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基调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岳川琢磨许久,最终还是把姜十三归入《仙人》卷。
    按照史家的习惯,平民百姓一般都是在《列传》中。
    所以,列传第一页就是姜十三了。
    说到姜十三,岳川自然就想到姜国的蝗神庙,说到蝗神,自然离不开城狐社鼠、牛鬼蛇神。
    猫老大给自己偷来了魔剑卷轴,功高劳苦。
    《史记》中肯定有狸花猫一页。
    至于进世家还是进列传,就看狸花猫将来的造化了。
    胡七、胡八,还有四只小老鼠,天生是五大仙家的成员,以后做出成就,自然要进五仙本纪。
    岳川梳理一圈,基本把前两卷的脉络弄清楚了。
    《天地》卷,交代了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神的诞生、演变。
    《长生天》卷,交代了长生天的由来,以及其麾下的鹿灵、狼灵、羊灵、鹰灵、马灵等存在,以及长生天信仰的架构方式,鲜虞的起源、发展等。
    《土地公》卷,交代了土地公的由来,以及土地公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土地公手下两员大将:马蜂女王和蝗神。
    如今姜国全境,吴国、齐国许多地方都有了土地庙,并且有了马蜂除虫、蝗虫除草的任务分配。
    《山神》卷,蜀山联盟众多门派刚刚起步,门下弟子们还没成长起来。
    但是不久的将来,蜀山众门派成长起来,山神信仰的分量也会水涨船高。
    岳川都想好了,直接借鉴一下《蜀山剑侠传》。
    《河神》卷,门下有六大使者,除了已经归位的田螺使者,还有鱼鳖鼋鼍四大使者,外加一个柳家成员。
    《城隍》卷,门下有碑王、烟王,牛头马面、龟蛇二将,五鬼等,还有六道轮回、惩恶罚罪等。
    《日月》卷,分别是金蟾、玉兔,它们俩是日神、月神麾下使者,前者分管财富,后者分管姻缘。
    《五灵》卷,这里讲述的是五条小龙。
    虽然实力不强,但它们天然特殊,能合力开辟小天地。
    这关系到仙家未来的大工程、大项目。
    岳川很慷慨的册封它们为五方神。
    东方木灵,地发木龙,尚青色。
    南方火灵,地心炎龙,尚朱色。
    西方金灵,地骨金龙,尚白色。
    北方水灵,地脉水龙,尚黑色。
    中央土灵,地灵土龙,尚黄色。
    华夏人的祭祀习惯,以中央为尊,最吃香的肯定是地灵土龙,但楚地祭祀以东为尊。
    比如东皇太一,就是祭祀位在东方的太一神,由此可以预见,最吃香的是地发木龙。
    这一卷中,岳川加入了管仲《霸业十三篇》营造篇的内容,讲述五行力量对建筑的影响,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这可以看做是最原初的风水学。
    再然后是《雷霆》卷,雷霆之龙单开一页。
    这其中讲述了雷霆的产生,以及雷霆对万物生灵的影响。
    其中还加入了雷霆铸体的部分内容,引导万物生灵克服恐惧,直面雷霆。
    虽然雷霆之龙还很弱小。
    可要论潜力,五行之龙绑到一起也比不过它。
    穆天子在西方收的两个小跟班——周厮和螯丁,全都混成神王了。
    “对,怎么把这俩家伙给忘了!”
    “宙斯、奥丁,你俩与我有缘啊,雷霆卷中给你们留两个护法的位置。”
    想了想,应该没有什么遗漏了。
    无论华夏还是楚国,又或者其他原始信仰,都有一个显着的特点。
    他们信仰的,都是一个具体的、具象化的神,而不是神所代表的事物。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信仰的是神,而非孕育神的事物。
    人们崇信财神,但没有人崇信金钱。
    拜财神,那是充满正能量,符合公序良俗,促进社会和谐的行为。
    但是拜金,必须得批判。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
    人们不会去崇拜这些自然事物,但是他们会崇拜这些自然事物衍生的人格神。
    这个听起来很矛盾,实际上很好理解。
    就好像,一个人要送礼求人办事,这礼肯定是要送给当官的。
    可是单位里那么多当官的,随便找到一个就送吗?
    显然不可能。
    他找的是具体的张哥、李叔、王伯这些人。
    老百姓不会巴结某单位,但他们会巴结这个单位的大小领导,或者某个具体办事的员工。
    岳川现在就给了他们机会。
    崇拜天,想找天办事,但是没有门路是吧?
    现在告诉你了,天是长生天。
    崇拜地,想找地办事,没有熟人介绍是不?
    现在告诉你了,得去土地庙。
    所以,哪怕《天地》卷中书写的这些神明并不能代表天地、日月、山河、五方等。
    老百姓也不介意。
    他们拜神是为了办事,是为了解决麻烦,并不是为了当傻大头。
    举个很恰当的例子,老百姓才不关心谁当皇帝。
    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他就是好皇帝,老百姓就真心拥戴他。
    说白了,还是远敬衣服近敬人,人靠衣装马靠鞍。
    不光小学生玩游戏喜欢买皮肤,神佛也一样。
    而岳川,就是在《天地》卷里给诸神,以及他们麾下的神系绘制了一张光鲜亮丽的绝版皮肤。
    梳理完《天地》、《仙人》,就剩《鬼神》了。
    上古先民眼中,鬼就是死了的人,或者其他亡魂。
    它们活着的时候得干活,死了也一样不能闲着。
    华夏不养闲神。
    《论语》有云: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中庸》有云:鬼神为德也,其盛矣乎?
    《庄子》有云: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墨子》有云:古者圣王事鬼神,祭而已矣。
    《管子》有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
    几乎所有百家圣贤都有过关于鬼神的讨论。
    而且,他们的态度大差不差,那就是鬼神得干活,而且得好好干活。
    当人的时候,还能谋个闲差,划水摸鱼,甚至吃空饷。
    可是当神,老百姓都看着呢。
    神不干活,那就把他搬下去。
    人敬神,但不是盲目的敬神。
    双方是平等关系,或者说契约、雇佣的关系。
    这一点在楚地的信仰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也是岳川给《鬼神》卷定的基调。