿身边,用自己的温暖和关爱来抚慰女儿受伤的心灵。
    玉楼儿决定写一首绝命诗,以此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她摊开纸笔,沉思片刻,然后开始挥毫泼墨。她的笔触有力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泪水。她将自己的愤怒、悲伤和无奈都倾诉在纸上,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唤醒范福帅的勇气和决心。
    写完后,她小心翼翼地将诗叠好,交给母亲王玲儿。她的声音颤抖但坚定:“娘,你把这首诗交给福帅,告诉他,我玉楼儿宁愿死也不会屈服于这种命运。让他不要再来找我了,忘了我吧。”说完,她的泪水夺眶而出,滑落在脸颊上。
    王玲儿接过诗稿,看着女儿那坚定而决绝的眼神,心中也是一阵震撼。她知道女儿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将会改变她一生的命运。她紧紧地抱住女儿,声音哽咽:“楼儿,你放心,娘会帮你的。我们一起面对这一切,一起战胜命运!”
    王玲儿看着女儿泪流满面的样子,心中一阵绞痛。她知道女儿的脾气和性格,知道她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无法改变。但是,她也不忍心看到女儿这样受苦。她咬了咬牙,狠下心来:“好吧,我会想办法把诗交给他。但是,你也要答应我,为了我,为了这个家,你要好好活着。”
    玉楼儿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我答应你,娘。”但是,她的眼神中却透露着一丝决绝和坚定。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掌控,但她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
    王玲儿打点了看守她们的官兵,派人将诗送给了范福帅。范福帅接到诗后,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看着诗中那些充满悲愤和绝望的词句,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和无力感。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他要为玉楼儿做些什么。
    他匆匆找到父亲,将诗递给他:“爹,你看看这首诗,这是玉楼儿给我的绝命诗。她不愿意屈服于那种命运,她宁愿死也不愿意被献给王正恺。我们要想办法救她,不能让她这样受苦。”
    范父看着诗中的词句,心中也是一阵沉痛。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对玉楼儿情深意重,也知道玉楼儿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他叹了口气,沉声道:“儿子,你放心,我会想办法营救她的。但是,这需要大量的钱财和人力,我们得做好准备。”
    范福帅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对父亲说道:“爹爹,钱财不过身外之物,与玉楼儿的生命相比微不足道。哪怕散尽家财,我也要将她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范父看着儿子如此坚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他深知这次营救行动困难重重,但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还是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四处奔走之路。
    他们不惜花费重金,请各路人士帮忙出谋划策、寻找线索。每一分钱都像是投入了无底洞一般,然而范家人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心。
    范父利用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四处打听有关玉楼儿下落的消息。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努力尝试各种方法,只为能早日找到玉楼儿并将其安全救出。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结果却令人失望至极——范家倾尽所有,依然无法改变这残酷的现实。玉楼儿终究未能获救。
    当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玉楼儿的心如坠冰窖般寒冷。原本抱有的一线希望瞬间破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
    曾经,她寄希望于那首绝命诗能够激发范福帅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决心,从而改变两人的命运。可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此刻的玉楼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仿佛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甚至产生了轻生念头……
    但是,她想到了母亲王玲儿的话:“你要是死了,宋宝龄也不会放过我啊,孩子,你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也不能为老身考虑吗?”她知道自己的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母亲带来更大的麻烦。于是,她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和绝望,开始继续吃饭喝水,维持生命。
    每天,她都只是机械地吞咽着食物和水,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奈。她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她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有一天能够脱离苦海,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而王玲儿看着女儿日渐憔悴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痛苦。她知道女儿心中的悲痛和绝望,但是她也无能为力。她只能默默地陪伴在女儿身边,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她一些安慰和支持。她希望女儿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即使生活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望重获自由。
    范福帅站在船头,眼中充满了无奈和不舍。他手中紧紧握着那最后一枚铜钱,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力追随玉楼儿的船了。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告诉自己,即使穷途末路,也不能放弃对玉楼儿的思念和追求。
    他转身向船夫走去,声音有些颤抖:“船夫大哥,能否让我搭个便船,追上前面那艘船?”船夫看着他破旧的衣裳和瘦弱的身体,皱了皱眉:“小伙子,你没钱了吧?我这船可不是免费的。”
    范福帅低下头,声音更加颤抖:“我知道,我可以用劳动力来抵偿船费。请您让我上船吧,我真的很重要的事要去找前面那艘船上的人。”
    船夫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同情。他点了点头:“好吧,你就上来吧。但你要记住,你可不是白坐的,得帮我划船。”
    范福帅激动不已,泪水夺眶而出,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他纵身一跃跳上船只,紧紧握住一根破旧不堪的木桨,然后拼尽全力开始划动起来。
    船夫注视着范福帅那单薄而瘦弱的身躯,忍不住叹息摇头道:“年轻人啊,像你这么个划法怎么能行呢?你得掌握些技巧才能更省力些,要不然不等到达目的地,恐怕你自己就已经累垮啦!”
    范福帅静静地聆听着船夫的谆谆教导,并用心揣摩领悟划船的窍门。他深知,如果想要成功追到玉楼儿乘坐的那条船,自己就务必要咬牙坚持到底才行!
    于是乎,在随后长达两三个月之久的时间里,范福帅开启了一段漫长且艰辛无比的徒步追逐之旅。这段日子里,他风餐露宿、居无定所,全靠沿途乞讨来维持生计。
    白天的时候,他始终紧紧跟随在玉楼儿所乘船只的后面;然而每到夜晚降临之际,他却也只能无奈地选择在靠近水边的地方席地而眠罢了。
    长此以往,范福帅不仅双手双脚被磨损得破皮流血,而且由于长期食不果腹、睡眠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尽管如此艰难困苦,但范福帅内心深处对于玉楼儿的那份深深眷恋与执着追求从未有过半分动摇或改变……
    这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船只缓缓靠岸准备稍作停歇并补充物资。玉楼儿百无聊赖地倚在窗边向外张望着,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她的眼帘。她不敢置信地使劲揉搓自己的双眼,定睛观瞧后,惊喜地发现此人果真是范福帅!
    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涌上心头,玉楼儿急忙唤来母亲王玲儿一同见证这个奇迹。王玲儿快步走到窗前,仅仅只看了一眼,便认出了那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男子正是范福帅。她不禁鼻头一酸,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王玲儿深知女儿与范福帅之间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同时也明白范福帅对于女儿的一片痴心绝对日月可鉴。她轻轻叹息一声,转头对女儿说道:“楼儿啊,去吧,去见一见他吧。他为了你真可谓倾尽所有,吃尽苦头,你实在不应再让他如此备受煎熬了。妈妈这就去找负责看守咱们母女俩的那些官差沟通协商一番。”
    说罢,王玲儿毅然转身离去,留下玉楼儿独自站在原地,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看守她们母女俩的那些官兵们,此时此刻竟然也被眼前这个男子深深的痴情给打动了。于是其中一名官兵对着玉楼儿说道:“你动作要快些,速速返回!你母亲如今就在船上,但切莫存有任何逃跑之念。”玉楼儿听闻此言后,轻轻地点了下头表示明白,然后便迅速飞奔而下船只,朝着范福帅所在之地疾驰而去。
    当她终于抵达目的地时,一眼就望见了那个正无比虚弱、斜倚于大树之下的身影——正是范福帅无疑!这一幕让玉楼儿的内心不禁猛地一紧,心疼不已。紧接着,她全力加速奔跑至范福帅跟前,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颤道:“福帅啊,你缘何会在此处现身呢?又为何会变得如此憔悴不堪呀?”
    范福帅在瞥见玉楼儿时,其眼眸之中瞬间划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欣喜之情。然而,尽管他竭尽全力想要挣扎起身,最终仍因体力透支过度而昏厥倒地。见到此情此景,玉楼儿顿时慌了神,手足无措间只能紧紧将范福帅拥入怀中,并扯开嗓子高声呼唤着他的名字。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范福帅才逐渐悠悠转醒过来。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瞧见眼前那张满布忧虑神色的娇俏面庞时,一股无尽的温暖与宽慰感霎时涌上心头。只见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个苍白无力的微笑,用极其微弱的嗓音轻声回应道:“楼儿啊,我总算是寻得了你。自始至终,我都一直默默跟随着你,可惜始终未能赶上你们乘坐的那一艘船......我......”
    玉楼儿猛地打断他的话语,美眸之中泪光闪闪,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而下,“我知晓,我一切都明白。你对我的情意,我又岂能不知?我如今尚未离去人世,全是因为割舍不下母亲啊!待到哪日母亲驾鹤西去,我便立刻拔剑自刎,以此表明我坚定不移之志。郎君啊,你追随于我并无益处,见你如此模样,我亦心如刀绞。倒不如就此转身离开吧,你仍可......另觅良配佳偶。”
    范福帅却牢牢握紧她的柔荑,语气铿锵有力,毫无转圜余地:“不行,楼儿。我心中唯有你一人而已。不论你行至何处,天涯海角亦或碧落黄泉,我皆愿誓死相随。即便我无力拯救你于水火之中,亦绝不会轻言放弃对你的眷恋与执着。我定当矢志不渝地等待你,直至将你救出牢笼,风风光光地迎娶你过门。”
    玉楼儿泪眼朦胧地凝视着眼前之人,心中满溢着无尽的感动与心疼。她深知,绝不能再让范福帅承受更多苦难折磨。于是,她用力深呼吸,语气坚定如铁:“福帅啊!那宋宝龄和王正恺皆乃朝廷重臣、位高权重,咱们这些平民百姓又怎能与之抗衡呢?”
    范福帅闻此言语,心头顿时泛起一阵绝望与无助,但却并未有丝毫退缩或放弃之意。正当此时,看守的官兵走上前来,毫不留情地将玉楼儿带回船只,留下范福帅独自面对这残酷现实。
    范福帅心意已定,他深知要从当朝权相手中救下玉楼儿谈何容易,但若不放手一搏又怎能甘心?告状无门唯有上京面圣!主意既定,范福帅迅速整理好简单的行囊以及纷乱的思绪,义无反顾地迈向通往京城之路。
    尽管前方希望渺茫,成功概率微乎其微,然而哪怕仅存一丝机会,范福帅也决不轻言放弃。夕阳西下,漫天晚霞如血般染红天际。范福帅端坐于一张残破不堪的草席之上,遥望远方山峦起伏、村庄散落,心头涌起万般思绪。他明白,此番进京告状无疑是羊入虎口,前途未卜且危机四伏;可内心那份执念恰似漆黑夜空之中最为璀璨耀眼之星辰,始终照亮其前进方向。
    此刻,范福帅目光坚毅果敢,毫无畏惧退缩之意。他暗自立誓:无论遭遇何等艰难险阻,定当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休!因为在他身后不仅承载着玉楼儿生的希望,更关乎世间公道正义能否得到伸张……
    “福帅,你真的决定了吗?”身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缓缓开口,眼中满是担忧。
    范福帅轻轻点头,目光坚定:“是的,老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玉楼儿被那些高官宰相强抢,我必须去告御状。”
    老者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这条路不好走啊。你可知有多少人因为告御状而丢了性命?”
    范福帅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勇敢的光芒:“我知道,但我不能因为害怕而放弃。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就不会放弃。”
    老者默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这个年轻人的坚定和勇敢,也相信他能够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于是,在落日的余晖中,范福帅背起了沉甸甸的行囊,告别了老者,踏上了去京城的道路。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和希望,即使前路漫漫,即使困难重重,他也绝不会退缩。
    一路上,他历经千辛万苦,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有时候在静谧的深山老林中与凶猛的野兽展开惊心动魄的搏斗;有时候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苦苦挣扎,忍着饥渴与寂寞的煎熬。然而,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他都不曾有过半分退缩之意。每当面临挫折难关,玉楼儿那哀怨、凄楚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便会浮现在眼前,让他清楚地记得自己踏上这条荆棘满布之路的初衷。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风风雨雨,饱尝数不尽的辛酸苦楚之后,范福帅总算抵达了梦寐以求的京城。当他稳稳地站立于雄伟壮观的城门之下时,双眸之中闪耀出坚毅不拔的光芒。他心里非常明白,未来等待着他的路途必定会愈发崎岖坎坷,但他已然严阵以待,决心要为玉楼儿讨回公道,伸张正义。
    在京城的那段时光里,范福帅马不停蹄地四处游走奔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向皇帝告状的契机。他默默忍受着那些达官显贵们的冷言冷语以及各种嘲讽打击,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无穷无尽的精神压力及重重困境。可即便如此,他也始终没有产生过丁点放弃的念头。每当天色已晚,万籁俱寂之时,他都会在内心深处虔诚地祈祷,祈求上苍保佑玉楼儿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